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13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1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单纯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胆囊瓣补片修补肝总管加T型管引流、肝圆韧带修补肝总管加T型管引流、胆道瘘口楔形切除胆道吻合修补、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论术前诊断以胆道造影学检查为主,其中确诊是正确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姜建帅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4):290-290,295
目的 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胆内瘘的诊治资料.结果 17例胆内瘘术前确诊的仅4例,点23.5%.经胆囊切除和/或胆道探查、T管引流、瘘口修补,治愈17例,未发生胆管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胆内瘘仍以手术探查发现为主,术前B型超声、X线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以解除病因、通畅引流、闭合瘘口为原则.术中胆道造影有助于发现瘘道、瘘口及作出合理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77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Mirizzi综合征占同期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病例的1.83%(77/4200),36.3%(28/77)的病例经术前B超、PTC、ERCP、MRCP确诊,术中确诊63.6%(49/77).术中发现胆囊颈或胆囊管有结石嵌顿者占80.5%(62/77),Ⅰ型42例、Ⅱ型22例、Ⅲ型8例、Ⅳ型5例,全部病例经手术治愈,其中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42例、胆囊瓣补片加T型管引流22例、肝圆韧带补片T型管引流4例、胆道瘘口楔形切除胆道吻合修补3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73例获随访(2~9年),随访健康.结论 Mirizzi综合征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并发症,B超能为诊断提供线索,PTC、ERCP、MRCP是术前具确诊价值的检查;手术是确诊的另一手段.Mirizzi应手术治疗,原则为切除胆囊、解除梗阻、防止胆道损伤、修复胆道、通畅引流胆汁.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选择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各类胆道修补T型管引流、胆肠Roux-en-y吻合术.Mirizzi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易自力  魏敏 《当代医学》2009,15(30):72-72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胆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8年肝胆手术后胆瘘20例。结果单纯胆囊切除术12例,胆囊切除术加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8例,发生胆瘘的原因为肝毛细胆管和副肝管损伤9例,胆总管损伤3例,肝总管损伤2例,胆囊管残端瘘2例,T管早期脱落2例,拔T管后胆瘘2例。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6例,内镜治疗2例,所有病人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胆瘘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和T管引流术后,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有患者因素、人为因素、解剖因素和病理因素等。减少胆瘘发生的关键在于预防,术者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胆道的正常解剖和常见变异,严格掌握适应症,术中保证视野清晰,操作仔细,正确放置T管和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经腹部拍片、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本组7例中术前确诊5例。3例行一期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内瘘修补和肠切开取石术;2例行肠切开取石,6个月后再行二期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内瘘修补术;另2例均为胆囊切除并胆肠内引流术后致结石掉入空回肠,仅行单纯肠切开取石术。7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B超、CT及腹部X线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一期解除肠梗阻,视患者情况可一期或二期解除胆道及胆肠内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太德  朱玮冰 《广东医学》2005,26(7):963-964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加胆囊管作补片修补瘘口加T管引流和胆肠Roux-Y吻合术。术后无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结论Mirizzi综合征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并发症,B超能为诊断提供线索。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手术是确诊的主要手段。Mirizzi综合征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解除胆道受压所致的梗阻,修复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术中应避免胆道损伤。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Mirizzi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胆囊十二指肠瘘13例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俭  安宁  杨训 《四川医学》2007,28(11):1260-1262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具有诊断依据的是:病史、B超、X线片、纤维胃镜和ERCP。外科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和修补十二指肠瘘口、恢复胆道引流通畅。结论 本病发病少见,临床症状体征不具有特异性,术前特殊检查、术中仔细探查、选择恰当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治疗原则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酌情胆管探查、T管引流、保持胆道通畅,同时解除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8.
