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解雇权的行使关系到劳动者生存权与发展权能否实现。比较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解雇制度的差异性,为劳动者生存权与用人单位用工自由权冲突的调和提供新的方式,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将"违反劳动纪律"剔出过错性解除的依据后,用人单位以违纪为由解雇劳动者,必须满足严格的实体和程序性要求,即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行为,且该违纪行为必须经公司规章制度书面明确规定,并经过民主、公示程序,否则会导致违法解雇的不利后果。我国违纪解雇适用遭遇困境,原因之一在于对劳动者过度倾斜保护的立法理念,其二系对法律文本的严格解释和适用。建议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扩大我国违纪解雇的援引依据,限缩解雇保护适用范围,以此释放劳动力市场用工活力。  相似文献   

3.
劳务派遣,其用工形式具有灵活性、便利性的优势,在我国也是越来越普及。但劳务派遣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以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保护不力为甚。2008年《劳动合同法》虽然在劳动立法方面有了较大的完善,但在解雇、集体劳动权、工资、同工同酬等方面仍显不足。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立法、执法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对违法解雇下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权做了较为刚性的保护,加之劳动部此前的执法解释又较为严格,这就使得劳动法中的倾斜保护思想偏向于极端,对用人单位过于苛刻。要消除上述消极后果必须加强司法解释的科学性并赋予司法部门更多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主体一为用人单位,二为劳动者。适格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上可以释义为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资质以及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而不能成为签约主体的资格,而实践难点在于劳动者不适格问题。通过个案的法理分析,处理劳动合同主体适格问题,一方面要使劳动者权利获得充分救济,另一方面要充分考量用工单位知情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主体一为用人单位,二为劳动者。适格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上可以释义为用人单位不具有用人资质以及劳动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用工要求而不能成为签约主体的资格,而实践难点在于劳动者不适格问题。通过个案的法理分析,处理劳动合同主体适格问题,一方面要使劳动者权利获得充分救济,另一方面要充分考量用工单位知情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油田劳务派遣用工总量达1.3万人,部分单位劳务派遣人员已成为基层生产中的主力军。要解决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需建立和完善劳务派遣管理体系,稳定被派遣劳动者队伍,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劳动用工的和谐,推动油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就业保护权是劳动者维持和保护劳动关系不受雇主主动解雇的重要权利.就业保护权在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的过程中对实体、程序以及救济进行了系统地规制,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当前劳动法规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汉油田劳务派遣单位存在着分布散、不便于监督,用工单位承担了大量职责外的工作,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建立考评及退出机制能避免用工单位因派遣单位违法而承担连带责任,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有利于促进派遣单位自身依法、规范、诚信经营。派遣单位考评机制的设计与推行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在机制推行过程中,采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稳妥实施的方式。考评项目包括招工审查及备案、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险申报及缴纳、劳动者人事档案建立及管理、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和工作人员及办公场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对劳动权的保护研究有助于促进人权保障。我国社会开始转型以后,社会问题大多集中在劳动权问题上,其中农民工权益问题非常突出,这是因为该群体数量最大、其权益损害最严重,保护却最不得力。解决农民工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保护其劳动权。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劳动权难以实现和受到的损害的分析,来探讨农民工的劳动权及其实现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环境危机的严重存在意味着我国急需在该领域进行公共治理,也理应走向善治。软法是硬法的补充,亦能与公共治理模式契合,应是其走向善治的合适路径。故环境公共治理既是硬法之治。也是软法之治。软法不但在国际环境公共治理中具体运用,在我国国内环境公共治理中也有具体实践,还须大力进行完善,以弥补硬法法治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推定规则的建构是推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起点问题,它对于保证正确地适用推定和保障被追诉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立法上规定推定规则受到刑事程序法和实体法两方面理由的规制,并且应当遵循相关的设定原则。我国刑法现存的推定规范并不多,相关推定规则的缺失造成实践中追诉犯罪的困难。应当在借鉴域外有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刑事推定规则。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作为海上保险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海商法中比较复杂而富有争议的一项法律制度。尽管现行立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若干问题,集中于保险代位权的取得、行使以及被保险人的义务等几个方面,不仅造成了实务操作的困难,也是理论研究的焦点。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微软Windows XP系统的产品激活功能是否合法谈起,论述了私力救济的概念及其存在的社会价值,从法理学角度分析了私力救济在各个部门法中的合法界限并提出私力救济权是一项基本权利,法律应当首先在民法领域和刑法领域明确私力救济权的范围。最后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践,呼吁法律应当尊重个人自由,保障私权利益,在一定领域适当扩大私法主体的私力救济权。  相似文献   

15.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为人们普遍关注而又长期困惑不解的难解之谜,它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力图解决好的两大社会经济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平与效率关系如何规范,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怎样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使公平与效率达到真正的统一,重要的在于通过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建立健全法制体系,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伦理道德规范二者,以公平促进效率,并在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公平,最终促使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律师法的修改,解决了旧律师法和现行刑事诉讼法都未曾解决的问题,赋予了律师更多的权利,大大改善了律师的职业环境。但本文认为,新律师法同样存在立法不完善的缺陷,新律师法未规定律师办理案件进程知情权,未规定律师提供法律咨询的豁免权,对律师的管制更加严格。文章最后认为,不能希望于对新律师法再做修改,而应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予以补救。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受教育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是基本人权,在我国受到宪法、法律和我国批准的国际公约的确认和保障。但是无论从大学自治,还是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考虑,高校学生受教育权都应该加以限制。我国宪法和法律对高校学生受教育权进行了一般性限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具体规定了限制高校学生受教育权的条件。但是这种限制是越权立法,面临着合宪法性困境。实践中,我国高校及其内部机构越权“立法”也很普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参考法律保留原则,由最高权力机关以法律的形式设定高校处分权。这样做,必须尊重大学自治,同时必须确立学生权益救济制度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18.
信报箱既是邮政经营、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邮政连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200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督促开发商为居民住宅楼安装信报箱。基于对某省城镇居民楼信报箱设置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其信报箱设置以及管理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需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公民意识和将信报箱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等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基本通信权利之观点。  相似文献   

19.
平等权的实现,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平等与不平等的对应关系,催生了平等权的冲突和平衡,研究平等权就是在冲突与平衡二元化的前提之下。平等权,就是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不受任何不正常的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平等权的性质、地位和依据,并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质疑探讨了平等权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