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灾场的模拟与模拟控制问题研究(I)地震灾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引入地震工程研究之中,在论述地震灾场模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共性与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与扑救过程为背景,发展了场,时域复合仿真模型,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场的综合模拟算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建议的地震灾场模拟算法可以揭示复合型工程系统地震反应的一系列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场的模拟与模拟控制问题研究(Ⅰ)地震灾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方法引入到地震工程研究之中.在论述地震灾场模拟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共性与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与扑救过程为背景,发展了场、时域复合仿真模型,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场的综合模拟算法.实例研究表明,本文建议的地震灾场模拟算法可以揭示复合型工程系统地震反应的一系列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城市火灾的大量统计资料分析,本文建立了以地震次生火灾为的地震灾场灾度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地震灾场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两类基本的地震灾模拟控制问题。文中以地震灾场仿真技术为基础,发展了模拟控制算法,并以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2017年5月11日,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发生5.5级地震。地震造成8人死亡、31人受伤以及财产损失,属于典型的“小震大灾”。按照一般的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方法,得到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别较大。为探讨评估结果偏离的原因,本文对不同地震损失评估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地震致灾性(地震影响场分布)、承灾体(人口)分布等因素对地震损失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次地震快速评估中,基于宏观震中确定的地震影响场较微观震中更接近实际分布;地震烈度衰减的平均估计模型给出的地震烈度区面积明显小于实际面积;极震区存在抗震能力相对低的土木、砖木结构房屋,是造成该地震震级相对小而生命损失相对大的“小震大灾”的重要原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人口、房屋建筑等风险暴露数据的空间精准性,改善地震震中定位与地震影响场估计的准确性,将有助于提高地震应急损失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震灾后恢复过程控制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城市地震灾后恢复的一般理论问题。文中首先论述了系统灾后功能评价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以系统平衡作为灾后系统恢复的基本约束条件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本文所建议的灾后状态转移方程,分别建议了简单系统和大系统的灾后恢复过程控制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专家系统”的思想对每一地震前兆异常事件进行了综合评估,以每一异常的最可能发震时间计算发震概率,利用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群体信息熵研究了系统熵值与地震场,源兆的关系,分析了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各类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以唐山为中心在空间上划分三个区,近区,中间区和远区,分别计算了三个区各类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熵的时间演化值,分析了震前这种信息熵的场,源兆特征,震中近区的信息熵值要比中  相似文献   

7.
库.  AK 王道 《内陆地震》1997,11(3):233-239
哈萨克斯坦各类自然灾害中地震及其伴生的次生地质作用是最危险的一种。国家对地震的综合防御十分重视,90年代以来,地震研究所开展了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特征、震源区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编制了地球物理、流体地球动力学、形变和地震活动性前兆形成的物理数学模型;研究出用各种观测资料进行超长期、长期、中期和短期地震预报的方法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地震是现今地球动力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产生地震的必要条件是应力积累超过构造非均匀性之间的内聚力的强度,应力的积累和松弛伴随着构造和物质的变化,它表现在岩石物理性质、地球物理场及其它场的变化。观测微小地震活动的发展、物理化学场的变化就可以预测未来地震的地点,并估计震源区的大小。实践证明,前兆机理和预测地震方法的基础研究在哈萨克斯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立新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6):1693-1699
由于双重灾种叠加,地震次生火灾曾经带来过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并始终严重威胁人类社会。梳理历史上几次重大地震次生火灾情况,归纳地震次生火灾的成灾与蔓延研究成果,讨论现有研究成果中常用的分析手段和研究方法;从工程结构和装备设施,以及灾害区划单元两个层面总结分析了地震次生火灾的风险与损失评估研究成果;从民用建筑、油气化工设施、核电站、灾后安置点与林业等多个方面探讨地震次生火灾的预防和控制研究进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二十年以"地震次生火灾"为主题的中文文献进行统计,并分析研究热度与地震事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建筑结构上获取的地震反应记录有助于促进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改进,从而减轻地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对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布设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论述,并就观测系统的构成及测点布设原则作了详细介绍.此外,以防灾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作为典型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灾评工作中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地震灾害最重、救灾难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在其地震灾评工作中产生了不同于以往地震灾评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给出了汶川地震灾评简况。其次,简单说明了作者参加灾评工作的日程安排。最后,对灾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烈度评定、生命线宏观损失、抗震设防目标、人员死亡分布等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几点想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地震灾害最重、救灾难度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在其地震灾评工作中产生了不同于以往地震灾评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给出了汶川地震灾评简况。其次,简单说明了作者参加灾评工作的日程安排。最后,对灾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烈度评定、生命线宏观损失、抗震设防目标、人员死亡分布等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几点想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气压场剧烈涨落与四川强震爆发的基本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孕震系统在爆发前夕的外敏性及外力的非线性作用为物理基础,对大气扰动下的地震爆发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不仅归一化了四川省有关台站近30年来的气压数据,而且还分地震带归纳建立了具有灾用价值的气压发震指标,这些自然共性的提示,既是对外力效应的认证,也丰富了短临地震预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在四川地区的前兆异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式  杜方 《四川地震》2002,(4):7-13
对昆仑口西8.1级地震发生前后四川地区地震前兆监测台网的测值曲线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发现存在有明显的孕震效应和震时效应,异常效应的幅度很大,容易鉴别,这对人类认识特大地震的影响场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酆晓  丁丽青 《华南地震》1998,18(4):23-30
应用时空域层次分析新思路及我国地震科技攻关成果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前兆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对该区的地震前兆场特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区域前兆异常场进行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区内现有的前兆监测方法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呈现出与正常动态变化相异的中期或中短期前兆异常反映,并具有相对丛集的总体特征。前兆异常场由东莞虎门重力、广州水化学等构成。最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近期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日本阪神大震灾后的情报服务工作,体会并认识到了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应该努力改变旧的服务机制和方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及时获取大量的信息,并经过进一步加工和分析,向领导和科研人员提供实时的和超前的情报,只有面向社会,为防震减灾服务,才能打开地震科技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是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地震系统电子政务的应用,提出了中国地震系统进一步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议:a)切实加强领导;b)注意应用环境;c)建立健全信息维护机制;d)切实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陕甘宁晋地区黄土滑坡震害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地震滑坡最大致灾距的确定方法。依据区内80个地震的滑坡震害资料的非线性拟合,初步建立了地震震级与地震滑坡最大致灾距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地震火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的地震火灾对策陈宏德,张宝红(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一、前言地震火灾是地震后发生的火灾,不同于一般火灾。由于地震已经造成了房屋倒塌、交通阻塞、水源中断、人心恐慌,正常情况下容易扑灭的小火也会酿成大灾,实属危害极大的灾害。尽管如此,但如果采取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张家口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构成、连接、数据的流程等。台网中心的投入运行,使前兆信息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高采样率带来的地球物理、化学场的高频变化信息,为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和开发新的地学科研思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系统清理了1995-1996年大华北南部地区地下流体异常,并分析了其与1996年11月9日南海Ms6.1级地震的关系,认为地下流体异常的主体是场兆,但又不能全部归属于这次地震。文中还指出了该区未来地震向NW方向迁移的可能性及其对豫交界、鲁豫次界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