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机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灵枢·寿妖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有"烧针令其汗","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正式定名为"火针".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曰:"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两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在解放前夕,却濒临消亡.20世纪60年代,经过诸多针灸名家的探索,才逐步丰富了火针病机学说,规范了火针操作方法,扩大了火针适应症,总结了火针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火针有机结合了针刺与艾灸疗法,见效快,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现将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秋英 《光明中医》2016,(23):3404-3405
火针疗法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火针"一词始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在此之前,《黄帝内经》中称火针为"焠针""燔针"。《伤寒论》称之为"烧针"。在此之后,《针灸资生经》称之为"白针",蜀地人称之为"煨针"。自明代以来,《针灸大成》《针灸聚英》《针灸集成》等均称之为"火针"。现火针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及美容领域。对顽固性痤疮、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扁平疣、神经性皮炎、白癜风等疾病效果明显,能迅速消除病灶,促进皮损愈合。  相似文献   

3.
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疗法,古称“刺”、“烧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一定部位,而达到温经散寒,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去腐生肌的一种古老疗法。1简述火针疗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寿夭刚柔》篇,“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亦有“烧针令...  相似文献   

4.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灵枢·官针》有云:“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也有“烧针令其汗”的论述;到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正式称为“火针”;明《针灸大成》云:“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说明当时火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社会的发展,火针得以继承和不断创新,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1火针的作用原理①助阳化气补虚,逐瘀通络除痹。借助火热,经过加热的针体,通过腧穴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引阳达络,直接激发经气,鼓…  相似文献   

5.
<正>火针疗法是在针刺法和直接灸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用火烧红针体后,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将火针的现代临床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火针的源流及作用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关于"火针"的记载,如《灵枢·官针》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素问·调经论》载:"病在骨,焠针药熨"。这里的"燔针""焠针"即是指火针。而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称为"烧针"。真正言明"火  相似文献   

6.
正火针古称其为燔针、焠刺、烧针、白针、煨针等,是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第1次明确记载火针疗法的医籍为《黄帝内经》,经过各代医家的不断改善、提高,沿用至今。《针灸聚英》载:"盖火针大开其孔,不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故火针对于皮肤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代研究证实,火针疗法的热效应能改善微循环,热力可通过皮肤神经调节,促使皮损区微循环加快,有利于炎症和代谢物质的吸收,抑制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增强免疫力,因此广泛运用于皮肤科的治疗。现收集近5年来火针作用于皮肤科的有关  相似文献   

7.
多头火针疗法,为火针疗法中的一种,火针疗法古称“烧针”、“蟀针”,是针灸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明《针灸大成》云:“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说明多头火针的应用手法当以“红、快、准、稳”为原则,否则不但不能减轻病症,反而加重患者的痛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头火针因其临床疗效显著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故其影响力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火针疗法是指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快速灼刺人体一定的腧穴或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火针疗法源远流长,第一次明确记载火针疗法的医籍为<黄帝内经>,其中称火针为燔针、焠针,称火针疗法为埠刺.如<灵枢·官针>有云:"九日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1]唐代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第五>中正式提出了"火针"这一名称[2].火针疗法延续至今,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近年来,对于火针在皮肤科的应用研究甚多,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皮肤病的火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邢宝忠 《北京中医药》2005,24(5):299-300
火针是将特制针用火烧红,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开始应用于内经时期,当时称为燔针、粹刺,其后又称为烧针、白针.它在贺普仁教授倡导的针灸三通法里,属温通法.我们将火针用在痔疮的治疗上,在直肠无痛区操作,扬长避短,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为痔疮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方法.现将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火针治疗单纯内痔、混合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宝忠 《北京中医》2005,24(5):299-300
火针是将特制针用火烧红,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开始应用于内经时期,当时称为燔针、粹刺,其后又称为烧针、白针.它在贺普仁教授倡导的针灸三通法里,属温通法.我们将火针用在痔疮的治疗上,在直肠无痛区操作,扬长避短,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为痔疮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方法.现将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火针烧针方法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勇 《针灸临床杂志》1999,15(11):56-57
关于火针的烧针,历代医家共通的认识则是如《针灸聚英》所言“烧针至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反损于人,不能去病。”但对于具体的烧针方式即便是在《针灸聚英》中也仅提到“烧时令针头低下”之一简短论述。笔者认为,在火针操作过程所要达到的“红、稳、准、快”的条件中,“红”与“快”均与烧针的方式密切相关。要保证达到这两项要求,则应根据不同的体位而采用不同的烧针方式。  由于病情不同,对进针的深度要求有异,相应的决定着需烧红针体的长度,也就是说,要令进入穴位组织部份的针体达到“红”的标准。火针按深度的不同可分为…  相似文献   

