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科苑 《今日科苑》2009,(23):14-19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公斤,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绕地球一周需时114分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相似文献   

2.
3月31日凌晨,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的接力护送下,准确进入距地面3.6万公里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区域运行到全球覆盖的第一步. 这次卫星发射与以往有何不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后,将发挥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9日报道,英国天文学家在所谓的"海王星沙漠"区域发现了一颗"禁止"行星——理论表明,其不应该在那里出现。该行星大小为地球的3倍。研究人员称,这颗名为"NGTS-4b"的行星是科学家在此区域发现的第一颗此类系外行星。这颗行星的半径比海王星(海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2,(4):7
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5.
2004年8月下旬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发现距地球50光年的某恒星环绕轨道上有一颗环境类似地球的行星存在,这颗太阳系外的遥远行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4倍,与天王星质量差不多,是一颗由固体岩石构成的全新行星,其环绕恒星运行时也正好处在一个非常温和的轨道区域,科学家们称这颗行量为“超级地球”。美国航天局在8月31日也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两颗与地球有很多共同自然属性的小行星。人类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可以适合生物生长的另一地球。  相似文献   

6.
科苑集粹     
长什么样才会受欢迎另外的月亮叫 “克鲁特尼”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对吗?或许不是这样的。1999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处在地球引力控制范围内的另外一颗小行星,其宽度为5英里,它成了地球的另一颗卫星。这颗小行星被称为“克鲁特尼”,它沿着一条马蹄形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期——更确切地说,是这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那帮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这枚卫星降落在地球上一个被冠名为“曼哈顿”的地区。这名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金星天文学家曼哈顿教授。正是他于两万年前首次用望远镜发现了这个地方。这几天来,研究工作一直在紧张地进行着,由于良好的天气状况和非常强烈的信号,金星科学家们已通过获取的信息对地球发射着陆…  相似文献   

8.
自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那天起,到1997年已满四十年了。那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1957年10月4日的情景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人造地球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或卫星。在100多年前,世界上只有一人首先提到它的名字,这就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地球与天空之梦》一书中曾这样写道:设想中的地球卫星是同月球相似,不过它离地球比较近,只在地球大气层外足够远。也就是说,离地球300俄里远(1俄里=1067米)。  相似文献   

9.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最新发现,我们对似乎很熟悉的水星,其实比较陌生.如以前我们认为这颗太阳系中个头最小的行星与体积和它相差不多的月球非常相像,都属于色彩匮乏的星球,但最新传来的太空照片表明,水星比月球"多姿多彩",与"苍白的"月球相比,水星上有巨大的悬崖,地表呈淡蓝色和暗红色.在水星身上,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如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为什么与地球有许多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又不为其他行星所具有?为什么它和地球都存在磁层?为什么它的密度之大远超其他行星,而仅次于地球?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581c”,它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千米,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至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天文学家还不能确定它是像地球一样、表面由岩石组成的星球,还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  相似文献   

12.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7):6-9
中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自然资源部消息,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1米C-S A R业务卫星。这一卫星是我国第二颗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业务卫星,可与已在轨运行的首颗1米C-S AR业务卫星及“高分三号”科学试验卫星实现三星组网运行,卫星重访与覆盖能力显著提升,标志着中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13.
晴朗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看到的是一轮皎洁浑圆的月亮。“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千百年来,人们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来赞美地球的这颗循规蹈矩的卫星,生发出很多美妙的情感。不过假如诗人生活在土星上,面对着那里的“月亮”——一颗名叫亥伯龙神的卫星,恐怕很难产生什么闲情雅致,更不用说吟诗作赋了。因为亥伯龙神是一颗颠三倒四的“月亮”。1848年,当人们第一次从望远镜里发现亥伯龙神的时候,它看起来并不起眼,还没有我们的月球的十分之一大。它环绕土星运行一周需要21.28天,到土星的距离平均为148万公里。1981年,当航海者2号探测器掠过…  相似文献   

14.
GPS已经在全国运行,假如地球上的所有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那人们就可以进行定位工作。GPS的定位精度一般情况下是在300~500m,在应用差分技术之后,可以精确到米到厘米级,这就表示地球上的每一平方米或每一平方毫米内都可以进行唯一的一个地址的确定。  相似文献   

15.
《百科知识》2007,(6S):I0004-I0004
今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581c”,它距离地球约190万亿千米,正围绕一颗比太阳小.温度比太阳低的红矮星运行。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6倍,表面温度估计在0℃~40℃之间。与地球表面温度相当。天文学家还不能确定它是像地球一样,表面由岩石组成的星球,还是一个表面存在液态水的“大冰球”。  相似文献   

16.
观日"中国眼"2008年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艾国祥表示,首个由中国人研制的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空间太阳望远镜将于2008年升空,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将全面参与全球科学领域最尖端的太阳探测活动。艾国祥说,这座口径为1米的热光学望远镜将安装在一颗天文探测卫星上,被运载火箭送入离地面735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它将用于全面观测  相似文献   

17.
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了剧烈的撞击,产生了月球。美国科学家发现,促成月球诞生的那场太空交通事故可能制造出多个地球卫星,这些小月亮曾经在地球上空游荡了数千万年。小月亮甚至可能一度占据了两个地月拉格朗日点。在太空中的拉格朗日点位置,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彼此抵消,陷入这两个点的天体如果不受到任何干扰的话,它们会永远保持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期——更确切地说,是这一周以来,金星上都快要沸腾了,巨大的兴奋散发在空气里,四处都可以嗅到激动的气味。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金星上的科学家成功地在那颗名叫地球的行星上安置了一枚卫星。这毕竟是第一次,更重要的,这枚卫星已经从地球上送回了信号和照片。  相似文献   

19.
发现外星大球球 人类—直都在寻找生命的地外家园——外星地球,一旦发现就会让天文学家激动不已。2009年科学家在600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具有地球特征的行星,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确认,直到2011年12月才对外宣布了这颗外星大地球。  相似文献   

20.
文章用几何知识,证明了卫星运行区域为对称分布在地球赤道两侧的类似圆鼓侧面的空间范围;并且通过建立空间地球坐标系,按照卫星坐标和卫星在地球表面投影一一对应,运用坐标变换关系反映地球自转情形,得到卫星关于相对静止地球面的空间参数方程。对于神七卫星,数学软件按照参数方程模拟运行结果也验证了证明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