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儿童及家长手足口病知识与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余杭区居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和健康行为现状,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规划、实施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余杭区余杭镇3个村(居委会)居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儿童家长及3—6周岁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7.52%,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19%。本地儿童家长与外地儿童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居民最喜欢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为电视;半数以上居民最想了解的知识是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结论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要选择受居民欢迎的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特别要加强对外地人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婴儿家庭喂养行为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喂养决策者的喂养方式与行为及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2008年1~3月为来广州市妇婴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做定期保健的小儿家长随机发放"家庭喂养行为"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4份。结果:能正确掌握喂养方法与喂养决策者的文化程度有关;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育儿教育,仍存在一些喂养"问题";家长最希望得到育儿知识的途径是向儿童保健医生询问;最关注的是小儿的健康情况、智力发育及营养状况。结论:小儿的营养投入取决于喂养决策者的喂养行为和营养知识水平,必须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家长和喂养决策者的喂养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上海市青浦区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及需求状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生对472名婴幼儿家长开展无记名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及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结果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41. 95%。不同月龄、是否独生子女,家长不同文化程度、从事的工作不同、不同家庭年收入及户籍的婴幼儿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月龄、独生子女情况、家长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是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月龄婴幼儿家长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中意外伤害得分、疾病预防得分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婴幼儿家长。不同月龄婴幼儿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不同,但排名前3的需求内容均为营养与喂养指导、心理行为发育监测和常见疾病预防。家长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实际获取途径排名前3名的分别为网络、家人或朋友、医疗机构;期望获取途径排名前3名的分别为医疗机构、网络、手机。结论青浦区家长婴幼儿保健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今后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特定人群,采取特定形式,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对家长养育能力与婴幼儿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评价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育儿学校教学效果,探讨健康教育对本地区家长养育能力与婴幼儿智能的影响。方法:以参加育儿学校的176名家长及其0~3岁的婴幼儿为观察组,对家长实施为期1年的婴幼儿养育知识与行为的健康教育.同时设立对照组,以问卷形式测评家长接受儿童养育知识教育的宣教效果,并以Gesell量表得分评价健康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展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家长儿童养育知识与行为测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儿童Gesell量表评分大多优于对照组儿童(P〈0.05或P〈0.01)。结论:育儿学校健康教育对家长育儿能力及婴幼儿智能发展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河东区婴幼儿营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河东区婴幼儿营养状况,观察营养健康教育手段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方法选取河东区两处接种门诊的儿童,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营养健康教育指导组(简称健教组),对健教组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健教组的家长对育儿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的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比例为86.0%;健教组的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比例为92.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使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及技巧,降低佝偻病和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促进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喂养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0~3岁婴幼儿喂养情况,为开展育儿知识宣教提供依据,以提高婴幼儿喂养知识普及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追踪调查结果,选择2007年0~1岁156例参加过医院孕妇学校和育儿学校的婴幼儿家长,与同年0~1岁未参加过孕妇学校和育儿学校的婴幼儿家长156例对照。结果:参加过健康教育班的家长对于4~6个月内母乳喂养、婴幼儿合理添加辅食,包括添加的种类、添加开始的时间、各种辅食添加的频率以及辅食添加的顺序等,明显高于未参加过健康教育班的家长。结论:为提高婴幼儿的体格、智力、体质,医务工作者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提高家长对喂养的态度、信念和动机,帮助家长将相关知识付诸实践,使婴儿期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家长对婴幼儿的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京市农村社区婴幼儿家长养育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现状,为探讨促进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农村社区婴幼儿的主要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全部资料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的家长部分知道如何正确添加辅食,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掌握情况多数为"部分知道";67.8%的家长部分知道或全不知道如何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家长接受知识的态度良好,获得保健知识的途径以医疗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为主。结论:我市农村婴幼儿家长的养育知识和行为有待深化,要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拓宽健康教育渠道,提高农村保健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家长的养育知识水平和建立正确行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的育儿知识掌握程度及对儿童保健的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卫生宣教方式和工作指导方向.方法:对婴幼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家长的育儿知识情况和知识来源及对儿童保健的需求.结果:各个文化层次的家长都把儿童营养、常见病的防治、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放在前3位,其中,了解最好的是营养问题,达到70.43%;大部分家长育儿知识主要来源于书籍(69.32%)、医生(67.84%),其次是网络(29.76%).结论:要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以家长最容易接受的宣教方式,指导家长的养育行为,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儿童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特点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中澳项目”儿童保健知识宣传图册为蓝本,设计关于儿童保健知识的调查问卷,对到我院接受常规保健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对除母乳喂养知识外的其他婴幼儿保健知识掌握得不好,尤其是对佝偻病和贫血的防治知识知之甚少;主要通过儿童保健门诊获取相关知识。