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占元  吕刚 《中国保健》2009,(17):815-816
食管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报告较少见,现就笔者发现的1例食管结核病例做以下报告: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吞咽梗阻感2个月,近2w加重;幼年曾诊断过肺门淋巴结核,已治愈,观无结核症状。查体:双侧颌下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数个。X线胸片未异常。  相似文献   

2.
观察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22例食管瘘患者中食管气管痿9例,食管纵隔瘘10例,食管胸腔瘘3例。共置入覆膜金属内支架23枚,治疗后经1-30月的随访观察,评价治疗效果。22例食管瘘患者共放置23枚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不适,对症治疗3—7天后消失;1例3月后肿瘤生长、引起再狭窄,再叠加放置一枚支架解除;1例吞咽团状食物引起梗阻,经胃镜取出。22例食管瘘患者经内支架治疗后,瘘口封闭良好,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食管瘘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胃颈部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手术改进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126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器吻合术。关键步骤包括:胃、食管的游离;颈部吻合器的使用;吻合口的包套;胃和吻合口置于食管床。分析该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126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无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乳糜胸发生。术后随访1~27个月,失访12例;死亡8例;吻合口轻度狭窄4例,占3.5%(4/114);有明显的反流症状12例,占10.5%(12/114),予以药物治疗效果佳。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24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颈部吻合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器械吻合操作较为简单,容易掌握,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吻合口的影响,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剧烈呕吐后突发胸背疼痛12h急诊入院。其一周前因进食后梗阻感,于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考虑为食管中下段癌,在转诊途中,因晕车致剧烈呕吐,感胸背部剧烈疼痛,伴心悸、气促。急诊于就近医院,予以胸片检查考虑左膈疝,转诊我院。行胸部CT检查见:  相似文献   

5.
晚期食管癌 ,狭窄梗阻严重 ,少数人合并气管瘘 ,多不能手术治疗 ,至今尚无好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自膨式食管带膜支架治疗 173例临床近期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采用自膨式金属食管带膜支架 (江苏淮阴西格玛公司研制 )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和合并食管气管瘘 173例 ,其中男 148例 ,女 2 5例 ,年龄 6 0 5~ 89岁 ,平均年龄70 6岁。狭窄梗阻 173例 ,梗阻时间为 2~ 6个月 ,按Stooler分级 ,Ⅳ度 4 5例 ,Ⅲ度 10 3例 ,Ⅱ度 2 5例 ,钡剂造影或胃镜检查确定病变长度为 2cm~…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者,在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3个月后,将支架取出,然后于1、3、6、9、12、15、18个月后对患者密切随访,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在放置支架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进食后梗阻感,进食后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放置覆膜食管支架后,10例患者症状马上缓解,6例患者出现胸骨后异物感,其中2例患者还感觉胸骨后疼痛,但在1周时间内症状均明显减轻,随访1例出现复发,予以球囊扩张后缓解,其余病例均未复发。结论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在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复发率方面存在优势,可能是一种更具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增强临床工作者对食管结核的认识 ,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 1 972 - 1 997年收治的 1 0例食管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食管结核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体征 ;以往的文献往往夸大结核全身症状及既往结核病史对本病诊断的意义。在食管造影上本病不易与食管癌或食管平滑肌瘤鉴别 ;胸部CT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食管镜对食管结核的诊断率不高 ,但其意义在于除外食管癌。正规抗痨治疗 1个月 ,多数病例的症状及X线表现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综合分析病史、影像及内镜特点 ,多数病例能做出明确诊断 ;诊断性治疗是一个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巨大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的13例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经食管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检查确诊12例,误诊1例.13例手术顺利,术后无食管瘘、食管狭窄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12例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患者均无复发,1例食管平滑肌肉瘤患者术后10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惟一有效的方法,多数病例可行黏膜外肿瘤摘除术;合并食管恶性病变者应行食管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内镜及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严格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及行食管胃吻合重建消化道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治疗的7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手术方法为:切除病变缝闭胃残端。于胃后壁,切开正三角形两侧边浆肌层,游离成“∨”形浆肌层瓣,纵行切开“∧”形游离食管前壁肌层,切开胃三角形底边黏膜,与食管黏膜做吻合后,将胃后壁“∨”形浆肌层瓣与食管“∧”形肌层瓣缝合。食管后壁全层与剩余胃黏膜层吻合。上提吻合口周围的胃壁,使浆肌层瓣突入食管腔内,包套重塑His角。术后随访并观察食管胃反流、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围手术期2例死亡,病死率为2.63%(2/76),其余7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6年,有反酸症状者1例,占1.35%(1/74),行X线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钡剂明显反流;纤维内窥镜检查发现黏膜轻度改变。其余73例(98.65%)患者无症状,行X线钡餐透视和纤维内窥镜检查未见异常改变。结论食管胃黏膜瓣吻合口成形术具有明显的抗反流、防止吻合口狭窄作用,可以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69岁,因剧烈呕吐后突发胸背疼痛12h急诊入院。其一周前因进食后梗阻感,于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考虑为食管中下段癌,在转诊途中,因晕车致剧烈呕吐,感胸背部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用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Y端侧吻合术治疗食管中段和贲门癌53例。除1例食管中段和贲门双源癌行颈部吻合外,其余病例均行弓下吻合术。腺癌45例,鳞癌4例,鳞、腺双源癌1例。全组病例无死亡,无吻合瘘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9例3个月至3年6个月,肿瘤转移死亡26例,其余病例均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良性病变引发食管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内镜下测定13例食管瘘患者瘘口的大小和瘘口上缘至门齿的距离,沿导丝利用支架置入器安放支架。结果13例患者均一次安装成功,瘘口均愈合,有效率为100%,带架时间最长为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设计并在临床上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以预防食管贲门癌手术后的胃食管返流。1994年4月-1995年12月随机抽取34例作实验研究组,同期使用吻合器吻合的27例为对照组,术后进行了观察,监测和随访。研究组病例无胃食管返流症状,食管镜检查,钡餐造影无明显返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横结肠代食管治疗巨大食管平滑肌瘤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8例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进食正常,无胸骨后不适,无肿瘤复发,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乳糜胸1例.结论 横结肠代食管治疗巨大食管平滑肌瘤患者手术效果较好,特别适合已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食管重建.  相似文献   

