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山东省泰安市1995—2000年艾滋病监测及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泰安市1995-2000年HIV的流行特征,为泰安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2000年泰安市艾滋病监测资料及HI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从1995-2000年共检出HIV感染者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之比为1:0.75;11例均为农民献血员,以血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分布于全市3个县市区的7个乡镇。结论 经血传播是泰安市HIV感染的重要途径。严格采供血管理,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对高危险人群的监测,做好HIV感染者管理是控制传播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烟台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烟台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0年烟台市高危人群、重点人群HIV血清学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7例HIV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分析研究.结果对31 146人份血清进行监测,发现HIV感染者11例,阳性检出率0.035%,其中艾滋病病人1例已死亡,1998~2000年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传播方式以血为主(72.72%),其次为性途径(27.27%),母婴传播还未发现.对7份感染者的PBMC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发现有A、E、B'3种亚型,2名回国劳工分别为A、E亚型,5名献血员为B'(泰国B')亚型.结论烟台市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血传播依然是HIV流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泰安市农村外来婚嫁女艾滋病病毒(HIV)家庭内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泰安市2005~2010年主动监测发现的外来婚嫁女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其二代感染情况。结果全市共监测发现20例HIV抗体阳性外来婚嫁女,感染的HIV包含CRF01-AE、CRF07-BC、CRF08-BC、B、C等5种亚型。9个家庭发生了二代感染,其中夫妻传播8例,母婴传播3例。20例HIV阳性外来婚嫁女,20~29岁年龄组配偶感染2例;30~39岁年龄组配偶感染5例,3例发生母婴传播;40~49岁年龄组有1例配偶感染。16例外来婚嫁女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200/μl有6例,4例发生了二代感染;CD4+T淋巴细胞水平>400/μl的8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夫妻传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1,P<0.05)。结论部分农村外来婚嫁女HIV感染者引起了二代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具有较高的家庭内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烟台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烟台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烟台市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2-2000年烟台市高危人群、重点人群HIV血清学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7例HIV感染者进行基因型分析研究。结果 对31146人份血清进行监测,发现HIV感染者11例,阳性检出率0.035%,其中艾滋病病人1例已死亡,1998-2000年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传播方式以血为主(72.72%),其次为性途径(27.27%),母婴传播还未发现。对7份感染者的PBMC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发现有A、E、B’3种亚型,2名回国劳工分别为A、E亚型,5名献血员为B’(泰国B’)亚型。结论 烟台市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血传播依然是HIV流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上海口岸1992~2000年间艾滋病的流行特点,为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传入或传出及在国内控制流行提供监测防治依据.方法对1992~2000年上海口岸艾滋病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1992~2000年底,上海口岸在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HIV感染者93例.其中,我国首次发现的HIV-1/2型感染者2例,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1.3%.结论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来自境外高发地区人员的监测,注意男性在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加大监测力度,大力开展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泰安市2001~2005年HIV主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艾滋病(AIDS)在泰安市的蔓延,了解各类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传播方式,最大可能地发现HIV感染者,为泰安市防治AIDS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1-2005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甘肃省艾滋病流行趋势、现状和传播途径,为甘肃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1999年甘肃省HIV血清学监测资料及5例HIV亚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传播方式以血为主(55.56%),并有性途径,也存在母婴途径的可能。感染者包括以静注吸毒者为代表的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有A、B、C三个亚型存在,分别分布在不同人群中。结论 甘肃省虽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但存在HIV感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前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引起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5~200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3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08例,艾滋病病人16例(已全部死亡)。108例HIV感染者中血液传播占87.04%,经性传播11.11%,母婴垂直传播1.85%。目前主要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流行的HIV-1毒株为B’(泰国B)亚型。结论目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当前预防与控制的重点是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同时应注意控制艾滋病经性接触和静脉吸毒传播。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15年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辽宁省1986~2000年艾滋病监测情况,旨在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辽宁省15年来艾滋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连续15年检测296万余人,检出HIV感染者107例,阳性率为3.61/10万.其职业以农民为主,男女比例为2.821,20~44岁占82.24%.三种感染途径均已出现,以经血传播为主,吸毒人员阳性率为45.79/万.