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郭寿松 《煤炭工程》2014,46(2):89-91
在收集整理乌兰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2号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2号瓦斯地质规律;同时,对矿井2号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预测。研究表明,断裂构造引起的构造煤变化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乌兰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云盖山煤矿二矿瓦斯地质特征,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及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指出了煤层瓦斯和构造煤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同时指出该矿深部含高能瓦斯的构造煤发育区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目前的低瓦斯矿井极可能升级为高瓦斯矿井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恩营 《煤矿安全》2006,37(10):42-44
在高瓦斯矿井深部开展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前瞻性工作,本文采用瓦斯地质的方法对新安矿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软煤和煤层瓦斯赋存条件进行了研究,实测并计算了瓦斯地质参数,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瓦斯地质单元,并对其进行了突出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14下山采区、西部未开采区深部和二水平具有突出危险性,其它单元没有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对贵州马场井田进行研究,结合各级构造和矿井瓦斯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构造演化、矿区构造和井田构造对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作用,得出马场煤矿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特征。对预测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分布,指导矿井瓦斯灾害治理、合理布署抽掘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矿井构造预测及其在瓦斯突出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波  李明  程国玺  李凤丽 《煤炭学报》2019,44(8):2306-2317
矿井构造是制约煤炭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效率,同时对矿井瓦斯突出和突水等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矿井构造预测与评价不仅是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难题。本文较为系统地评述了我国矿井构造预测以及矿井构造对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现状,并以阳泉矿区新景矿为例阐释了依据区域地质背景-矿井构造-煤体变形特征-构造煤发育及其瓦斯特性进行瓦斯赋存与突出预测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方法。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矿井构造研究以定性评价和预测为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矿井构造预测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评价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近年进展较为缓慢,指出基于地质实际的数理方法、地球物理探测和计算机技术的多源信息融合预测理论与方法是矿井构造定量预测和评价重要发展方向;分别从断裂、褶皱和层滑构造等方面阐释了瓦斯赋存与突出的构造控制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多限于某些特定因素或静态的分析,而以矿井构造预测为基础,深入剖析矿井构造控制下的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发育、演化及分布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构造煤的瓦斯地质特征是瓦斯突出预测的发展趋势;新景矿的实例剖析表明,EW向与NNE—NE向褶皱叠加复合独具特色的矿井构造对构造煤发育和瓦斯赋存具有关键控制作用,揭示了瓦斯非均质性分布的构造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瓦斯突出区域划分是开展矿井瓦斯治理的基础。以瓦斯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认为矿井构造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埋深、煤层煤质及围岩是次要因素。采用单项指标法及瓦斯地质的方法,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区域预测,最终以瓦斯含量≥8 m3/t为临界值,将井田由浅到深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通过对何庄矿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构造煤发育情况及瓦斯动力现象等参数的分析,提出采用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法对矿井二1煤层进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二1煤层在埋深388 m以深的区域划为突出危险区域,构造煤是控制何庄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段王煤矿15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采用了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现场实测资料,研究了区域及矿井地质构造,以及煤层埋深、断层、褶皱构造等因素对瓦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15号煤层的瓦斯风化带,并对该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进行预测,为合理开发利用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今后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地质控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平顶山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瓦斯赋存单元,瓦斯赋存以李口向斜呈轴对称分布;井田构造控制着矿井突出煤层的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分布,造成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呈条带分布,合理划分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0.
该文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总结了十矿戊组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邻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影响因素,找出了同一煤层突出危险性差异的地质控制因素,为矿井采取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提供依据,对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