唐文龙  刘存院  白鹏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6):679-680,698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瘘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1例,肝管损伤或坏死2例,胆囊管残端瘘1例,拨T管后胆瘘6例,T管早期脱落2例,T管安置不当1例。保守治疗14例(60.9%),再手术治疗9例(39.1%),均痊愈出院。结论:胆瘘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道手术及拨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胆道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等有关。胆瘘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病理特点及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Mirzz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切除 胆囊管作补片修补瘘口 T管引流和胆肠Roux-Y吻合术。术后无胆管狭窄、胆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irizzi综合征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并发症,B超能为诊断提供线索。术前确诊比较困难,手术是确诊的主要手段。Mirizzi综合征治疗原则是及时手术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解除胆道受压所致的梗阻,修复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术中应避免胆道损伤。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Mirizzi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2012年我院胆内瘘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仅4例病人(14.3%)术前诊断胆内瘘,24例(85.7%)为术中发现;在胆内瘘类型中,75%(21/28)为胆囊十二指肠内瘘,14.3%(4/28)为胆囊胆总管内瘘,7.1%(2/28)为胆囊胃内瘘,3.6%(1/28)为胆囊横结肠瘘。全部病例均行胆囊切除,21例行十二指肠修补术,4例行胆总管探查、T管支撑引流(其中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胃修补(其中1例行胃部分切除并毕Ⅱ式吻合),结肠修补1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胆内瘘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为术中诊断;胆内瘘手术遵循切除胆囊、修补瘘口、通畅引流原则;腔镜治疗胆内瘘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胆囊、胆管内瘘 (简称胆内瘘 )是胆系疾病的少见并发症 ,其发病率不足 1‰ ,占同期胆道手术的 1%左右[1] ,近年因诊疗水平的提高 ,发病率更有减少。我院自 1988~ 1999年 3月之间共收治胆道手术病人 1954例 ,其中胆内瘘者 1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6例 ,女 11例。年龄16~ 75岁 ,平均 52岁 ,发病时间 7天~ 14年。胆囊十二指肠瘘 14例 ,其中 11例术前B超检查确诊胆石症 ,慢性胆囊炎 ,另 3例既往均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 ,经钡透或术中探查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 1例胆囊结肠瘘因长期腹泻作钡灌肠检查而发…  相似文献   

12.
周新宇 《农垦医学》2010,32(3):236-238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8年3月收集的10例Mirizzi综合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Csendes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2例;胆囊切除术2例,完整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4例,胆囊大部切除+保留胆囊壁组织修补瘘口+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2例,胆囊切除+瘘口缝合修补1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全组病例均一期愈合出院,有2例发生胆漏。结论:Mirizzi综合症术前诊断困难,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术前明确诊断可减少Mirizzi综合症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率,要针对不同的病例选用适合不同个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开展初期胆道损伤是较重的并发症 ,由此而引发的胆瘘及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发生不但严重威胁病人的安全 ,同时也妨碍了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我院从 2 0 0 1年起至今开展腹腔镜手术12 0余例 ,发生胆道损伤 2例 ,在此分析造成胆道损伤的原因 ,找出其预防措施 ,避免再发生。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4月至今我院共实行手术 12 0余例 ,造成肝外胆管损伤 2例 ,其中 1例将肝总管误认为胆囊管导致肝外胆管缺损 ,后行胆肠Roux -en -Y吻合 ;另 1例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钛夹夹闭 ,又开腹行钛夹去除术 ,解除胆道梗阻 ,恢复胆汁引…  相似文献   

14.
胆内瘘为胆囊或胆总管与邻近脏器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治疗并经手术证实本病12例,占同期胆石症手术1791例的0.67%。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41~78岁。病程1~30年。全部病例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史,畏寒发热8例,黄疸4例,右上腹可扪及肿大胆囊1例,入院时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2.胆内瘘类型:胆囊十二指肠疾7例,胆囊结肠疾2例,胆囊胃瘘1例,胆囊胆总管疾2例。3术中所见:单纯胆囊结石5例,胆囊胆总管结石6例,肝左叶内胆管明总管结石1例。4手术方式:胆…  相似文献   

15.
