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财富安全,抑或是高质量的教育等因素,都是逼使部分富翁移民国外的原因。从去年开始,移民话题就已成为中国社会现象中的一个全新热点,而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俏江南董事长张兰悄悄转移国籍一事,更把企业家移民话题炒热。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包括富人在内的移民潮?移民海外,是不是好事?我觉得,我们不妨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2010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第三波移民潮凸显打造"宜居中国"的紧迫性》,列举了推动第三波移民潮的四大原因:一是安全感的需要,在社会转型巨变的当下,富人们渴望稳定、平静的生活;二是资金保值的需求,通货膨胀,投机泛滥,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2.
《电子与信息化》2014,(7):42-43
像洛克菲勒、福特、希尔顿等富豪家族一样实现财富保全和传承的家族信托方式,正在国内悄然崛起。中国富人越来越多。来自招商银行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超过70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们对外投资的流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2013年,国际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复苏状态,跨国投资流量增长只有1.4%,是一个比较低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海外投资流量仍然增长了22.8%。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中国现在正进入到一个海外投资迅速增长的阶段。在未来的若干年当中,走出去将是中国对外开放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领域。但是我们走出去也面临很多问题,比较集中的还是融资难、担保难。  相似文献   

4.
企业必须要走出去,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不可能不走出去。我们在十几年的打拼过程中体会到走出去很难,因为中国企业和国外的跨国大公司比起来有非常大的劣势。  相似文献   

5.
富人地图,震动江湖。近日,中国建设银行联合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了《2012年中国财富报告:洞悉客户需求致力科学发展》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富人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被称为中国的"富人地图"。报告显示,中国富人最多的前几个省市分别依次是北京、江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市场化,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多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大胆地让国外企业过来,让国内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IT时代周刊》2005,(19):48-49
宋俊德:中国厂商要抓紧“练内功”,陈金桥:中国运营商应该勇敢地走出去,阚凯力:上3G不能搞保护主义,杨培芳:中国应上高而不贵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国家现在要求中国公司走出去,也就意味着企业的运行方式、运行战略都要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变革过程当中不是说走就能走出去的,必须要有所准备。从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普遍准备不足,机制上存在先天性缺陷,对国际市场的认知还不是非常充分,特别是对一些大国对中国的封杀战略还过于乐观,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走出去的时候是不是将会遇到冬天。  相似文献   

9.
"缺乏金融、财税支持,加上审批制度过于严格和繁琐,往往导致企业错失投资海外市场的良机。"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试图"走出去"。然而,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面临各种问题与困境。在今年"两会"期间,我也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和品牌国际化的建议。根据我掌握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达到当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量的44%。然而,由于审批制度过于严格,审批程序繁冗,往往导致企业错失海外市场的良机。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势在必然“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是摆在中国电信企业眼前的新的重要课题,是锻造世界级企业的重大战略举措。一方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信息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这种高速增长虽然推进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壮大,但同时也导致众多电信厂商要面临国内通信市场日趋饱和的局面。无论是用户数还是网络建设等方面,国内潜在的市场已经变得越来越有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通信市场的饱和度会越来越高,因此国内电信厂商必须积极拓展新市场以谋求更大的发展。而“走出去、拓展海外通信市场”就是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电子与自动化》2014,(11):36-36
与以往相比,在美国,只有富人在享有巨大的收入增长,而世界上的穷人的财富只是普遍得到改善——尽管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是各个地区每天生活费等于或低于1.25美元的人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通信业的很多老牌国有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征途,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取得了好成绩。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通信建设市场,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获得了不少国家级干线工程项目,并以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了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好评。但是,在“走出去”赢得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企业也必须承担比国内市场高得多的风险。“我们要去的地方一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比如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但这些地方的风险也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李瑞说。毫无疑问,“走出去”给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对抗由疾病、治安、汇率变化等引起的员工医疗、安全和项目成本等问题,是“走出去”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必须应对的,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也不例外。为此,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以应对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风险防范体系迎接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本期“WTO五周年中国电信业如何应对新挑战系列访谈”,本刊总编古松对话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李瑞。  相似文献   

13.
几位朋友一起写了这本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梳理和评价的书,这是一本很及时的书。现在海外并购是热点,各方评论很多,但能把它串联成书的还很少。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这是一个“奢侈品”,不是廉价品。大家看到,现在我们所有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基本出于一个共同心态:把低成本优势和低成本竞争策略,用在海外去抄底、去捡便宜货、去扭亏、去快鱼吃慢鱼。海外战略不能操之过急,它不是逢低吸纳、逢高出手,应该照着做奢侈品的感觉做海外并购才可能成功。有些企业以为落难公主落到中国就能活,对那些国际上破败的品牌充满兴趣,用低成本买到就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4.
《通信世界》2007,(3A):5-8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通信业的很多老牌国有企业开始了“走出去”的征途,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取得了好成绩。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通信建设市场,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获得了不少国家级干线工程项目,并以高质量的服务得到了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好评。 但是,在“走出去”赢得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企业也必须承担比国内市场高得多的风险。“我们要去的地方一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比如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但这些地方的风险也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李瑞说。 毫无疑问,“走出去”给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对抗由疾病、治安、汇率变化等引起的员工医疗、安全和项目成本等问题,是“走出去”的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必须应对的,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也不例外。 为此,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改进服务质量以应对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风险防范体系迎接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本期“WTO五周年中国电信业如何应对新挑战系列访谈”,本刊总编古松对话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总经理李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里 《广东电子》2010,(17):16-16
中国富人不是不肯为做善事而掏钱,但是,在请他们捐钱之前,我们更应该建立起合乎规律的慈善捐款体系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还在微软董事长任上时,我们就习惯于比尔·盖茨的年度中国之行。卸任之后,他仍未在我们的视野中远去。他前后来华10余次了。  相似文献   

16.
"走出去"是指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的经济行为。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意义1、"走出去"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经济全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之后,我国电信业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我国电信企业如何防止国外电信巨头对我国的电信产业造成冲击,而很少去考虑我国的电信企业走出去的问题。随着我国电信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相关尝试越来越频繁,人们不禁要问:是时候走出去了吗?  相似文献   

18.
鼠牛交班,全民欢腾。 经过整整一年的“小耗”,国内经济长达10年的高增长终于暂告一个段落。而置身一片狼藉的“鼠坑”中的中国经济,需要一头不蛮干、理性的、务实的牛来一步一个脚印地拽着我们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向坤 《通信世界》2011,(11):13-13
近日,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提出了对于中国通信企业"走出去"的看法——"虽然收购有风险,但问题不在于资金,而在于缺乏国际化人才"。王建宙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企业人才培训,也可以直接从发达国家引进一些人才或者吸收港澳人才。  相似文献   

20.
何霞 《通信世界》2002,(31):19-21
WTO的原则是实现“双赢”,国外公司可以进来,我国的电信企业也要走出去。在移动通信领域,通过引进,我们的技术水平和设备装备达到国际化水平,但是如何走出去,我们还是一片空白,这是我们电信企业面临的又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