结论目前辽宁省艾滋病已发展到快速增长期,感染率为0.26/10万,属较低感染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连续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共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AIDS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为制定AIDS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1988~2002年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88~2002年底,湖北省累计发现HIV/AIDS739例,其中AIDS病人194例,死亡83例;1995~2002年,全省HIV感染者报告数的年平均递增速度为49%,其中2000~2002年为176%;艾滋病病毒(HIV)/AIDS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流行涉及面广,但地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以采供血途径为主;累及人群主要为农村地区的青壮年;近2年已开始出现集中发病和死亡高峰。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监测、行为干预及综合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浙江省2000~2001年艾滋病疫情、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情况分析,为制定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血清学监测、行为学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浙江省艾滋病流行特征,提出防制措施。结果 2000~2001年共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57例,以青壮年为主,男女比例为4.23:1;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为主。占63.69%;50.23%的感染者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两年共完成重点人群监测77 560人,检出HIV阳性者113例,阳性率为0.146%。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现象有升高趋势,2001年达23.84%。性乱人群中未使用安全套率较高,为69.3%。结论 2000~2001年艾滋病流行速率明显加快,高危人群的高危行为普遍,预计今后浙江省高危人群中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综合评价甘肃省艾滋病防治的实际效果,为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国家及省级监测哨点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不同阶段对照体系,分析各人群、各阶段相关指标变化。结果2000年各类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75.0%~98.5%,对非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为12.6%~78。1%;而2004年则分别为52.6%~89.4和24.3%~69.5%。安全套使用率低,2000年每次都用的占14-8%~70.3%,而2004年为7.2%~50.3%。静脉注射吸毒和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不断上升,前者由1995年的3.2%上升至13.0%;后者由0上升至24.1%。结论艾滋病防治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实际效果不明显,急需加强机构建设,开展多部门合作,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政策,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1993~1999年艾滋病流行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黑龙江省1993~1999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和传播途径,为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1999年黑龙江省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从1993~1999年末黑龙江省共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7例,艾滋病病人2例(已死亡),47例中血液传播占85%,经性接触传播占13%.黑龙江省目前主要传播途径以血液传播为主.结论黑龙江省处在艾滋病流行的低感染阶段,当前防治重点是对高危人群监测和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同时应注意控制艾滋病性接触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江苏省1986~2000年HIV/AIDS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控制措施。方法 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1991年发现首例HIV抗体阳性,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感染者106例,HIV/AIDS报告数年平均上升40.51%。静脉注射吸毒占的比例从1997年前的0上升到2000年的50%,性途径占的比例从1994年前的100%下降到2000年的16.67%。亚型分析显示,吸毒人群均为C亚型,献血员中85.71%为B’亚型。性乱人群为A和D亚型。结论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血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HIV-1亚型复杂。应尽快开展高危人群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核实2007年后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采供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的信息,了解其真实感染途径。方法选择河南省、安徽省的4个县,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病例,问卷调查其确诊HIV阳性前的高危行为暴露史、既往HIV抗体检测史、确诊时病程状态,综合以上信息重新判断研究对象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0份,核实后,357例研究对象为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53例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经统计学检验,研究对象中,采供血途径与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病程状态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53例重新判断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42例(79.24%)为经性传播,4例(7.55%)经输血传播,7例(13.21%)传播途径不详。结论 2007年后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多数确为经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东莞市HIV感染现况及防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东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评价业已采取的防制措施,为进一步开展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2000年的常规监测和2001年的专项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东莞市主要通过被动监测发现HIV感染者,且感染人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HIV感染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境外和外省籍人员为主;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血传播,占66.99%,其中静脉注射毒品占56.52%;其次为性传播,占21.36%。目前东莞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制体系,艾滋病监测和预防控制网络也正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结论:东莞市目前正处于艾滋病流行初期,也是处于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建议采取以宣传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In Vietnam the spread of HIV infection is thought to be limited. In 12 urban districts of Ho Chi Minh Cit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have undergone HIV testing since 1995. HIV prevalence increased steeply from 0.5% in 1995 to 4% in 2000, with a doubling time of approximately 21 months.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need to intensify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Vietn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