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在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应用FOLFOX4方案治疗,42例应用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DFS)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FOLFOX4组未完成8个周期化疗的患者有28例,XELOX组有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FOLFOX4组患者的3年DFS为72.4%,XELOX组为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6).FOLFOX4组和XELOX组患者各种常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3~4度不良反应中,FOLFOX4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XELOX组(P<0.05),而XELOX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FOLFOX4组(均P<0.05).结论 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作为Ⅲ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同,但XELOX方案的耐受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FOLFOX)方案同期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复发和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复发或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62例患者分为XELOX方案同期调强适形放疗组(简称XELOX组)32例,FOLFOX方案同期调强适形放疗组(简称FOLFOX组)30例,两组均化疗两周期以上.化疗同期调强适形放疗,两组放疗方式相同,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放疗剂量为60Gy~70Gy/33f~39f.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RTOG及WHO标准评价放化疗的急性毒副反应.结果:XELOX组有效率78.1%,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6月,1年生存率为87.5%;FOLFOX组有效率73.3%,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为18月,1年生存率为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手足综合征以XELOX组显著(P<0.05),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以FOLFOX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ELOX方案与FOLFOX方案同期调强适形放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能耐受.两组疗效相似,不良反应XELOX组更低.  相似文献   

3.
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化疗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XELOX)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FOLFOX4)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XELOX组与FOLFOX4组.XELOX组25例,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日,第1-14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点滴,第1天;21天1周期.FOLFOX4组23例,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mg/m2,静脉点滴,第1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2小时后予5-氟尿嘧啶400mg/m2,推注,后续600mg/m2持续静滴22小时,第1、2天;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两组均治疗2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8例均可评价疗效,XELOX组有效率48.0%(CR 2,PR 10),中位TTP 7.1个月,MST 13.8个月,FOLFOX4组有效率47.8%(CR 2,PR 9),中位TTP 7.3个月,MST 14.0个月.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比较,手足综合征以XELOX组显著(P<0.05),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FOLFOX4组高(P<0.05),余不良反应除腹泻外发生率以FOLFOX4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能耐受.两组近期疗效相似,不良反应XELOX组更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ELOX方案组(n=31):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1000mg/m2,2次/d,口服,第1天至第14天;奥沙利铂(oxaliplatin)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3h,第1天;21天为1周期.FOLFOX6方案组(n=31):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前;5-FU 4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2400mg/m2,静脉持续滴注46h;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持续3h,第1天;14天为1周期. 结果: XELOX组缓解率(RR)为4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8个月;FOLFOX6组RR为51.6%,TTP为7.1个月;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FOLFOX6组.结论: XELOX 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能耐受,与FOLFOX6方案相当,但XELOX方案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黄芳  刘超英 《实用癌症杂志》2016,(10):1675-1677
目的 对比分析FOLFOX4和XELOX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72例,按照姑息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XELOX组38例和FOLFOX4组34例.XELOX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14 d,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点滴,第1d,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FOLFOX4组患者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h,第1d,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h,第1~2d,5-氟尿嘧啶400 mg/m2快速静脉滴注后再用600 mg/m2静脉滴注22 h,第1~2 d,14 d为一个治疗周期.结果 XELOX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55.3%,FOLFOX4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31,P=0.216).XELOX组患者有效率为52.6%,FOLFOX4组患者有效率为47.1%,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XELOX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7.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5.8%,显著低于FOLFOX4组(64.7%和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患者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39.5%,显著高于FOLFOX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FOLFOX4相当,但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亚叶酸钙、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ELOX方案组(28例):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1000mg/m2,Bid,口服,d1~14;奥沙利铂(oxaliplatin)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d1;21 d为1周期。