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养老保障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在这个进程中,农村养老保障将呈现出新的格局:新型的家庭养老保障将居于主体地位,社会养老保障将得到新的强化,集体养老保障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而共同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屏障。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传统的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但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使传统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变化,农村家庭养老的功能日益受到冲击;加之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传统的家庭养老已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作为重要的社会课题,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关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相关成果,并对农村养老保障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历来都比较重视农村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统筹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受二元保障制度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严重不足,随着农村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保障问题更加凸显.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结合农村养老的新需求,探索有中国特色“以家庭养老保障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核心,社会养老支持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爱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10-9711
通过对陕西现存的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土地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商业保险等混合式养老方式的分析,提出建立陕西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管鹏 《河南农业》2016,(32):4-6
关于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基本状况,本文从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养老保障措施入手,分析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真实水平,分别从经济保障水平、精神保障水平、日常生活照护水平三方面了解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的真实状况,为政府提升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张家口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缺陷:家庭小型化、核心化;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影响;农村生存价值观的变化;青壮年外出打工;家庭养老道德维系面临危机;农村老年人家庭地位下降等。  相似文献   

8.
赵聪 《甘肃农业》2016,(9):54-56
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老年人人口规模增长加快,空巢老人、少子老人和丧偶老人占老年人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我国养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部分村镇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发现辽宁省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保障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状况入不敷出、精神生活匮乏、医疗负担较重等。并从少子化、城市化、代际关系转变和政府职能缺位等方面分析养老保障脆弱性的原因。由此得出结论辽宁省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保障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社会养老保障对家庭养老保障的补充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9.
韩昌跃 《甘肃农业》2006,(7):116-117
我国农村养老有两种方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由于农村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维系。社会养老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养老方式,但也有其局限性。所以未来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应该是:传统家庭养老内容经过更新的现代家庭养老与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社会养老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张长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69-3272
在总结马克思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个新观点:我国的劳动力价值(工资)中应该包括劳动值本人及其父母的一部分养老费用。以此为基础,把传统的个人、家庭、集体和国家养老整合成目标模式———复合养老模式。复合养老模式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社区居家养老制度2个层次,前者主要提供养老保障资金,后者主要提供养老保障的生活服务和精神慰籍。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设置有农民基本养老金、社会养老金和计划生育养老金。  相似文献   

11.
大家庭是摩梭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大家庭独特的结构,培育了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多种经营的家庭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有着相当的优势,保证了大家庭稳定和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为家庭成员提供了稳定的物质生活保障。摩梭人“永恒”的家庭观念、尊老爱幼、照顾残弱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大家庭独特的运作机制,确实保障了对老、幼、病、残者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一个微型的、和谐的社会保障机制。今天,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大家庭的运作机制仍然相当有效。研究摩梭大家庭的保障功能和运作机制,对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宜松  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70-6572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共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步骤。城乡统筹发展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城乡经济结构、财政体制和公共服务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必须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孝文化缺失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文化是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文化基础。受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孝文化呈缺失状态。孝文化的缺失,对农村家庭养老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弘扬孝文化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吴琦  张翠娥  田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532-6535
调查从农产品生产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湖北省武汉、荆州、枣阳三市288个水稻生产农户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在描述农户农产品生产特征与当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农户的生存理性、社会理性和制度理性三个层面探讨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的因素。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收入、病虫害频率、是否受他人影响、社会身份、政府监管力度等因素与农户安全生产意向相关。据此,研究指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加强农田监督与管理、保障农户生产经济利益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农户安全生产的选择意向,从而促进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辉县市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县市作为亚行贷款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市,开展实施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其综合利用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户用沼气建设的财务净现值为5393.65元,投资回收期为3.3 a,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7.93%,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同时可减少CO2排放13878 t,减少SO2排放115 t,节约造林费2 950万元,解决近15万人的日常炊事和照明用能,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能源和社会效益,值得在农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应为国家文化安全加把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文化渗透和冲击,居于社会文化中心地位的图书馆理应承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使命,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黄明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72-6272,6274
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农牧团场职工家庭收支的调查,分析了农场职工收支构成的特点,为解决职工增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工程专业动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瑞丽  杨淑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6062-6063
对动物细胞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且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Since 2009, the new rural pension insuran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obtained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 effects are not obvious.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e find that there are a ...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而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却严重滞后。农村养老问题面临危机和挑战,这已经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