汤晓东  李浩  蒋剑  周红玉 《右江医学》2005,33(2):175-175
肝外胆管炎性狭窄,医源性胆管损伤和胆内瘘等所致的胆管狭窄和缺损的治疗,仍是胆道外科中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难题[1]。目前常用胆肠吻合进行修复,但破坏了正常胆肠通道的生理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为了尽可能保持胆道生理功能,避免肠液向胆道内返流引起的种种危害,近 5 年来,我科利用带蒂胆囊瓣修复胆管狭窄和缺损 5 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例,女 2 例,年龄 36~65 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胆囊胆总管瘘 1 例,胆囊肝总管瘘 1 例,医源性胆总管损伤1例,胆总管及右肝管炎性狭窄各1例。2.手术方法 麻醉采用…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康江晖  沈阳 《广东医学》2008,29(11):1855-1856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对17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中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2例,无IV型病例。术前确诊7例。行胆囊切除术9例,胆囊大部分切除术4例,胆囊部分切除加瘘口修补术1例,胆囊造瘘术1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手术效果满意14例,并发胆瘘3例。结论B型超声是术前常规检查,ERCP、MRCP可以提高术前确诊率。手术方式应根据病理分型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徐立群  穆向明  孙鹏飞  邓荣 《河北医学》2010,16(10):1203-1205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13例胆囊十二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胆囊十二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术前确诊11例,手术时确诊2例。除1例保守治疗成功外,余12例均行手术治疗。行小肠切开取石加胆囊切除、瘘口修补术7例,胆囊切除、瘘口修补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例,单纯行小肠切开取石4例,手术12例中除1例死亡外余均康复出院。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术前通过CT、B超及腹部X线可以确诊。胆囊十二指肠瘘致胆石性肠梗阻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不强求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复杂胆囊切除47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纯胆囊切除技术上多无困难。但在胆道有先天变异,或因长期反复炎症后,胆道解剖结构发生变异,操作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不良后果。笔者总结1993~2004年复杂胆囊47例切除体会予以报道。1临床资料47例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41~78岁,平均59.5岁。胆道变异情况:双胆囊管1例,微小胆囊6例,胆与十二指肠瘘5例,胆与胆总管瘘3例,胆与横结肠瘘1例,胆与十二指肠、横结肠复合瘘1例,胆囊壶腹膨大8例,胆囊管异常肥大4例,迷走胆囊管5例,肝内型胆囊2例,Mirizzi胆7例,胆总管成角4例。本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胆道结构存在变异。其中迷走胆囊管、肝内型胆囊和双胆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我院 1 990年~ 1 997年收治的胆内瘘 8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争取正确诊断和妥善治疗。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2~ 6 6岁 ,平均5 2 .1岁。胆石症病史 2~ 2 8年 ,其中 >1 0年者 4例 ,5~ 1 0年3例 ,2年 1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 8例 ,发热、恶心、呕吐 6例 ,黄疸 1例。术前内窥镜逆行胆囊—胰腺造影(ERCP)确诊 2例 ,其余 6例均为手术探查中确诊。1 .2 手术方法 胆囊十二指肠瘘 5例均施行胆囊切除附加十二指肠瘘口修补术 ;胆囊胃瘘 2例行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20.
陈才华 《四川医学》2001,22(11):999-1000
我院 1992年 7月至 1998年 7月共行各种肝胆手术 62 5例 ,发生术后胆瘘 7例 (不包括术中发现胆道损伤及时作了肝胆管修补 ,引流及重建者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中 ,男 2例 ,女 5例 ,年龄 2 5~ 67岁 ,平均 36岁。胆瘘发生在胆囊切除术 3例 ,胆总管探查 ,T管引流术 2例 ,严重肝外伤术后 2例 ,无1例死亡。胆瘘时间 :最短为术后 2小时 ,最长为 14天。1.2 治疗 :本组 7例胆瘘中 ,非手术治疗 2例 ,再次手术 5例。再次手术病例中 ,2例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损伤 ,均在 2 4小时内行了胆总管修补 ,T管引流 ,术后2 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