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可同时测量油水两相流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的结构.该传感器由6个圆环形不锈钢电极镶嵌在绝缘的管道内壁上构成.流量是通过对传感器内上下游检测电极对所检测到的流体流动噪声进行互相关运算来获取的;含水率是通过油/水混合相的电导与其中水相的电导相比来获取的.对传感器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电导式传感器在多相流模拟井上的流量测量和含水率测量的动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动态实验表明,该传感器能在油水两相流中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一种同种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介绍了一种可同时测量油水两相流流量和含水率的电导式传感器的结构,该传感器由6个圆环形不锈钢镶嵌在绝缘的管道内壁上构成,流量是通过对传感器内上下游检测电极对所检测到的流体流动噪声进行互相关运算来获取的。含水率是通过油/水混合相的电导与其中水相的电导相比来获取的,对传感器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对电导式传感器在多相流模拟井上的流量测量和含水率测量的动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动态实验表明,该传感器能在油水两相流中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  相似文献   

3.
电导相关流量测井仪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导式相关流量测井仪主要用于井下油/水两相流含水率和流量的测量.该仪器通过确定流过传感器的流体的油水混合相电导率与其中水相电导率之比来获得含水率;通过相关运算确定流动噪声信号通过电导传感器中的上、下游传感器的渡越时间来确定流量.介绍了电导相关流量测井仪的传感器结构、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了该测井仪流量测量部分的地面采集处理软硬件模块.给出了该测井仪的室内动态实验结果及现场应用效果.该测井仪的特点是流量测量范围较宽和过流测量含水率,但该仪器传感器必须在水为连续相条件下工作,因此,仪器工作范围限于持水率为50%~100%,是井下多相流测量的一种无可动部件、采用同一传感器测量流量及含水率的新型仪器.  相似文献   

4.
电导相关流量测井仪主要用于井下油水两相流含水率和流量的测量。文章对电导式相关流量传感器的不同流量、不同含水率下的上、下游两路流体流动噪声信号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流量、不同含水率下两路相关波形的相似程度的对比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种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流体阻抗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一种可同时测量流量和含水率的传感器。流量是根据流体中的流动噪声信号进行相关运算来获取的,含水率是通过油水混相中的阻抗特性来获取,该传感器采用四电极结构。动态实验表明,该传感器结构能够同时进行流量和含水率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油气水三相流测井解释方法需要有密度参数,但放射性密度计早已停用,而压差密度计在流量100 m~3/d以下的套管内,测量密度的分辨率极低无法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探针、阻抗传感器和涡轮流量计的组合测井仪,对该仪器在油气水三相流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分别建立光纤探针、涡轮流量计及阻抗传感器在三相流下的响应规律图版,通过图版插值的方法建立油气水三相流解释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气量下涡轮响应与光纤探针响应关系曲线、涡轮响应与油水两相流量关系曲线、油水两相含水率与油水两相流量关系曲线,可用于解释气相流量、油水两相流量及油水两相含水率。  相似文献   

