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6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67.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心络组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3次/d;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2次/d,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7.5%(P〈0.05);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47.5%(P〈0.05);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20.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通心络胶囊治疗).分别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PAI-1、TXB2、6-Keto-PGF1α含量,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得到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7%,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PAI-1、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冠心病心绞痛并高脂血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美托洛尔、巴米尔;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4周后进行心绞痛、心电图、血脂的疗效评价.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血脂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改善血脂的作用确切,适合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经临床及头部CT扫描确诊的脑梗死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病人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促进脑梗死康复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杏丁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1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杏丁注射液剂及通心络胶囊口服中药,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两组临床心电图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5%、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84.6%(P〈O.05):结论 杏丁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通心络组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对该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心络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SMI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通心络组(40例),停用活血化瘀中成药1周后,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长效硝酸酯类药及肠溶阿司匹林;通心络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停用硝酸酯类药,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或4粒,每日3次,疗程15 d.治疗前后查动态心电图,观察24 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总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两组病人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改善(P<0.05);心肌缺血时间、缺血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减轻(P<0.05);两组之间比较,通心络病人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缺血总负荷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SMI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减少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UAP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心绞痛发作时间和次数、硝酸甘油使用量及血脂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等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都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高于对照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都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UAP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5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益心舒胶囊,疗程为28 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心电图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心电图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论 益心舒胶囊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1日3次,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率、降低心绞痛发作率、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改善血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脂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血脂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联合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用银杏叶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好,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单盲对照方法将113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扩冠、抗凝药物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心绞痛改善程度、心电图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两组对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改善均有疗效,其中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1.40%(P〈0.01);在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桂胶囊的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对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片.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肌苷.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血脂情况;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抗Xa国际单位/次,每12 h1次,连用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8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KPTT较治疗前延长,Fg减少,但均未见严重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率、降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应用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Hcy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Hcy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心电图改变效果明显,并且可以降低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原发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头痛宁胶囊组(治疗组)和氟桂利嗪联合吲哚美辛组(对照组).服药4周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疗效好,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