结论儿童家长保健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应通过儿童保健门诊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前后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变化,为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发放宣传折页、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在暴发手足口病的某社区随机抽取50名5岁以下儿童家长,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7.25%提高至73.25%(P0.05);到人口聚集地(排舞区)的危险行为从干预前的62.00%下降到36.00%(P0.05);88.00%的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有需求,最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工作忙碌是家庭预防手足口病的最大难点(36.00%)。结论对手足口病暴发社区居民经过健康教育相关卫生知识及行为改变效果较明显,值得在手足口病流行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胎婴儿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行为态度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胎婴儿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率和进行早期教育的行为态度,为更好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0~3岁婴幼儿父母186名(婴儿组)和孕妇(准父母)195名(胎儿组),进行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行为、态度问卷调查。结果:婴儿组和胎儿组获得早期教育知识渠道主要是书刊读物(46.2%和76.9%);最后渠道是门诊宣传栏(13.4%和22.6%)。从参加医院健康教育讲座中接受早期教育知识指导率低(40.3%和25.1%),已给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婴儿组只占44.6%。有准备给婴儿参加早期教育意向的婴儿组明显低于胎儿组(23.7%、56.9%)。影响父母给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原因主要是工作忙没有时间,其次是认为孩子自然会懂没有必要。结论:胎婴儿父母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率低,参与意识和行为差,应加强医院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外来人口婴幼儿喂养方法和安全行为教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促进上海市徐;12区凌云社区外来人口的婴幼儿喂养水平和幼儿安全意识提高。方法在徐汇区凌云社区的外来人口婴幼儿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和体重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家长的喂养和安全知识进行基线调查.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采用SPSS11.0统计方法对干预前后认知程度处理与分析。结果家长的喂养知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X^2=71.37,P〈O.001;X^2=18.26,P〈O.001),婴幼儿的体重增长差异有显著性(X^2=11.39,P〈O.05)。结论通过儿保门诊的健康教育和系统干预,可以提高外来人口的婴幼儿喂养知识水平和婴幼儿安全知识水平.改善与保证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及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邢存乔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29-1630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让家长掌握正确的喂养、护理、预防疾病等知识,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将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期的健康教育,纳入到常规的儿童保健工作内容中,分别在门诊、家庭、托幼园所对儿童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了儿童保健知识,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起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结论健康教育的系统干预,是促进儿童保健实施的关键,可以改善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长育儿教育对幼儿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为寻求适合我国的儿童早期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济南历下区2个条件相近的社区分别随机选取63名和62名儿童,均进行常规儿童健康管理;实验组在6月龄、8月龄和1岁时在儿童社会情绪发展养育环境测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育儿教育,18个月龄时进行儿童气质、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社会情绪性发展的测评,分析家长教育措施对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家长教育对幼儿社会情绪中的外显行为、内隐行为和失调域行为问题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个体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针对性育儿教育,指导家长改善家庭养育环境,是幼儿社会情绪发展早期促进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婴儿智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长沙市婴儿智力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从美国引进的Fagan婴儿智力测验,对长沙市260名婴儿进行测试,并用多元逐步发分析婴儿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长沙市婴儿智力发育总体状况良好。出生窒息、母孕早期高热、婴儿情绪异常与婴儿食量小是长沙市婴儿智力发育的主要危险因素,父母照看可能有利于婴儿智力发育。结论 重视妇幼保健、防止孕产期疾病以及科学育儿等是保障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方式对婴儿早期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崔红  侯金珍  马国英 《卫生研究》2001,30(6):362-364
为探讨影响婴儿早期智力发育不平衡的因素和寻找更好的教养方式 ,根据“婴幼儿发育检查手册”(即Gesell量表 )对 6 8例 3月龄健康婴儿进行测量 ,并对其家长用问卷进行调查 ,取得相关资料。结果显示 :3月龄婴儿 5个能区的发育不平衡。根据单因素分析和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较多的户外活动、以父亲为主看护、父亲较高的文化水平有利于适应行为的发展 ;给孩子较多的运动机会和联合型家庭对小儿大运动能力的形成非常重要 ;给小儿戴手套将阻碍小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联合型家庭中生活的小儿 ,语言方面发展较好 ;运动机会较多对小儿个人 -社交行为发展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杜艳  王琪  王原  韦素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22-2824
目的了解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社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情况,为制定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儿保工作水平。方法 2011年3—6月对来儿保门诊的家长进行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问卷调查。共发问卷652份,有效问卷634份,有效率97.24%。结果该社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按60分为知晓标准,知晓率为89.12%;80分及以上者占42.27%。科学喂养相关知识答卷正确率在40.15%~91.12%之间。结论该社区儿童家长对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了解比较充分,但母乳喂养、营养结构、喂养方式和技巧等知识有欠缺,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家长健康知识教育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青少年生殖健康项目家长问卷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家长掌握性知识的情况以及对青少年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态度。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9个项目点的7055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67·9%的家长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必要的,40%认为由母亲来谈性教育比较好,70%同意孩子阅读有关性方面的书籍,并且认为这是理想的教育方法,而>90%的家长不会主动替孩子购买性科学的书籍;家长对性病艾滋病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为63·3%,只有20%的家长了解手淫问题;>90%的家长会阻止孩子看色情录相,反对孩子在学校期间谈恋爱和婚前性行为的家长为87·6%和62·4%。结论:性教育进入家庭,在江苏省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