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一种多发病。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文献,对临床上常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进行了综述,包括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锶盐、双膦酸盐、降钙素和依普黄酮等骨吸收抑制剂,氟制剂、甲状旁腺激素、同化激素等骨形成促进剂,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等骨矿化药物。  相似文献   

2.
1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及应用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以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为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和骨折。目前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①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等;②增加骨形成的药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氟化物、硼剂。其他辅助药物包括钙剂、活性维生素D3等。现就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ing agents)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药效类别。以往认为免疫药物可分为免疫促进剂,免疫抑制剂,抗过敏药物及中药免疫药四大类,它们都从各自不同的侧面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治疗作用。不过,上述分类仅仅为了便于叙述,实际上并不完善。因为免疫调控机制是十分复杂,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一个药物在兴奋、提高某些免疫功能的同时,有时亦会抑制另一部分功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免疫药物显示了作用的双向性。因此目前认为不必严格地区分免疫抑制剂与免疫促进剂,而称为免疫调节剂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骨吸收抑制药 1.1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或抑制其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吸收来减缓骨钙的丢失。但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通常都会存在钙吸收不足,若单独应用此类药物,则可能造成低钙血症,因而通常要求与钙及维生素D制剂,  相似文献   

6.
双膦酸盐是目前治疗骨代谢性疾病中重要的一类抗骨吸收药物,主要运用于Paget's病、骨质疏松症和肿瘤相关性骨病。双膦酸盐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双膦酸盐类功能化显像剂在核医学骨显像中也被广泛应用。放射性示踪剂可通过螯合作用与双膦酸盐偶联,偶联后的探针作为骨靶向的示踪剂应用于骨显像。双膦酸盐的分子结构中含有P-C-P键,在人体内不易被酶水解。因其与骨组织中的无机物羟基磷灰石晶体有较高的亲和力,故在骨组织中有较高的选择性沉积。基于双膦酸盐的一般特征和作用机制,笔者概述了双膦酸盐功能显像剂、骨质疏松的治疗和双膦酸盐应用于骨转移治疗的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糖尿病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对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相关的机制研究表明糖尿病通过脂肪因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骨硬化蛋白、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促炎因子、骨髓脂肪组织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诱导了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就糖尿病对骨代谢影响的基础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通常表现为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从而易于发生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药物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药物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长期服用,不仅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而且常伴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弱光治疗是利用低强度激光或LED光作用于组织,通过光生物调节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弱光治疗可以提升血清维生素D水平,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增强骨结构以提升骨密度,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辅助治疗提供方向。本文综述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及弱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9.
阿仑膦酸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健  张健 《武警医学》2008,19(2):177-179
目前,阿仑膦酸钠是抑制破骨细胞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为第三代含氮二膦酸盐,是有效的代谢性骨疾病治疗药。它具有强力抑制骨吸收、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等作用,其治疗剂量不引起矿化障碍,同时不良反应小。随着人类对老年生活质量关注的提高,阿仑膦酸钠已主要应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且不改变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其作用方式主要是对破骨细胞具有直接性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作用于成骨细胞分泌抑制破骨细胞的因子,阻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0.
1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1.1疼痛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和骨痛。骨痛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最常见为腰背痛。骨吸收增加是引起骨质疏松性疼痛的始动因素,由于骨吸收的不断增加,骨量严重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