FOLFOX4方案组(28例):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点滴2 h,d1;醛氢叶酸200 mg/m2,静脉点滴2 h,d1、2;氟尿嘧啶400 mg/m2,莫非氏管静脉推注d1、2;氟尿嘧啶600 mg/m2,静脉持续滴注(化疗泵),持续22 h,d1、2,14 d为1周期。结果 XELOX组总有效率(RR)5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7.0个月;FOLFOX4组RR为46.4%,TTP为6.8个月;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中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4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FOLFOX4组。结论 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与FOL-FOX4方案相当,但XELOX方案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王仲  袁娟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378-380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在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序贯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老年转移性初治结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线采用XEL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与FOLFOX4(奥沙利铂+CF+5-FU)方案化疗各40例,化疗2-8周期后序贯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化疗4-12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XELOX序贯组与FOLFOX4序贯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5.0%、62.5%、8.6个月、19.3个月与42.5%、57.5%、8.3个月、18.2个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XELOX组较FOLFOX4组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低,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P>0.05),卡培他滨的主要毒副反应为I-Ⅱ级手足综合征和消化道反应。结论: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两序贯化疗方案疗效及毒副反应相近,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可作为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序贯化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FOLFOX6)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ELOX方案组(n=31):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1000mg/m^2,2次/d,口服,第1天至第14天;奥沙利铂(oxaliplatin)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3h,第1天;21天为1周期。FOLFOX6方案组(n=31):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前;5-FU4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2400mg/m^2,静脉持续滴注46h;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持续3h,第1天;14天为1周期。结果:XELOX组缓解率(RR)为48.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8个月;FOLFOX6组RR为51.6%,TTP为7.1个月;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FOLFOX6组。结论: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能耐受,与FOLFOX6方案相当,但XELOX方案用药更为方便,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胶囊方案及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4例应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化疗,28d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对照组22例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28d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54.17%,对照组为5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疗效与传统的FOLFOX4方案相近,且安全性及患者耐受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两种常用化疗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XELOX)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FOLFOX4)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XELOX组与FOLFOX4组。XELOX组25例,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日,第1—14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点滴,第1天;21天1周期。FOLFOX4组23例,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mg/m^2,静脉点滴,第1天;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2小时后予5-氟尿嘧啶400mg/m^2,推注,后续600mg/m^2持续静滴22小时,第1、2天;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两组均治疗2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8例均可评价疗效,XELOX组有效率48.0%(CR2,PR10),中位TTP 7.1个月,MST 13.8个月,FOLFOX4组有效率47.8%(CR2,PR9),中位TTP 7.3个月,MST 14.0个月。两组近期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比较,手足综合征以XELOX组显著(P〈0.05),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FOLFOX4组高(P〈0.05),余不良反应除腹泻外发生率以FOLFOX4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XEL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能耐受。两组近期疗效相似,不良反应XELOX组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及改良切口对腮腺肿瘤的疗效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腮腺肿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以及皮肤瓣修复,观察组给予改良"S"形切口及腮腺筋膜缝合,记录两组疗效与面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面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4%和14.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配合面部肌肉功能训练后明显好转。