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5例采取保守疗法,治疗组87例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比较2组效果、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0 d内,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选取2018-05-2019-05间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术后当日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后7 d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有利于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体会。方法选择70例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2组,各35例,微创组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方法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缺损评分(CSS)分级。结果 2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31/35),对照组为71.42%(25/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时间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死亡1例,植物人状态1例),总有效率93.33%(28/30)。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预后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并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术后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术式将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并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和ADL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据不同术式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第3天和5天,观察组的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规范进行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4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行单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时,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均优于治疗前,但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4周及3个月时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06—2018-08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4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运动诱发电位(MEP)、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MEP、MAP、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降低继发性脑损伤的同时能够快速清除颅内血肿,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和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CT引导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06-2017-06间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行CT引导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A组,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为B组,各70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或短)于B组,GOS>3分的比率大于B组,脑梗死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开颅清除术,观察组采用穿刺引流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语言康复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少,生活质量恢复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0%)显著优于对照组(76.7%),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6—2018-12间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每组61例。对照组行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观察组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颅显微镜治疗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微创、并发症少,且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闫涵 《中国科学美容》2014,(19):211-213
目的探讨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在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中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4%,并发症发生率为1.54%,病死率为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82%,并发症发生率为16.36%,病死率为18.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孔多方位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骨瓣或骨窗清除血肿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失时间、神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精神评分、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病死率和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精神状态以及意识障碍程度,病死率及再出血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术前心理辅导、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9.52%),其中坠积性肺炎1例、便秘2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期间,做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及巩固高手术效果和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时间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预后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出血时间分为超早期组(出血时间6小时)、早期组(6小时≤出血时间24小时)和延期组(24小时≤出血时间),通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变化,NIHSS评分和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结果脑血肿和脑水肿情况治疗7天、14天后血肿均有减少,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超早期优良率为86.7%,早期组为60%,延期组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有效地清除高血压出血的颅内病灶,出血时间和患者的预后关联密切,越早越及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6-12—2018-12间收治的62例HICH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2组,各31例。A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B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第7天、31天,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方法对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回顾性分析血肿清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血肿清除的时间为(4.7±1.3)d,术后3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出现体温升高,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6~12个月,近期治疗效果:痊愈22例;显效15例,好转9例,无变化7例,恶化1例。远期治疗效果:I级16例,Ⅱ级20例,Ⅲ级11例,Ⅳ级6例,V级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