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总结5例急性铊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12年9月住院的5例急性铊中毒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过程.结果 5例确诊为铊中毒患者经血液灌流和口服普鲁士蓝、利尿、补钾、补液、护肝治疗,同时加强护理,5例患者住院时间15~27 d,痊愈出院,随诊重新长出头发及无后遗症.结论 铊毒性强,中毒后应用普鲁士蓝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高明静  高明杰 《职业与健康》2009,25(16):1791-1792
铊是一种质软的银白色棒状金属,在室温下极易氧化,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锌盐、热铁矿或硫矿中,采矿业和冶金、提炼行业常接触。一般认为,铊对成人最小致死量约为12mg/kg,儿童较为敏感,铊和铊的氧化物都有毒,能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肠胃系统、皮肤、毛发等发生病变,脱发是铊中毒特异性体征,治疗尚无理想的解毒剂,一般治疗为口服普鲁士蓝+血液透析,我科于2006年4月成功救治了1例口服铊中毒患者,经服用普鲁士蓝同时行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注意加强病情观察,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实施不同阶段的护理,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分析2例急性铊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前后血铊和尿铊的变化,并计算下降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并评价临床症状的改变。HP治疗可显著减低血铊、尿铊水平,血铊的下降率为(40±10)%,尿铊的下降率为(90±5)%,患者分别经5~6次治疗后血铊、尿铊水平基本接近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例重症患者血液灌流过程中曾出现一过性的血钙、血钾、血小板减少。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人体内已吸收的铊,临床需密切观察血电解质、肝、肾及血常规的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相思子中毒致急性脑干损伤的病例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相思子中毒致急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虽经药物、血液灌流、连续肾脏替代及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患者预后不佳。提示早期诊断、治疗是相思子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收集2009年5月某市1起铊投毒案中5家医院收治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性铊中毒进行回顾性调查,探讨急性铊中毒的临床诊疗及预后,以引起临床医师对铊中毒的警惕。结果显示,2例为急性重度铊中毒,均在短期内死亡;10例表现为亚急性、中度铊中毒,其临床表现以周围神经、视神经或中枢神经损害为主,部分患者毛发脱落明显;30例轻度铊中毒,其他为观察对象。中毒者早期多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或消化道疾病,延误救治,而轻度中毒患者经排查才被发现。提示,投毒所致铊中毒临床诊断难度极大,急性铊中毒临床较少见,对原因不明的周围神经、中枢神经损害及类神经症患者应警惕铊中毒的可能,若有毛发脱落和胃肠道症状,更应怀疑铊中毒,可结合血、尿铊定量确诊。对铊中毒患者的处理,重要的是尽早明确诊断,预后与中毒剂量相关,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预后不良,早期确诊并接受普鲁士蓝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国内十年急性铊中毒病例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急性铊中毒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总结,以加深医务人员对铊中毒的认识.方法 对1998至2008年10年间国内医学杂志报道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急性铊中毒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共收集到1998至2008年10年间58例急性铊中毒病例,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9个月至61岁,其中20~50岁人数分布较多.疾病转归:痊愈37例,有后遗症状的11例,死亡10例.接触方式为消化道者39例,占67.24%;为呼吸道者7例,占12.07%;中毒途径不明者12例,占20.69%.潜伏期大部分为2~24 h,多以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例以尿铊浓度作为确诊依据.肝功能异常者21例,9例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或感觉电位波幅降低.在人选的病例中,有17例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后(无论是否联用普鲁士蓝)均存活;有16例患者单用普鲁士蓝,其中1例死亡;未应用血液净化或普鲁士蓝治疗的9例患者均死亡.出现的后遗症多为视力下降、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少数为失眠、焦虑等精神症状或智力障碍、性功能下降.死亡原因几乎均为呼吸衰竭.结论 生命体征异常、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或尿潴留为预后不佳的标志,有其他周围神经系统症状者有后遗症状的可能性大,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死亡的概率较大.血液净化疗法联合普鲁士蓝、补钾是治疗铊中毒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嘉枫 《现代医院》2007,7(Z1):110-111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36例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及护理.结果 成功率达94.4%,有效率100%.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各种药物毒物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加强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8.
