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用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大面积烧伤早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粪便潜血的临床应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法和联苯胺法检测5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粪便潜血,连续检测3次.结果单克隆抗体法阳性率明显高于联苯胺法.在检测的58例175份标本中,单克隆抗体法有35例阳性,联苯胺法有24例阳性.结论单抗法测便潜血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做为大面积烧伤早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单抗法测便潜血在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大面积烧伤早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粪便潜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法和联苯胺法检测 5 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粪便潜血 ,连续检测 3次。结果 单克隆抗体法阳性率明显高于联苯胺法。在检测的 5 8例 175份标本中 ,单克隆抗体法有 35例阳性 ,联苯胺法有 2 4例阳性。结论 单抗法测便潜血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做为大面积烧伤早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两种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单克隆抗体法、联苯胺法检测粪便潜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抗干扰性进行比较。方法采取单克隆抗体法与联苯胺法,对随机抽取100份患者的粪便进行隐血检测。结果①联苯胺法粪潜血实验阳性占34.0%,在联苯胺法阴性标本中加5种动物血红蛋白,则均为阳性。②单克隆抗体法粪便潜血实验阳性占19.0%,在单克隆抗体法阴性标本中加5种动物血红蛋白,则均为阴性。③含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加入约含血红蛋白(Hb)3.5μg/ml的粪便中,结果单抗法仍为阳性,而联苯胺法测得结果为阴性,再用铁剂及含过氧化物酶的蔬菜汁加入含Hb 3.5μg/ml粪便中做同样的隐血试验,单克隆抗体法所做的结果始终不变,而联苯胺法测得的结果为阴性。结论单克隆抗体法对粪便潜血实验有不可比拟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率,是一种实用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粪便潜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8):1225-1225
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及检测过程中对特殊标本的处理一直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此 ,我科对单克隆抗体法和联苯胺法进行了比较 ,认为单克隆抗体法较好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经我院临床确诊的上消化道出血 34例患者粪便 ,正常人 5 0例对照粪便。1.2 方法 联苯胺法按操作规程操作 [1 ] ,单克隆抗体法使用万华普曼生物有限公司“速而准”隐血试条 (批号 2 0 0 30 4 0 2 ) ,严格按说明操作。2 结果2 .1 上消化道出血 34例患者粪便 联苯胺法检测 ,阳性 2 9例 ,阳性率 85 .2 %。单克隆法检测 ,阳性 32例 ,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胶体金法、联苯胺法检测粪便潜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90例粪便标本均来自本院门诊、住院患者送检粪便潜血的随机标本.结果联苯胺法粪潜血实验阳性占34%,在联苯胺法阴性标本中加5种动物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则均为(+/-~+).胶体金法粪便潜血实验阳性占19%,在胶体金法阴性标本中加5种动物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则均为阴性.结论胶体金免疫法对粪便潜血实验有不可比拟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率,是一种实用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粪便潜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法和愈创木酯法、联苯胺法在对检测便血红蛋白中敏感性的对比研究。方法:随机对487例临床常规便潜血检测的患者进行粪便中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单克隆抗体法敏感性高,假阳性率低,不受动物肉类、含过氧化物酶的新鲜蔬菜铁剂、维生素C及对化学法有干扰作用的某些药物的影响。结论:单克隆抗体法较愈创木酯法、联苯胺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易快速。  相似文献   

7.
有关单克隆抗体法 (以下简称单抗法 )在消化道肿瘤和消化道溃疡中检测大便潜血应用已多见报导 [1 ] ,本文对 40例冠心病 (CHD)患者的粪便分别用单抗法和联苯胺法检测其潜血 ,探讨单抗法测便潜血在 CHD伴发胃肠道微量出血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单抗法便潜血一步检测法试剂盒 (速而准 )由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联苯胺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配制试剂并操作。1 .2 操作方法 单抗法操作见试剂说明书。1 .3 标本来源  40例粪便标本均来自本院心内科病区 CHD患者送检的随机标本。1 .4 统计方法 采用χ2 检…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512-2513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6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其余作为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收集此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分析防治方案。结果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发病率为10.5%,分析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应用抗酸剂、吸氧、止痛等综合性预防,积极液体复苏,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比例高于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预防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较常见,该文报道1例在烧伤20余日后呕吐暗红色长条索状物质的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见食管全段至胃幽门部黏膜充血明显,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于食道中下段见大片黏膜脱落,考虑诊断为应激性溃疡出血、食管管型。长条索状物质送检后病理证实为混合性血栓,未见明确胃食管黏膜。该例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后呕吐暗红色长条索状物质,临床表现极为罕见。该文针对误诊和出现特殊临床表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学习,加强对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的重视,减少误诊,提高早期发现、诊治该病在特殊异常情况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粪便隐血试验的3种常用方法,为临床医生正确评价粪便隐血试验结果提供参考。方法用联苯胺法、贝索试纸法和单克隆血红蛋白法对9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以及51例对照人群进行同时检测和组合检测,同时对3种方法进行灵敏度和干扰性试验。结果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均是:单克隆血红蛋白法大于贝索试纸法大于联苯胺法,用化学法和免疫法联合检测的阳性例数低于单独用化学法而高于单独用免疫法。结论单克隆血红蛋白法灵敏度高,可靠性强,但易出现假阴性,贝索试纸法和联苯胺法都易受饮食、药物等影响而出现假阳性,联苯胺法敏感性高但灵敏度差,而贝索试纸法灵敏度适中,对人体无害,适于普查运用。对于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建议组合运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16例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及早有效的防治感染,应用抗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严密病情监护,心理支持等措施。结果:本组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合并败血症死亡,余14例痊愈。结论:对重度烧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应激性溃疡的康复,提高烧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中国康复》2006,21(6):401-401
目的:评价化学法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及32例健康体检者的粪便用化学法和免疫法做潜血试验,同时分别对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Hb)进行特异性、抗干扰试验。结果:化学法受食物和药物等于扰,在检测前需索食3d,对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应用价值;免疫法有很高的特异性、不受食物和药物干扰,对早期发现和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特别是早期下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两法不可偏废,应结合用于临床,才能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识别高危患者、消除应激因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郭文平,阿克巴尔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830000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由于大量的体液外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消化道粘膜缺血、缺氧及胃酸水平相对偏高,导致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近年来,我院对应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31例,治愈率为81.58%,因各种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3例。结论: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防止病情加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和有关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将严重烧伤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胃液及粪便进行不同时段的隐血情况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分别为观察组3例,对照组8例,两组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对严重烧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手术适应证选择黄喜敏,杨嵩峰,邵铁宾,王成刚烧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ASML)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其严重程度与烧伤面积相关。本文通过严重烧伤并发ASML6例病例,探讨烧伤后并发ASML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的选择。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8例重度脑挫伤和1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观察及护理。结果: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早期判断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使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对昏迷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早期观察及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创伤愈合及康复。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的应激性病变是烧伤的严重并发症[1],除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外,严重的可发生消化道溃疡大出血或穿孔,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我院自1990~2004年共收治32例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白黄液”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或胃管注入“白黄液”。结果:观察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5例(8.2%),死亡4例(6.6%);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病死分别为21例(42.9%)和11例(22.4%)。2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白黄液”能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降低病死率,为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