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封存利  杨新山  刘光林 《轧钢》2001,18(2):64-65
由于型材轧机主传动系统中轧机与齿轮箱、轧机与轧机间梅花接轴联接困难,焦作钢铁公司研制出一种轧机盘车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使更换工装时间从6h缩短为4h。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轧机主传动滑动轴承的轴瓦主要破坏原因,指出了如何确定合理的轴承间隙。正确安排精刮瓦及防止现场刮瓦易出现的问题,恰当的选择润滑油和配备良好的动态监测系统以确保轴承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厚板矫直机接轴扭矩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厚板矫直机主传动系统扭矩在线监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扭矩的测量原理、监测装置作了介绍,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该系统对于保证中厚板矫直机主传动系统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原因的查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统计分析了Φ177 mm PQF连轧管机组穿孔机主传动系统近几年的运行故障情况,提出制约该主传动系统长寿化运行的主要原因:减速机一轴推力轴承调整间隙不适中;下位连杆十字轴承受温度、水影响,故障率高;连杆对中装置强度不够。针对上述缺陷制定改进方案:优化推力轴承的轴向调整间隙值;对下位连杆十字轴承采取防水措施,并缩短给油周期;优化电机启动曲线,降低对传动系统的冲击;重新设计连杆对中装置,增加其强度。  相似文献   

5.
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有限元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扭振有限元法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主传动系统的固有动态特性及冲击响应,经有限元法和集中质量法的计算结果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法研究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厂2800四辊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研究。文中将轧机主传动系统简化为五质量直串式力学模型,建立弹性力矩微分方程组,使用原坐标分析法及其计算机程序(VSFM和TRMS—1),计算出系统固有频率和弹性力矩振型及其瞬态响应。由计算结果和部分实验数据,指出该轧机主传动系统结构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万向接轴断裂原因和改进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大生产中,大多数轧机都具有突加重载及工艺强化的特征。轧机的主传动系统经常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强烈的振动,往往导致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多数轧机的主传动系统都采用刚性的主联轴器,不仅没有缓冲作用,而且安装维修时轴线对中的技术要求高,运转中长期保持传  相似文献   

8.
中板轧机压上装置传动系统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邯钢中板厂采用新技术对引进的二手轧机压上装置传动系统进行的技术改造 ,杜绝了压上系统事故的发生 ,减少了轧机运行成本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武钢1700冷连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弧形齿接轴,在轧机运转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振动。为了诊断其振动原因,从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测试和频谱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解决接轴的振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为国内某特钢厂设计成套了500 mm六辊可逆冷轧机组,该型号机组是国内自主设计的首套500 mm六辊可逆冷轧机组。针对该机组主轧机主传动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从而检验轧机主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为机组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中车株洲所旗下中车时代电气成功中标一家中国公司冶金轧机主传动系统的超大功率变频器。这是我国轧机设备主传动系统首次使用国产大功率变频器,打破了国际巨头对中国冶金工业领域该项核心技术应用的长期垄断。冶金轧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设备,金属料坯要变成金属板带材,离不开轧机的作用,现代工业对金属板带材幅宽、表面精度、材质硬度要求都越来越高,要求轧机具有极高的功率和控制精度,而这两项关键性指标均由轧机的主传动  相似文献   

12.
中厚板轧机扭矩在线监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厚板轧机主传动系统扭矩在线监测的必要性,同时对于扭矩的测量原理、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构成作了阐述,还就监测系统的软件配置及各功能模块的作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轧制润滑摩擦对轧机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辊缝润滑与轧机主传动系统和垂直系统自激振动的影响关系。得出增加摩擦对轧机的主传动系统和垂直系统都具有减振或消振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由于设计、安装和磨损等因素导致轧机主传动系统存在不同间隙,在咬钢冲击或打滑条件下振子在间隙内发生重复碰撞,造成振幅大幅度增加,是导致轧机主传动系统零部件异常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5000 mm厚板轧机,对咬刚冲击和打滑两种情况分别建立扭振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出扭矩放大系数,得到受不同间隙影响的系统动态响应的仿真结果,并比较分析不同情况下引发的扭振响应。结合现场工程实际情况对轧机主传动系统中各间隙及加载时间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和分析该类轧机扭转振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邢俊 《轧钢》2007,37(2):73-76
轧机传动系统的扭振会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械传动部件造成破坏。引起轧机系统扭振的因素很多,轧机本身的机械系统、电机的电磁性能改变以及电机传动控制系统都有可能造成轧机系统的扭振。针对邯钢中板轧机下辊传动系统的扭振现象,对轧机主电机、主传动机械系统、主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排查,发现主传动主回路阻容吸收电容性能下降是造成系统不稳定诱发轧机主传动机电耦合扭振的主要原因。为此,对相应设备进行了跟换,同时考虑到电解电容随着使用过程电容值会逐渐降低,指出在今后的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功率单元中的电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邢俊 《轧钢》2020,37(2):73-76
轧机传动系统的扭振会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机械传动部件造成破坏。引起轧机系统扭振的因素很多,轧机本身的机械系统、电机的电磁性能改变以及电机传动控制系统都有可能造成轧机系统的扭振。针对邯钢中板轧机下辊传动系统的扭振现象,对轧机主电机、主传动机械系统、主传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排查,发现主传动主回路阻容吸收电容性能下降是造成系统不稳定诱发轧机主传动机电耦合扭振的主要原因。为此,对相应设备进行了跟换,同时考虑到电解电容随着使用过程电容值会逐渐降低,指出在今后的设备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功率单元中的电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针对莱钢1 500 mm宽带主轧机电机、润滑站等关键设备上频繁发生温度和振动等异常故障,研发了基于西门子工业以太网的在线状态监测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组态设计等,并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于设计、安装以及磨损等因素导致中厚板轧机主传动系统存在不同间隙,在咬钢冲击或打滑条件下,各轴段在间隙内发生重复碰撞,造成振幅增加。针对某钢厂现役中厚板轧机联轴器叉头断裂事故,将轧机的主传动系统简化成4自由度非线性扭振模型,在MATLAB中建立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轧机在间隙冲击下各轴段的扭矩曲线以及对扭矩放大系数的影响,并通过采集连接轴的应变数据,得到应变曲线。研究结果给出了轧制过程中联轴器叉头断裂事故的原因之一,由间隙产生的冲击改变了系统的加载方式,轧辊咬入钢坯的速度越高,扭振响应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某宽厚板轧机主传动系统的万向节发生多次断裂事故。本文对万向节失效进行分析、主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万向节有限元模拟以及疲劳强度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疲劳强度安全系数偏低,仅为1.03,是万向节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健  杨成仁  王优强  沈建坤 《铸造技术》2004,25(11):828-830,833
应用有限单元方法对动静压支承轧辊轧机滑动轴承的油膜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计算,结合一具体的滑动轴承的计算,分析了温度分布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给出了实际生产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滑动轴承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