15.
真怪,最近两个月来连连接诊了因进食不当而致食管“受伤”的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置放覆膜食管支架治疗良性病变引发食管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内镜下测定13例食管瘘患者瘘口的大小和瘘口上缘至门齿的距离,沿导丝利用支架置入器安放支架.结果 13例患者均一次安装成功,瘘口均愈合,有效率为100%,带架时间最长为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放置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2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男17例,女4例;年龄44~80岁,平均(61±9.0)岁;食管中段癌11例,食管下段癌6例,贲门癌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狭窄2例,其中癌性食管气管瘘4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3~7个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Ⅲ型食管闭锁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08月-2008年07月收治的16例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造影证实,采用经胸膜外入路行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部分病例加行Livaditis法环切食管肌层,延长食管减小张力后再行食管端端吻合。结果16例均行手术治疗,全部治愈。1例术后吻合口瘘行二次修补手术后治愈出院:1例术后吻合口瘘.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充分引流后瘘口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屯年,其中术后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治愈者1年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余11例进食良好。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对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存活率有重要作用。尤其减少吻合口张力对防止吻合口痿起决定性作用。术中避免胸膜破裂对呼吸功能的恢复和预后起重要作用。早期拔除放置于吻合口旁的胸膜外引流管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癌并发恶性食管呼吸道瘘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的对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上腹正中切口,经食管下段行食管造瘘并在造瘘口远端结扎食管消除胃反流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再行胃和空肠造瘘解决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均得到控制,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生存期由平均4~6周延长到平均13个月。结论对于患有食管癌晚期并发食管呼吸道瘘患者在原发灶切除困难情况下,选择食管、胃和空肠造瘘加食管末端结扎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有效方法。该法能迅速消除因胃反流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解决患者的饮食困难问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近期死亡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并无其它症状未治疗,2个月前出现进食阻挡感,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来我院就诊,经上消化道钡透,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食管低分化鳞癌”,在具备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在全麻及气管插管下经左胸食癌切除术左颈部吻合,术后颈部放置橡皮引流管一根,经左第8肋间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 ICU监护1天回病房,5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8天拔胃肠减压管,病情稳定可进少量流食,刀口愈合好,吞咽无梗阻感,术后1个月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