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水闸改造位山引黄灌区骨干渠道上的各类水闸大部分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设计标准低,全为手动启闭螺杆启闭机,90年代,对一部分水闸启闭装置进行了改造,将手动启闭机改为手电两用。改造后减轻了管理人员劳动强度,改善了灌区调配水工作条件,但也存在如下问题:以往手动降落闸门,闸门接触底板后手感觉到便停止摇动手柄,而改造成电动降落后,闸门接触到底板后,电动机仍持续产生下降动力,底板对闸门产生反作用力(顶托力),顶托力通过螺杆传递给启闭机,使启闭机顶断其自身固定螺栓后升起或启闭机连同机架梁一同升起,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对人身安…  相似文献   

2.
水闸工程中卷扬式启闭机加钢质平板闸门的启闭形式运用较广。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启闭机闸门飞车是易发事故和常见故障,对工程的安全运行存在较大隐患。详细分析了启闭机闸门飞车形成的原因和危害,通过在万福闸同轴主副卷筒固定卷扬式启闭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出轴侧安装一套速度传感器装置,将产生飞车的信号输入到电动机控制回路中,引导电动机进入制动工况,使闸门平稳匀速下降,可有效避免启闭机闸门飞车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郑惠成 《治淮》2003,(8):42-43
螺杆启闭机具有使用方便、性能可靠、价格低廉、更适应中小型水闸面广量大的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江苏省淮安市广大农村电气化程度不断普及,改用电动机作为启闭机动力,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使得水工建筑物的防洪、灌溉、挡潮、泄洪功能更加准时、快捷。经过多年的使用,因闸门关闭出现闸门上下运行时卡阻或闸门关闭门到位后因得不到及时停机,而引发顶弯启闭机螺杆、顶坏启闭机铸铁外壳座螺孔和顶断启闭机混凝土小梁等冲顶破坏现象,特别对那些采用集中控制的多孔中型水闸来说问题尤为突出。它不但加速了启闭机内部各种传动…  相似文献   

4.
螺杆式启闭机在水电站平板闸门启闭控制应用较为普遍,但在运行中常因闸门卡塞,导致启闭机损坏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配置完善螺杆启闭机保护,实现螺杆启闭机远方控制,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结合某电站通过增加螺杆启闭机保护,提出了设计与保护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闸工程启闭机钢丝绳孔的封堵方法王明月(水利部海委海河下游管理局天津300081)独流减河防潮闸除险改建工程,闸门的启闭采用了固定卷扬式启闭机一门一机方式,为了保护启闭设备,在工作桥上建有封闭式启闲机房。通过投入运行后的实际情况看,封闭式启闭机房对保...  相似文献   

6.
胡超  沈建峰 《治淮》2012,(5):22-23
在水利工程的卷扬式启闭机中,钢丝绳起到连接、承载和启闭闸门的重要作用.如果运行工况、环境较为复杂、恶劣,在闸门频繁运行过程中,必然对钢丝绳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在水闸安全检测中进行启闭机钢丝绳探伤可以及时发现相关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有效保障水闸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刘美义  朱旋  欧勇  舒刘海 《治淮》2008,(8):35-37
一、淮河流域大型闸门及挡水启闭设施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开始全面治理淮河,共修建大中型水闸600多座,这些水闸对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闸门和启闭机作为水闸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启闭机驱动闸门来完成水位控制、调节流量、过送运船只、排放泥沙等功能,其安全应用和适用决定着整个枢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何真 《小水电》1995,(2):46-47
斜拉式转动铸铁闸门因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被广泛用于中小型水库。启闭方式有螺杆式启闭机和起重葫芦启闭两种。螺杆启闭是将螺杆斜置于坝面上,用压杆连接闸门。中间通常设置抱轴,以防压杆失稳。启闭时闸门作直线运动。由于抱轴地基容易沉陷把轴“抱死”,现已很少采用。葫芦启闭是用钢丝绳分别连接杠杆两端,杠杆可绕一定轴转动,闸门固定在杠杆下部,沿坝面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某水闸为例,优化设计了液压双吊点闸门启闭同步控制方法,通过分析闸门启闭机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提出荷载计算、实时开度确定方法,并以设计安装的控制器对双吊点闸门启闭机实现同步控制,相对于传统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同步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芦苞水闸是北江大堤的一座分洪闸。随着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作为基础产业,社会对防洪工程提出了更高的防御标准,始建于1921年的芦苞旧闸已难以满足新的防洪需求,1984年在旧闸前沿改建新芦苞水闸,新闸设计水位P=1%,泄洪量1200m3/s;新闸为8孔弧形钢闸门;启闭机采用固定式电动卷杨启闭机,双机架集中驱动双卷筒传动机构,启闭力2×16t;闸门启闭采用先进的电气中央控制装置。1工程管理芦苞新闸1987年竣工后,管理所根据其运行设计要求制定了《芦苞水闸闸门启闭机操作规程》、《芦苞水闸闸门启闭机管理条例》、《芦苞…  相似文献   