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血肿、感染、皮肤麻木、涎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2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切口,改良切口在手术治疗腮腺肿瘤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营酸合成酶(TS)基因的5’-UTR28bp核苷酸片段重复多态和3’-UTR1494修饰处存在的6bp核苷酸片段缺失或插入多态与应用以氟尿嘧啶(5-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胃癌74例,所有患者使用以5-Fu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化疗前抽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用PCR—DHPLC技术检测TS5’-UTR1R28bp及3’-UTR6bp基因型:结果:(1)74例胃癌患者的TS5’-UTR28bp31t/3R、2R/2R+21t/3R基因型分别为21.6%(16/74)和78.4%(58/74),而相应的化疗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3%(1/16)和36.2%(21/58),3R/3R组的化疗疗效比2R/2R+2R/31/绀低(X^2=4.05,P〈0.05);(2)74例胃癌患者的TS3’-UTR+/+6bp、+/-6bp、-/-6bp基因型分别为5.4%(4/74)、52.7%(39/74)和41.9%(31/74),相应各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0(0/4)、25.6%(10/39)和41.9%(13/31),不同基因型与化疗疗效之间无相天性(P=0.076)。结论:TS5’-UTR28bp多态性与5-FU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其检测有助于指导晚期胃癌选择5-FU化疗,而TS3’-UTR多态性与5-FU疗效之间没有显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8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可旋转稳定型假体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铰链型假体组(简称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优良率(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伸直(136.2±14.6)度,对照组伸直(110.4±13.2)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治疗中应用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CA19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0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接收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组,胃癌组患者给予化疗,化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对两组人员的血清VEGF、CA199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对胃癌组患者的化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胃癌组血清VEGF、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40例患者中,CR 12例,PR 13例,NC 10例,PD 5例,总缓解率为62.5%(25/40),所有患者化疗后的血清VEGF、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后CR+PR、NC患者血清VEGF、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PD患者(P<0.05),而化疗后CR+PR患者的血清VEGF、CA199水平又均显著低于NC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CA199水平的变化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治疗效果的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Kaposi肉瘤患者所感染的疱疹病毒8型(HHV-8)k12/T0.7基因亚型分类,初步探索k12/T0.7基因亚型与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病理诊断明确的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 DNA提取、k12/T0.7基因扩增、双向测序.使用DNAMAN软件、ClustalW软件和PHYLIP软件包对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生学分析,确定HHV-8 k12/T0.7基因亚型.最后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Kaposi肉瘤中有22例HHV-8阳性,阳性率为73.33%,其中7例艾滋病相关型患者HHV-8均阳性.30例HHV-8阳性患者中,10例为HHV-8 k12 A亚型,12例为A/C亚型.Kaposi肉瘤患者不同亚型间有无黏膜损害及临床分型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posi肉瘤患者感染HHV-8 k12亚型以A亚型和A/C亚型为主,不同亚型与临床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成年大鼠窦房结(SAN)进行定位和形态学观察,为心脏传导系统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级Wistar成年大鼠20只,对右心房及与之相连的近段上腔静脉做水平连续切片,对切片行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连续切片,定位SAN并观察组织结构。结果成年大鼠SAN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区及交界区以上的上腔静脉近段壁内,呈马蹄形/C形。大鼠SAN组织结构疏松,间质胶原纤维含量丰富,主要含有P细胞、T细胞和少量心房肌细胞。结论成年大鼠SAN位置、形态提示我们取材时一定要保留近段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心包积液中肿瘤细胞制作的细胞块进行疾病诊断和肿瘤来源的鉴别诊断,评价心包积液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30例恶性肿瘤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心包穿刺引流积液送病理制作细胞块进行肿瘤来源的诊断,验证临床疾病的诊断。结果:30例恶性心包积液细胞块鉴别诊断病因中,肺癌21例,其中腺癌17例,鳞癌3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乳腺癌4例;食管癌1例;结肠癌2例;红细胞太多,无法制作细胞块2例。结论:恶性心包积液细胞块留取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对晚期肿瘤转移性心包积液确定原发灶提供病理诊断和临床肿瘤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卵巢良性肿瘤(单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5例。测定2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采用三维超声检测患者的窦状卵泡数(Fo)、巢体积(VOL)及卵巢髓质平均血流指数(FI),评价患者卵巢的储备功能以及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年内经量和月经周期的变化。结果 FSH、E2、LH以及VOL、Fo、FI在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在术前、术后3、6个月及术后1年水平有轻微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月经恢复情况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月经规律,无卵巢良性肿瘤复发现象。结论卵巢良性肿瘤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性,但是腹腔镜手术的损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症状护理模式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10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症状护理模式干预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在不同治疗时点(入院第1天、第7天、出院时),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评价两组患者的得分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的CFS、F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和出院时,观察组的CFS评分低于对照组,FACT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FACT总分及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尤以生理维度及情感维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均无失访,随访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予以自我管理症状护理模式,可较好地改善术前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