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新型经济的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经厌氧氨氧化自养菌将NH+4-N和NO-2-N转化为N2的过程。相比其他脱氮过程厌氧氨氧化具有需氧量少、污泥产量低、无二次污染、适用于处理高含氮量低碳氮比废水等的优势。综述了厌氧氨氧化的发现过程、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厌氧氨氧化菌的种类,同时介绍了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及各工艺特点,最后总结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氨的厌氧氧化(ANAMMOX)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它是指在厌氧条件下,通过特定的兼性和专性厌氧自养细菌的作用,将NH4+-N和NO2--N反应转化为N2的过程。ANAMMOX工艺与现有工艺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回顾了厌氧氨氧化现象的发现过程,介绍了近年来厌氧氨氧化理论和可行工艺的研究进展,指出该工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赵志瑞  侯彦林 《环境科学》2014,35(7):2834-2842
半短程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工艺的发展以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好氧氨氧化菌种群和厌氧氨氧化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工艺原理和影响因子诸如温度、pH值、氧的可利用性、游离氨浓度等对氨氧化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并介绍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的类别及分布的研究结果,并对该工艺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如何强化厌氧氨氧化细菌生长代谢,提高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效能以及保障工艺长期稳定运行是有关厌氧氨氧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铁强化厌氧氨氧化是当前研究最为广泛且最具经济性和实用性的一种措施。本文简述了铁强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及其强化脱氮效能;重点从优化厌氧氨氧菌的生长环境、促进胞外聚合物分泌、加速脱氮功能菌群富集、诱导细胞结构演变、调控关键酶和功能基因表达、促进信号分子合成以及强化非生物脱氮反应等方面总结了铁强化厌氧氨氧化菌生长代谢和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效能的机理。最后对铁强化厌氧氨氧化技术进行总结展望,并提出废铁屑强化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工艺是一种高效低耗的新型废水生物脱氮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迄今为止该工艺的主要承载者厌氧氨氧化菌未获得纯培物,因此传统的微生物学方法不足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其中,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高通量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脱颖而出。文章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在氧氨氧化工艺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其主要的优点和缺点。将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到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中,对于全面认识厌氧氨氧化菌的性质、解析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微生物学机理、确保工艺的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  袁怡  黄勇  王勇 《环境科技》2009,22(2):58-61
厌氧氨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生物脱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作用细菌是厌氧氨氧化菌。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厌氧氨氧化菌,这对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发展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目前厌氧氨氧化菌研究进展的角度,综述了目前发现的厌氧氨氧化菌种类,结构和部分结构的功能。以期待对工艺控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亚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生物脱氮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两种工艺的生物脱氮原理及研究现状,对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和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从适用条件、曝气量、反应器容积、污泥产量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后续生物脱氮工艺的研究和选择提供借鉴,并展望了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理生化特点,探讨和分析了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机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类型,最后阐述了该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为该技术在我国污水处理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氮氧化物气体的产生及其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反应,因产生N2O温室气体,开始引发一些环保工作者的关注。新开发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在生物脱氮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其脱氮的3种反应途径中,也可能产生NO、NO2和N2O微量气体。文章对目前厌氧氨氧化反应中,这3种微量气体的产生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这3种气体对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提出考察厌氧氨氧化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和如何减少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成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厌氧氨氧化微生物脱氨的反应机理、运行条件及影响因素,介绍厌氧氨氧化辅以中温亚硝化生物脱氮的可行性,以及厌氧氨氧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张秋莹  李亮  边笛 《环境工程》2022,40(1):190-195
ANAMMOX是一种新兴经济节能的生物脱氮技术,与经典的硝化反硝化脱氮相比,具有占地面积较小,无须曝气节约能耗等优点.有机物是实际废水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其存在会对ANAMMOX产生影响.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有机物对ANAMMOX影响的研究概况,归纳了有机物在促进和抑制ANAMMOX进程两方面的原因和机制,同时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法脱氮技术一直是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几种近年来新研究的生物法脱氮工艺和理论基础做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并评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技术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传统的先硝化后反硝化处理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反硝化阶段碳源不足和总氮去除效率过低。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出了好氧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等新方法。好氧反硝化菌可以利用硝化过程中充足的碳源进行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是在缺氧条件下,以NO-2为电子受体,直接把氨氧化成N2;短程硝化反硝化将脱氮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不但节省了反硝化过程中的碳源,而且减少了能量的消耗。本文对这些方法及其在实践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而污水处理已被报道是导致N2O产生的潜在人为源之一,且主要发生在生物脱氮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本文立足于当前的污水脱氮热点工艺,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除磷,介绍了这些新工艺的反应机理,描述了它们在非稳态运行过程N2O的释放特征以及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NO 2-、自由氨(Free Ammonia,FA)、自由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和进水COD/N等关键因子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剖析了各工艺脱氮过程产生N2O的可能原因.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暖趋势的大背景下,探明污水脱氮工艺N2O的释放本质,提出有效的减排控制方法,对于防止环境污染问题由水环境转移到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所关注的重点。笔者介绍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其相关进展,并从反应器和机理两方面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6.
含氮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污水脱氮处理技术不断发展,涌现了很多新方法和手段。生物脱氮技术能耗低、易于操作、无二次污染且成本低,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水中氮污染特征、传统生物脱氮技术与新兴生物脱氮技术,文章阐述了目前生物脱氮技术存在问题,展望了生物脱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一体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研究UASB-除碳-一体化ANAMMOX工艺的除碳脱氮特性.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高效除碳脱氮;在进水COD浓度6210~16365mg/L?TN浓度为990~2100mg/L时工艺出水COD浓度最低为655mg/L,出水TN浓度最低为39.9mg/L.进水中的可降解COD主要在UASB和除碳池中去除(分别为59%和31%),进入到一体化ANAMMOX池中的多为惰性有机物质;TN的去除在除碳池和一体化ANAMMOX池中进行,其中除碳池中TN去除量占工艺TN去除量的53%,主要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ANAMMOX池中TN去除46%,主要通过AOB和AnAOB的协同作用实现.当除碳池出水含可降解有机物时,对后续一体化ANAMMOX池的自养脱氮抑制严重;充分降解除碳池中的可降解有机物是影响系统脱氮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短程反硝化技术将硝酸盐还原的同时实现亚硝酸盐积累,不仅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底物且能有效利用其反应产生的硝酸盐。因有机碳源需求少、反应速率高、污泥产量低及运行稳定等优点,短程反硝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短程反硝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环境因素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短程反硝化的原理,同时对现阶段短程反硝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最后对我国如何实现传统工艺向新兴高效的短程反硝化工艺的实践应用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废水有机物对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ANAMMOX)生物膜系统的影响借助已建立的自养生物膜模型(CANON)与活性污泥3号模型结合进行了理论模拟.被结合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生物膜中自养菌与异养菌活性以及所涉及的全部内在反应(碳氧化、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模拟显示,废水有机物对亚硝化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系统影响不大;生长稳定的生物膜系统中异养菌反硝化不是脱氮的主反应(最大脱氮作用20%);厌氧氨氧化左右着脱氮功能.除废水中有机物可被全部去除外,当溶解氧最佳时,系统总氮去除率亦可高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