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杜英武 《中国蚕业》2008,29(2):75-78
通过对重庆市蚕业发展现状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重庆市蚕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技术路线应该是结合城乡统筹规划,将蚕业布局向集中适宜区域转移,优化蚕业区域发展;改变养蚕技术模式,提高户营养蚕规模,重推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科技养蚕水平;转换蚕业运行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创建蚕桑利益连接共同体,实现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宜宾发展蚕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优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蚕业生产的形势稳中有升,但养蚕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还比较普遍。只有提高科技养蚕水平、扩大养蚕规模和搞好桑园林下地的综合开发,才能促进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万家集 《四川蚕业》2009,37(4):8-10
<正>栽桑养蚕起源于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丝绸和丝绸文化经古"丝绸之路"输往世界各地,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栽桑养蚕。蚕丝业含蚕业和丝绸业。历经欧洲近代蚕业和日本现代蚕业的兴衰,丰富了丝绸文化的内涵。进入21世  相似文献   

4.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12,40(2):26-26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和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蚕桑产业发展面临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如何提高养蚕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成为蚕业部门科技人员重点努力的方向,为加快推进宁南蚕业产业化发展,宁南县蚕业局从栽桑养蚕中劳动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对宁南县1995—2013年养蚕户数变化的统计调查发现,养蚕户数随着宁南蚕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日趋减少,桑树抛荒面积逐渐增多;但是蚕桑生产规模在进一步扩大,户均蚕种饲养量在不断增加。通过分析养蚕户数减少的原因,提出了宁南县在新的形势下要培育养蚕大户,整合蚕业资源,依靠科技,稳步推进规模化生产、提高规模化生产效益和进一步加强服务等发展蚕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养蚕学》是一部系统论述蚕生物学知识及我国蚕业科技最新成就的理论著作,全书147.2万字,分8篇47章。内容包括中国蚕业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蚕业资源与地理分布;蚕遗传进化、形态发生、生理生态与生化;蚕品种资源、品种改良、良种繁育与蚕种保护;催青养蚕,蚕病防治,蚕茧收烘与茧丝工艺,柞蚕、蓖麻蚕茧生产与其他吐丝昆虫资源利用;蚕业经营管理与副产物综合利用,等  相似文献   

7.
<正>栽桑养蚕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劳力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养蚕多数俗称"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同时养蚕属季节性用工,在春蚕、秋蚕还与农忙逗工,蚕业生产费工费时,特别是上蔟环节尤为突出。因此要扩大户营养蚕规模,劳动力是一大瓶颈。为此,兴文县蚕业工  相似文献   

8.
<正>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它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蚕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欠收,重者颗粒无收。蚕病损失不但挫伤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还会影响整个蚕业稳定发展。如何控制蚕病发生,减轻蚕病损失,目前是摆在蚕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为了弄清养蚕消毒与不消毒和阶段消毒与否,对蚕健康性和单产的影响作了试验。试验数据表明,养蚕的蚕前、蚕中、蚕后每个阶段的消毒工作都很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342个种桑养蚕农户的问卷调查,就农户所面对的蚕业风险及其防范行为分析认为,蚕业收益较高,但蚕业风险大于其它种植业;蚕业风险主要来源于茧价格下跌、农药中毒、发蚕病、周边污水废气排放、自然灾害和桑树病虫害;江苏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源于农药中毒、发蚕病、工业废气污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风险,而浙江省蚕农的损失主要来自蚕茧价格下跌产生的市场风险;蚕病导致78.65%的农户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养蚕中发生最多的也是农户最担心的蚕病类型是血液型脓病;农户发生桑病虫害和蚕病的主要原因是疏于桑园管理和没有按照技术要求养蚕;为减少损失,农户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但是风险损失主要由农户自己承担。为此,极大多数农户希望政府能够补贴种桑和(或)养蚕,同时希望能够稳定茧价,加快桑和蚕品种更新,加强养蚕期问农药使用管理,控制养蚕期间企业的污染排放,将蚕桑纳入农业保险范畴。  相似文献   

10.
蚕台隔沙育是蚕业科技人员研究出来的一种适合养蚕重点户规模生产的较好的养蚕方法。通过试点,初步摸索到它具有蚕座空气新鲜;蚕体和桑叶与蚕粪相对隔离,减少病原感染,少发蚕病;给桑方便;有利于稚蚕与壮蚕分开饲养;可以自动上簇,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是一条逐步走向省力化的科学养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蚕种场的现状与改革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蚕种生产的特点 养蚕五要素:种、桑、屋、箔、蔟,种排在首位.蚕种,可以说是蚕业生产、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因子.蚕业行政管理,蚕种的监督管理是重点;蚕业技术推广,蚕种的订购、催青、发放是重点;蚕业科学研究,新蚕品种的选育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北方蚕业》2011,(4):53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 省蚕学会养蚕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1996年10月29至30日在三台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养蚕专委会委员及蚕业科技工作者共24人。会议传达了四川省蚕学会第六届三次理事会议精神,通报了省内外及国际市场茧丝绸的产销情况,与会人员针对我省当前蚕桑生产严重滑坡、丝绸行业相当困难的情况,就如何尽快走出困境、促进蚕业发展,进行了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会议针对我省蚕业生产形势,着重对如何稳住蚕业基础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要稳住蚕业基础,从生产角度讲,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蚕业主管部门和蚕桑科技工作人员,要尽心尽力做好提高蚕农养蚕经济效益的工作,一是做好优良蚕种的供应,增强蚕的生命力和抗病  相似文献   

14.
孙天洲  汪增超 《蚕学通讯》2015,(2):52-54,59
南阳市养蚕历史悠久,蚕业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但蚕业生产目前面临劳动力严重紧缺,后继乏人,养蚕效益低等问题,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发展蚕业特色旅游,加强互联网销售等,促进产业升级和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15.
移动式省力蚕台与方格蔟自动上蔟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静  干群 《四川蚕业》2011,39(2):32-32,45
<正>栽桑养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投入占农村养蚕成本的40%以上,蚕业生产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而受到影响。因此,为减少养蚕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蚕需物资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降低养蚕成本,提  相似文献   

16.
《四川蚕业》2012,(4):22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相似文献   

17.
《北方蚕业》2012,(3):53
<正>《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蚕丝文化、成果推介、栽桑养蚕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  相似文献   

18.
黄荣 《四川蚕业》2000,28(4):37-38
<正> 1 大蚕室外蚕台育技术大蚕室外蚕台育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对现行养蚕形式的革新,是解决日益发展的蚕业生产与简陋的蚕房,人蚕共居,口袋蚕房,落后的手工操作,繁重的体力劳动,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养蚕缺劳动力等之间矛盾的一条出路,也是保证蚕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顺利发展的良好途径。它具有三高三省的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养蚕学>是农业部组织编写的农业科学著作之一,<中国养蚕学>的编写出版是我国蚕业科技界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对于促进我国蚕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蚕业生产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对我国蚕业科技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在世界蚕业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海安县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情况以及养蚕经营情况,2014年创建首家蚕业家庭农场,到2017年底全县已累计建成79家,平均每家蚕业家庭农场的桑园面积约为2.6 hm~2、年饲养蚕种160盒左右;分析了蚕业家庭农场发生蚕作不稳定的原因,即管理及技术水平偏低,防病意识不强,治虫用药污染桑叶等;提出了蚕业家庭农场风险防控的对策措施,即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因地制宜进行养蚕布局,建立严格的蚕病防治制度,提高小蚕饲育水平,加强大蚕饲养管理,防范农药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