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分析计算机短信系统的构建方案,提出基于GSMModem的独立短信系统快速构建技术:首先将SmsControl.ocx控件添加到表单控件工具箱,完成SmsControl短信控件的安装,并绘制相应表单。接着在表单事件里填写相关代码,实现具体相连串口的连接,由此完成相应的短信收发程序。  相似文献   

2.
李彦  刘众 《四川兵工学报》2005,26(5):41-43,2
Internet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扩展终端设备,本文研究了利用SMS将移动电话扩展为Internet应用终端的方式,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在系统架构上引入了Web Service作为分布式服务的技术框架;在系统实现上有效解决了发送SMS的串行设备与并发任务的异步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轻武器弹药研制进度,提高杀伤效能,建立一个简便、实用的轻武器杀伤效能优化设计平台。为使平台有机、协调工作,研究平台的集成技术,包括数据集成、过程集成、应用集成等3个层面。通过数据整合与管理实现数据集成,解决信息共享问题;采用应用程序封装技术、文件解析与重构技术等,实现全弹道计算的流程控制与各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自动流转;通过应用工具接口和封装实现了应用程序的集成,实现了商业CAD软件、专业计算程序、杀伤效能评估与优化等应用工具与平台的集成。平台运行结果证明:该平台集弹头结构参数化设计、专业程序计算、杀伤效能评估与优化设计、设计资料管理与维护、应用工具等为一体,可为轻武器弹药设计人员提供一个便捷、统一的设计环境。  相似文献   

4.
孙科星 《兵工自动化》2019,38(12):20-23
摘要:针对目前数控机床生产与管理环节存在的信息交互困难、过程不透明和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并适应工 厂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设计一套基于以太网的FANUC 数控机床DNC 系统。以C/S 结构作为应用框架,应用 ORACLE 数据库进行机床数据管理,利用工业以太网进行通信,基于.NET 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任务处理采用 多线程并发模式读取机床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机床程序与数据的管理效率,实现工厂生产过程的精细化、 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GIS在军事应用中面向业务的桌面型系统的传统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GIS由传统的桌面型系统向面向SOA架构以Web Service技术为核心的服务型GIS的发展历程。同时依据当前GIS的主要应用模式以及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数字城市中的成功应用,通过对其框架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数字战场地理信息平台的构建。探讨了数字战场地理信息平台构建的基本四层框架结构以及各自功能,讨论了平台构建中的三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即海量战场环境多源数据的分库管理以及基于专题数据模型的军事要素数据管理、基于组件的服务扩展和基于富客户端的军事应用开发,进而为基于该平台的数字战场环境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某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遥码通信设备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某型防空导弹武器装备结构复杂,功能检测和维护保障难度大,修理周期长,修复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基于PXI总线,应用模块化测试仪器及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一套遥码通信设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采用统一硬件系统、统一软件开发平台,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和标准化设计,根据不同被测单元的测试特点编制相应的测试与诊断程序,具有集成度高、扩展性好等特点,已用于修理线建设和应急抢修中。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2.4 m风洞核心控制程序中存在几个没有源代码的C语言执行模块严重制约系统平台升级的问题,采用软件逆向工程技术研制新的替代模块。介绍了模块重新研制的步骤方法、软件调试方案等,给出程序改造后的实际控制曲线。试验数据结果表明:风洞流场和模型姿态控制精度达到或优于原来系统的指标,并已投入风洞试验实际应用,证明软件研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构建一个卫星在轨运行可视化平台的现实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OpenGL的卫星运行可视化仿真系统。介绍了该仿真系统的逻辑结构和网络结构,采用ADO技术实现了对卫星运行数据库的访问,利用3DSMAX技术构造了卫星模型和地球模型,实现了卫星在轨运行、覆盖效果、通信链路情况的可视化。实践证明,该仿真系统能够实时仿真卫星在轨运行的全过程,为卫星在轨实时管理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终端的接收机的安全性能,设计一种抗干扰多模接收机人机交互平台系统。该系统采用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开发,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了系统需求分析,提出了软件平台设计的总体方案,将软件平台进行模块化构建,并从可视化模块、通信交互模块、接口选择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命令管理模块5个方面着手设计。通过与硬件平台的连接测试证明:该平台性能优越,满足了功能目标中提出的多样化、综合性、直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龙  戴哲 《兵工自动化》2009,28(3):62-64
