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理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地理编码库的设计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地理编码库建设的难点,进而探讨了GIS软件的地理编码方法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阐述了地理编码库的设计实现过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数字城市框架建设建设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缟码库的设计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地理编码库建设的难点,进而探讨了GIS软件的地理编码方法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笔者详细阐述了地理编码库的设计实现过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的连续性文明,其文明演进是建立在对一项或几项战略性资源及其空间的控制基础上的.从编码理论角度,玉器时代的纪念碑性编码由玉钺—玉璧—玉琮来完成,它们既是世俗财富的象征性资产,又是大传统编码中的纪念碑性玉器,同时也是先民祭祀时圣都神圣地理空间的替代物.典籍中零碎的玉石神话叙事蕴含了“玉石之路”战略性资产转变为纪念碑性玉器和拜玉教信仰的扩散和神圣地理空间之间的互动生发关系.  相似文献   

4.
曹春明 《科技资讯》2009,(15):226-226
城市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是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的基础,笔者基于多年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城市地理信息的分类编码的方法,论文首先探讨了地理信息分类与骗码的内容,而后分析了分类与编码的原则,最后给出了具体的分类与编码方法,全文层层推进,逻辑填密,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兵 《今日科技》2004,(12):2-5
沈新航博士是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专家,是NAC地理产品有限公司的总裁。他所提出的自然区域编码系统和全球通用地址系统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自然区域编码系统是一个简单易行应用极广的地理信息技术,它全面贯通了人们对地理信息的记忆和最新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精确地图)之间的断层,  相似文献   

6.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子流域编码的要求,对文献中河流和流域编码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只有5种编码方式符合要求,分别是:拓扑属性表法、二叉树编码、多叉树编码、Pfafstetter法、干支拓扑编码。在深入研究这5种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以第二松花江作为实例进行子流域划分及编码。结果表明:拓扑属性表法、多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编码方法在河段单一汇流、多河段汇流支持方面优于其他编码方法;在直接计算相邻上下游子流域编码方面,拓扑属性表法可以直接查找获取,二叉树编码和干支拓扑码编码方法可直接计算,Pfafstetter编码和多叉树编码均需要遍历整个编码体系进行搜索获取;在判别任意2个子流域上下游关系方面,Pfafstetter编码和干支拓扑码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不同编码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分布式水文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和编码要求选择适宜的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地名识别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该方法借助文本工程通用框架GATE,引入构建的地名本体,识别文本中中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地名,使之与地球表面具体的地理位置相对应,进而赋予它们地理坐标和地理语义.重点讨论地名本体的构建、地理解析及地理编码过程中geo/non-geo,geo...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机会网络编码中存在的编码机会依赖于不同数据流间的连接节点个数和编码效率等问题,结合机会通信和网络编码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路由解决方案.首先在传统无线路由算法中引入流内编码和流间编码的概念,并设计合理的网络编码策略和响应机制,以提高编码的机会和网络的吞吐量等性能.仿真实验显示,新的优化算法可显著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9.
遥感图像格式GeoTIFF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TIFF格式的图像格式,GeoTIFF中GeoKey的存储结构和GeoTIFF支持的3种坐标空间,并引出了六大GeoTag(地理标志域),描述了它们的具体含义和相互关系.介绍了坐标转换和地理编码.最后阐述了GeoTIFF的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H.264/ACV标准压缩系统由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适配层(NAL)两部分组成。在视频编码层VCL中的熵编码(entropy coding)技术采用基于内容的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与—致变字长变码UVLC相结合的编码和基于内容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自适应的算术编码可以使编码器自适应采用动态的符号概率统计,因此可以利用已编码符号的概率统计使算术编码更好地适应当前符号的概率,从而提高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ATM中采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内容包括可变率视频编码技术和分层视频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一种求解TSP问题的新型遗传编码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入研究TSP中排列的GA编码问题。针对现有编码普遍存在的编码空间过大和编码映射无序等缺欠,基于排列的次序提出了三种新的编码方案:线性权重编码、线性折中编码和线性海明编码。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编码在编码长度和映射次序上均具有较以往编码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网络编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编码是近年来网络通信领域研究的重要热点,其在提高网络数据吞吐量及数据传输可靠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受到网络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从网络编码的研究进展及网络编码的分类方面论述网络编码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结合对网络编码研究进展的分析,详细分析了网络编码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及解决网络编码问题可能采取的方法,以此取得对网络编码研究的一些有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小波变换和其他应用于视频压缩编码的变换的对比出发,阐述了小波变换的优势所在并给出了小波变换的原理和特性。然后,提出了两种在小波变换编码中起重要作用的技术。一种是基于零树的编码技术,另一种是具有比特平面技术的信源划分编码技术。它们能够产生较低的视频编码速率和可嵌入式的视频流,同时,给出了这两种编码算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Huffman码的码字只能由整数比特逼近符合的熵,同时它的母符概率模型要做自适应调整非常困难,为克服这些局限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提出用算术编码对先进音频编码器(AAC)的缩放因子进行无损编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算术编码在音频编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增强型全速率语音编码的原理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语音压缩编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合成话音的质量和系统容量。为了提高话音质量,GSM提出了增强型全速率(EFR)语音编码方案。它在LPC声码器的基础上,采用了A-B,S和VQ等技术,编码信息中既包含若干语音特征参量又包括部分波形编码信息。因此,能提供高质量的编码,且比特速率压缩到12.2kbps,为TD-SCDMA移动通令系统提供了一咎可行的语音编码方式。笔者从语音编码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地介绍了EFR语音编码的原理及代数码本搜索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MPEG-4标准的视频流化框架中,精细的可伸缩性视频编码FGS是关键的编码技术。FGS编码框架所生成的分层码流具有可伸缩性和出错恢复能力,这使得FGS码流适合在易发生差错的信道中传输。由于增强层之间的关联关系,任何一个发生在增强层的传输差错都会导致大量接收到的增强层码字因不能解码而被丢弃。为此提出了在进行增强层的位平面编码时,使用再同步变长编码RVLC来代替变长编码,从而将错误的影响尽可能地限制在一个块中,以提高编码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音编码系统的语音识别,由于受编码的影响其识别效果在编码速率下降时显著降低。传统的识别方法从重构语音波形中提取特征参数,并针对该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识别。比较了基于编码语音的识别准确率和基于编码参数的识别准确率,并研究了编码参数对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受编码影响较小的编码参数,直接将LPC参数和残差信号参数组合起来构成特征参数进行语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的AMR语音识别系统,其识别效果接近于基于原始语音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编码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源编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几种常见信源编码方法,如等长编码、香农编码、哈夫曼编码,另外还介绍了静态奇偶编码和动态的哈夫曼编码,重点是用程序算法来实现这些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高质量、低速率的语音编码算法不断出现。编码技术种类很多,按照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的分类方法论述了语音编码的发展进程、各种标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