11.
陡河水库输水洞工作闸门启闭机已使用了51年,经现场检测,闸门在实测水位下受力均衡,检测成果真实,据此推算出设计水位和校核水位下的最大启闭力均未超过启闭机的额定启闭力,电机的绝缘电阻、电流、电压和转速经检测均符合运行要求,启闭机在设计和校核水位下使用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闸启闭方式、闸孔数、控制运用方式不同,到目前为止水闸自动控制领域还没有相应的通用产品,且绝大多数水闸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对卷扬式启闭水闸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模块化设计,一是对每孔闸门启闭机采用独立控制回路;二是在每孔闸门启闭机电气控制回路中增加与PLC单元的输入输出接口;三是将每个PLC单元设计成最多支持6个闸门孔的组合,形成由PLC单元模块和启闭机控制单元模块构成的水闸自动控制系统的现地控制层。 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传统水闸工程中液压双吊点闸门启闭存在的控制同步偏差问题,文章以江苏省内的盐城市串场河伍佑闸为例,对同步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液压双吊点闸门启闭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计算了闸门启闭机载荷并确定了启闭机实时开度,最终利用设计并安装的控制器,实现对双吊点闸门启闭机的同步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同步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螺杆式启闭机在启闭闸门时往往发生关闭不到位的情况,容易造成启闭机和闸门损坏。为了解决闸门安全运行问题,将时基电路引入闸门启闭时的保安电路中,可以确保闸门在启闭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大型水闸闸门启闭方式多采用卷扬式,启闭机都是放在工作桥的中间位置,启闭力由大梁传递到闸墩,都得花费部分投资建造出有足够强度的工作桥,大跨度水闸其工作桥造价约占主体工程投资的5%左右。若改变启闭机的位置,便可省去工作桥大梁,缩短闸室长度,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6.
卷扬式启闭机具有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运行稳定可靠、安装拆卸方便等特点,在现今的水电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水闸闸门起吊领域,同时在一些非常规吊装使用尤为广泛。卷扬式启闭机自身安装难度并不大,本文就龙背湾水电站永久卷扬式启闭机平台不具备承载条件的特殊工况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制造一套钢结构临时吊装平台,实现启闭机与闸门的临时安装,顺利解决了该类工况下的卷扬式启闭机及闸门的安装难题。  相似文献   

17.
水闸的自动化设计一般要实现远程及现地控制闸门启闭。上下游水位的自动测量及传输、闸门开度测量、启闭机荷载显示及过负荷自动保护等设计内容,这些在水闸设计规范中都未提及。通过介绍独流减河进洪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道富 《人民黄河》2003,25(4):26-26,31
改造前,当闸门开启后,螺杆伸在启闭机架上,闸门提升高度过大时,需要在启闭机房顶留孔或增加启闭机房的高度;盗水者可以通过扳弯螺杆或用扳手拧动启闭机螺母盗水;螺杆外露,润滑油经风吹、日晒、雨淋、沙尘暴等自然环境影响容易老化硬结,阻碍螺杆传动;下部螺杆经常遇水,易锈蚀破坏,并常有润滑油流入水中污染水资源。改造后,封闭螺杆,再封闭卡头,进一步将全部传动部件封闭,起到了防盗水、防破坏的作用;机械传动部件封闭,起到了防尘、防漏油、防止油污洒入水中的环保作用;改造了传统的传动方式,可以省去启闭机房的建设费用,即便建启闭机房,也可以不在房顶留孔,有效降低了启闭机房的高度;传动部分被封闭,避免受环境和水的侵蚀破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小水电》2020,(4)
以某水库泄洪洞出口闸门设计为例,针对闸门荷载选取、结构与水封设计、启闭力计算及启闭机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得出合理的金属结构设计方案。经综合分析优化,该闸金属结构设计为深孔弧形闸门配摇摆式螺杆启闭机方案,螺杆启闭机具有自锁功能,确保闸门关闭后不出现回弹上抬现象,可为类似深孔弧形闸门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图3幅,表1个。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通航或降低排架高度减少土建投资的需要,在水闸设计中,闸门采用了上、下扉结构形式,启闭机采用卷扬式启闭机,布置形式有双机独立启闭和单机联动启闭。双机独立启闭,采用两台平门卷扬式启闭机,工程运行管理方便,但造价高、外形尺寸大。单机联动启闭,采用弧门启闭机布置形式,单边单根钢丝绳,利用转向轮结构,串联起两扇闸门,实现联动。该形式启闭机体积笨重,占地面积大,钢丝绳易磨损,运行管理不便。本文设计采用的离合单卷筒启闭机,结合了上面两种启闭机的优点,采用离合单卷筒、平门卷扬机、上下联动布置形式。该启闭机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可靠,经济实用。本文针对该启闭机的传动机构和布置形式等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