针对温度、振动有线测量系统中的布线复杂且设备工作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应用射频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系统以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为核心,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数字式振动传感器ADXL202设计的一套无线温度、振动测量系统。其软件包括:温度测量程序、振动测量程序、无线发送端程序、无线接收端程序和PC机内测试程序。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某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虚拟维修训练在实际维修训练中的广泛应用,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功能、可用性、可靠性3方面分析系统设计要求,并依据系统功能,开发某型野战传真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其以交互引擎为核心,由虚拟维修场景、虚拟维修过程仿真、维修知识库和系统管理组成,利用数据库为后支撑平台。系统管理平台通过相关虚拟现实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利用.NET或者C++ Builder实现。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弹体的惯性测姿系统设计存在数据量大、处理时间短的问题,采用DSP+FPGA架构,结合FPGA与DSP在不同算法处理上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一种弹体惯性姿态测量数据处理平台.详细介绍数据输入输出、FPGA处理、DSP核心处理和电源管理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简述PCB设计中的处理和部分FPGA程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处理平台稳定性强、处理性能极好,能够成功应用到某弹体的惯性测姿数据处理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庆贵 《兵工自动化》2021,40(7):21-23,52
为提升军用航空发动机管理水平,提出某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依据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和保障需求,基于发动机大数据管理系统的构成,采用大容量主服务器加备份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利用PHP(pre hypertext preprocessor)技术开发某型军用航空发动机大数据管理系统.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提高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同时对其他装备的大数据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利用自动化技术联合多个软件开发弹迹视频图像识别系统的方法.根据弹迹识别系统的开发需求,确定了Visual Basic、Matlab和Microsoft Word软件开发平台,对开发平台进行了任务分配,分析了Matlab自动化对象建立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基于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函数的图像识别思路和识别结果.开发实践表明,利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而且系统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15.
摘要:针对某弹体的惯性测姿系统中存在数据量大、处理时间短的问题,采用DSP+FPGA架构,结合FPGA与DSP在不同算法处理上的优势,设计并实现一种弹体惯性姿态测量数据处理平台。本文详细介绍数据输入输出、FPGA处理、DSP核心处理和电源管理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简述PCB设计中的处理和部分FPGA程序。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数据处理平台稳定性强、处理性能极好,能够成功应用到某弹体的惯性测姿数据处理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轨维护与服务综合演示验证系统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的总体规划、系统结构、系统功能、运行模式以及关键技术进行有效性验证,从基础仿真环境、仿真与验证平台和综合管理系统三方面进行基于HLA的系统综合演示验证方案设计,初步确定了演示验证系统应用平台的软硬件体系结构,结合具体案例给出演示验证方案流程.该系统为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提供了较完善的仿真研究和演示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陆战平台的战场生存率和作战效能,针对陆战平台日益复杂的作战环境及作战任务,构建增强作 战感知能力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分析外军陆战平台感知装备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明确合理的实时高速率信息传 输架构、先进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与人工智能技术、强大的多源战场数据管理系统、便捷的作战感知增强人机功效 等关键技术是实现作战感知增强的技术难点及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未来作战感知增强技术的创新、 实践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将网约车监管平台技术应用到军车管理中。介绍网约车平台及其运行模式, 政府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体系。借鉴互联网预约车辆平台发展的经验和技术,运用网络通信技术手段,创新军交运 输保障模式。对军用车辆装备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运行模式和智能调度功能模块进行总体设计,探索实现互联、 互通、共享、可视的军用车辆装备保障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