7.
早期的油气水三相流测井解释方法需要有密度参数,但放射性密度计早已停用,而压差密度计在流量100 m3/d以下的套管内,测量密度的分辨率极低无法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探针、阻抗传感器和涡轮流量计的组合测井仪,对该仪器在油气水三相流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分别建立光纤探针、涡轮流量计及阻抗传感器在三相流下的响应规律图版,通过图版插值的方法建立油气水三相流解释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气量下涡轮响应与光纤探针响应关系曲线、涡轮响应与油水两相流量关系曲线、油水两相含水率与油水两相流量关系曲线,可用于解释气相流量、油水两相流量及油水两相含水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垂直小管径多相流实验装置上的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油/水两相流多种流动状态下的高速摄像图片,对不同流量及不同含水率下拍摄的图片进行了流型划分。在垂直小管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差压传感器及阻抗传感器在油水两相流中的实验。差压传感器在油/水两相流中的实验结果体现了油/水两相流流型的变化规律,差压值出现波峰的含水率范围可确定为流型转换的过渡区域;阻抗含水率传感器在油/水两相流中的含水率测量下限可确定水为连续相范围。通过高速摄像与差压传感器及阻抗传感器相结合,综合分析得到了垂直小管径油水两相流流型图。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内流式电磁流量计在水平井中测量油水两相流流量的效果,采用集流的方式在油水两相流模拟井水平井中进行了流量测量及标定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集流的条件下,高流量、高含水率时,内流式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测量结果不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与清水中的标定结果无明显差别;流量较低时,用清水中的标定结果计算油水两相流流量误差大,可以采取分流的方法减小误差并拓宽流量测量下限。另外,目前的两电极电磁流量计在水平井中进行测量时,测量结果不受测量电极所处位置的影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可以采用集流式电磁流量计进行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流量的测量,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电磁法测量高含水油水两相流流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内流式电磁流量测井仪采用集流方式在油水两相流模拟井中进行了流量测量及标定实验.在集流的条件下高含水率时内流式电磁流量计的流量测量结果不受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并与清水中的标定结果无明显差别;在高流量高含水的垂直井中进行流量测量时,用该仪器在清水中的标定结果计算油水两相流中的测量流量,其误差在±5%以内.现场应用试验显示电...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幂律流体同心环空螺旋流的流动特性,建立了流体的同心环空螺旋流动实验模型。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仪)系统拍摄各种情况下环空螺旋流场中粒子的图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在同心环空管道内做螺旋流动时,流量、流体黏滞性的增大或内管旋转角速度的减小都可以使压力梯度增大;其它条件相同时,压力梯度或流量的增大可以使轴向速度增大,促进紊流发生;压力梯度一定时,黏滞性的减小或内管旋转角速度的增大可以使轴向速度增大,促进紊流发生。将所有工况下实测速度与理论计算速度进行对比,最大相对误差为4.8%,理论与PIV测试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2.
流量测量新技术——非接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石油部门现用(接触式)流量计的不足及非接触测量技术的优势;介绍了管外夹装式超声波流量计的基本原理、类型及其最新进展;提出了我国石油部门采用管外夹装式超声波流量计应注意选型、选点及操作、维修人员的培训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郑胜利 《石油仪器》2005,19(3):45-47
岩心伽马测量系统(CCR系统)是一种用于对钻井取心进行连续伽马射线总强度测量的专用测量系统。测量岩芯后获得的伽马射线强度数据以仪器专用存储格式存储,脱离CGR系统,这些数据无法使用,为了满足岩心伽马测试数据的使用要求,用VC 编程语言编程实现了对岩心伽马测量系统测试数据的读取和转化。文章论述了伽马测试数据文件的存储格式,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VC 编程语言来读取和转化岩芯伽马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80C552单片机作为二次仪表的核心器件,用浮子式和电阻式相结合构成一次仪表,采用参比电路抑制恒流源的变化,监测油田联合站各种大罐内油水界面高度,同时根据罐内液面变化慢的特点,在软件上采用抗干扰措施,使测量显示十分稳定。经试用检验证明,该仪器设计合理,而且测量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油工程措施规划与开发规划不同,它是以优化措施工作量和优选候选井为目的.该文以措施整体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增油量、降水量、增注量和措施费用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采油工程措施规划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实现措施的最佳配置及相应措施候选井的筛选,该方法实用性强,结果可靠,是解决油田采油工程措施规划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影响PLC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输入、输出部分,提出采取必要的硬件电路,及从软件方面考虑,利用PLC的丰富内部资源设计程序的方法,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PLC的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埕岛油田海一站所用兰州瑞驰公司的油气水三相自动计量装置的原理、结构特点及现场工艺、安装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在海管来油波动剧烈的情况下,该装置含水率单点误差为1%,含气单点误差为1.5%,流量误差为2%,使生产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使用法兰测量仪进行海底管线膨胀弯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以往海底管线膨胀弯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探索总结出利用法兰测量仪进行海底管线膨胀弯测量技术关键与实施要点。涠洲12-1项目实践表明,应用本文所介绍的膨胀弯测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海管膨胀弯连接的合格率和工作效率,并大大降低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占炼油综合能耗的40%以上,随着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劣质化、重质化和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苛刻度的提高,使装置能耗持续增加。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能耗主要是烧焦能耗,其次是公用工程消耗和热回收部分。通过技术改造、优化操作,可有效地降低装置能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