铊——人体的毒害元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铊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的作用、铊元素主要的理化性质以及铊对人体的毒性、铊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严重铊中毒3例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铊中毒的可能原因铊(化学名称音ta,化学符号Tl)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金属。和其它金属一样铊有较高的熔点,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造成人体中毒。铊常和某些金属共生,当高温熔炼时,铊的蒸气有引起中毒的可能。铊能形成很多化合物如碳酸铊、硫酸铊、硝酸铊、碘...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能够清除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浆其他成分结合的物质,对中大分子质量的物质清除效率很低。对脂溶性高、易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和毒物,血液灌流的清除效果要明显优于血液透析。但血液灌流不能清除水分及电解质,因此,如某些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或在原有肾衰竭的基础上又发生急性药物中毒时,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两者可以联用,既可清除水分和尿毒症毒素,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又可清除毒物。此外,血液灌流对非脂溶性、伴酸中毒的药物,如醇类、水杨酸、含锂、溴化合物的清除作用不如血液透析,针对这些药物也可以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一些药物在体内既以游离形式存在,也可以与蛋白质相结合,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能增加毒物的清除。总之,抢救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技术疗效确切,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及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仅应用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措施,比较两组脏器损害程度。结果治疗组在各脏器损伤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应用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及血液灌流能够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2.
准确、快速测定中毒者尿液及其他样品中铊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铊(TI)及其化合物是无色无味的剧毒化学物质,在自然界中含量很低,一般少量存在于矿原料、工业废物、废水污染的水藻苔藓等中。没有职业接触中,急性发病,有铊中毒症状,极有可能被人投毒。铊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对人体的毒性大于铅、汞等,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而且铊中毒发病缓慢,有较长的潜伏期,特征症状出现滞后,初诊易造成误诊,因此生物样本的铊含量测定在此类事件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晁军平  梁绍侠 《职业与健康》2005,21(9):1426-1427
克芜踪又名百草苦.病人误服中毒后,毒性反应较慢而持久.以往因无特效解毒药,死亡率极高.自2003年我院开展血液灌流以来共收治3例此类患者,均以临床治疗与血液灌流相结合的方法而治愈出院.现将治疗措施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国外近40年急性铊中毒病例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铊中毒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治疗进展.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对收集近40年国外文献报道的39例急性铊中毒的个案病例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急性腹痛伴下肢感觉障碍和(或)舌、口周麻木疼痛、味觉丧失可作为铊中毒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功能及心功能衰竭,胸闷、呼吸困难、昏迷症状及既往疾病史与发生死亡结局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净化疗法、口服普鲁士蓝、适当补钾、利尿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21例药物和毒物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斌  刘刚  李桂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909-2910,29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组41例,给予单纯血液透析+常规治疗;B组20例,给予单纯血液灌流+常规治疗;C组31例,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常规治疗。结果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经联合治疗而最终死亡的患者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单纯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患者,其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时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大剂量氯氮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科在2010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39例大剂量氯氮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液灌流组(常规治疗组加用树脂吸附血液灌流)19例与常规治疗组(机械通气和对症支持治疗)2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血液灌流前后血浆氯氮平浓度、血浆N-去甲基氯氮平浓度的变化及两组恢复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升压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血液灌流前比较,血液灌流后的血浆氯氮平浓度、血浆N-去甲基氯氮平浓度均明显下降,且与血液灌流次数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的恢复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升压药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大剂量氯氮平中毒,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升压药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适用于抢救大剂量氯氮平中毒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充分洗胃、催吐、导泻及药物应用的基础上,尽早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6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17例痊愈出院,24例病情好转,抢救成功率为27.87%。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方法,可以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前提下,有效清除已进入体内的毒物,降低毒物对重要脏器的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方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所收治的2011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6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Cr、BUN、有效率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对兔急性草乌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16只实验兔随机分成血液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建立兔急性草乌中毒模型,血液灌流组用活性炭血液灌流2 h.分别观察两组动物临床表现;液相-质谱联用仪检测血液灌流前、后血中草乌毒性成分浓度.结果 血液灌流组心律失常2只,死亡2只;对照组心律失常7只,死亡7只,血液灌流组灌流后血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浓度分别为(2.02±1.46)、(19.71±16.06)、(2.15±1.5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草乌中毒兔血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浓度,减轻中毒动物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