12.
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质料制成的粗细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古代又称之为燔针、口刺、白针、烧针和武针.  相似文献   

13.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针的针尖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腧穴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火针疗法始载于《内经》,称其为燔针、卒针,主要用于治疗筋骨痹痛之证。后来又称为烧针、火针,逐步发展开始被应用于治疗各科疾病。使用火针治疗外科疾病早有记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使用火针治疗外科疮疡,清代王清任在《外科正宗》中记载使用火针治疗瘰疬。火针又分单头火针和多头火针,单头火针即只有一根针组成,直径为0.5 mm~1.1 mm,可用于刺破囊壁及深层组织;多头火针是由5~8根0.5mm的钨钢针绑在一起组成,可用于烧灼表面组织。笔者在临床应用火针的过程中发现,使用火针治疗中医外科疾病具有极大的优势,现将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濒湖博士诊疗室临床治疗中应用火针的案例部分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火针治疗外科疮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即古之燔针、淬刺、烧针等。即将特殊的针具加热,烧至通红白亮,迅速刺入并疾出腧穴或某部位而祛除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早在《灵枢》就有记载,如“凡此有九……九日淬刺,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之名,最早见于晋代《小品方》,并应用于外科病症。如“附骨疽……若失时不消成脓者,用火针,膏、散”。  相似文献   

15.
火针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有效的疗法。《内经·灵枢》称之为“燔针”;《伤寒论》称之为“烧针”。历代医家通过实践又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有火针治疗痈疽的记载:“针唯令极热,热极便不痛。”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描述火针疗法更详细:“火针即焠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灯上烧,令其通红……宜破痈疽发背,溃脓在内,外面无头者,但按毒上软处,是已溃脓……决破出脓一针。”国内五十、六十年代曾有报导,火针疗法治疗淋巴结结核取得很好的疗效。一、临床应用七十年代初,我科已开始采用火针治疗脓疡,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张仲景烧针、温针、灸法禁忌及因误治而致变证各类内容的分析,结合《黄帝内经》针灸禁忌内容,发现《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张对各类表证、热证和一切津液不足、阴血亏少、阳气虚弱者均应慎用烧针、温针、灸法及其他火疗法,体现了张仲景反对盲目使用温针、烧针、灸法等火疗法的思想。另外,张仲景提倡辨证应用火疗法,如在烧针致变证、阳气郁热而四肢厥逆等情况下可适当使用艾灸法。  相似文献   

17.
火针疗法在外科临床运用举隅肖日,刘百生(江西中医学院330006)(江西省余江县中医院335200)关键词疗毒,乳痈,痄腮,瘰疬,胶瘤,纤维瘤,血管瘤,火针治疗火针古称之为“燔针”、“刺”、“白针”、“烧针”。它的特点是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的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风湿性关节炎,蒙医称“关节黄水病”主要是由于血“希日”热和“巴达干”“郝依”的寒引起的综合性反应,应用火针,温针治疗该病,在蒙医《四部医典》中有着广泛的记载,《四部医典》曰:“可施火疗法之疾症,胆寒头部,四肢之黄水”。  电热针是根据经络学说和针灸“淬刺”(火针)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电子技术而研制成的一种针灸仪器,根据电热针温度可调的特点,按其温度由低到高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可将电热针模拟为火针,温针,暖针的不同功能,笔者根据蒙医理论结合电热针这一特性,应用电热针模拟“火针”“温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取…  相似文献   

19.
新针刺放血疗法临床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放血疗法也称刺血疗法,古代称之为刺络,是针灸医学中传统的刺法之一。它是根据不同的病情,用三棱针等刺破末梢血管或浅表静脉使之出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因传统三棱针刺激颇强,且针孔较大,故弃之不用,而使用1号~5号缝衣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火针考     
火针是用一种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到人体的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病的一种方法,它仍属针灸学范畴。此法古人应用较多,而今应用较少,但古代有关火针的理论,对现代临床实践仍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并加以发扬。本文就历代对火针的论述作一浅析。一、火针的名称火针的名称,古代医籍中最先提及者,当推《内经》,如《灵枢·官针》篇说:“焠制者,制燔针,则取痹也”。这里是叫燔针,而在《素问·调经论》中又称焠针,如说:“病在骨、焠针药熨”。燔和焠有何不同?查《中国医学大辞典》解释为“燔针,烧针而刺之,即火针也”。焠,火灼也”。可见,无论燔针也好,焠针也罢,皆指用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