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渔塘坝独立硒矿床中硒赋存形式的电子探针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电子探针手段分析了渔塘坝独立硒矿床中硒的赋存方式,发现硒的赋存形式为:①独立硒矿物:硒铜蓝、蓝硒铜矿、方硒铜矿、自然硒等;②类质同象方式:主要进入黄铁矿晶格。  相似文献   

2.
刁泉银铜矿床金银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刁泉银铜矿是一个伴生金的大型次火山岩型矿床。矿石中的金银主要以金银的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少数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和方铅矿的晶格中。金银独立矿物的种数多达11种以上,并以铜的硫化物为其主要载体,因而在选矿时金银大部分进入铜精矿中,其回收率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云南官房铜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首次对官房铜矿的矿物组合和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初步查明,矿石矿物为中-低温热液成因,并受火山机构及断裂构造的控制;银矿物主要为碲银矿和辉银矿。矿石中银与铜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而方铅矿中不含银。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含铜矿物或黄铁矿中;银的独立矿物含量低,且多呈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黄铜矿、斑铜矿及黄铁矿中,或以微细粒状赋存于矿物颗粒间和斑铜矿的表面。  相似文献   

4.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硒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渔塘坝富硒碳质岩中发现了自然硒及其系列硒矿物的组合.这些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含硒黄铁矿、含硒黄铜矿和难以确定名称的Fe-Se矿物.其中自然硒、方硒铜矿和硒铜蓝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近的碳质硅质岩中,自然硒与方硒铜矿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高碳质泥岩中,水硒铁石及未确定的Fe-Se矿物主要赋存于露头处的富硒碳质岩中.硒矿物中除自然硒较普遍地存在外,其他矿物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富硒碳质岩中,而是局部性地出现.Cu-Se矿物的大量发育表明铜可能在硒的表生迁移转化中起着某种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猫岭-王家葳子金矿区矿石中伴生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猫岭金矿的As,Cd,B,Be,Sn,Bi,Pb,Sb明显偏高,其中As,Cd,B高度富集,Bi,Sb,Sn,Be,Pb中度富集;王家崴子金矿Pb,Cr,Cd,Zn,Be,Sn,As明显偏高,其中Cd,Bi,As,Pb,Sn高度富集,Cu为中度富集。矿石中As,Bi,B含量较高与赋矿围岩中该元素高的原始富集有关。岩矿显微鉴定和多种数理统计分析综合研究表明,Pb,Zn,Cu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黝铜矿等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部分呈类质同像形式分布于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As以毒砂形式存在,部分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黄铁矿、雌黄铁矿、白铁矿和黝铜矿中:Sb,Bi以固溶体混入物形式分布于黄铁矿、毒砂和黝铜矿中;Sn,B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方铅矿和黝铜矿中;Cd与方铅矿和闪锌矿、黝铜矿有关;部分Cr,Be,B与云母和粘土矿物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显微镜与电子探针对西藏拉萨跃进沟铜多金属矿床矿石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查明了矿石中Cu,Pb,Zn,Au,Ag,Mo等成矿元素的赋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铅主要以方铅矿的形式存在;金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磁黄铁矿与闪锌矿中;银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钼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与闪锌矿中.最后通过野外与室内矿物学研究结果,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典型的中-高温熟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西沟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和成矿金属元素赋存状态,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该矿床中银的赋存状态,并探讨了银的成矿机理。结果表明,西沟矿床中银以独立矿物或类质同象产出,主要独立银矿物有自然银、辉银矿和硫铜银矿,主要类质同象矿物为银黝铜矿和含银黝铜矿。辉银矿以显微包体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硫铜银矿呈不等粒集合体分布于黄铜矿颗粒的边部;而自然银呈粒状分布于石英脉及碳酸盐矿物的晶隙间。  相似文献   

8.
四川丹巴杨柳坪矿床是峨眉大火成岩省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此类矿床中蕴藏了丰富的铂族资源。岩矿石光片的扫描电镜与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四川丹巴杨柳坪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t、Pd以独立矿物为主,少量铱族矿物具有成因指示意义,极少量Pt、Pd元素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磁黄铁矿、黄铜矿中。Pt主要以独立矿物砷铂矿的形式存在,矿物粒径1~60μm,呈半自形-自形,主要被磁黄铁矿包裹,部分穿切磁黄铁矿、黄铜矿,少量被橄榄石与菱镁矿包裹。Pd以碲锑钯矿的形式存在,矿物自形程度较差,大量赋存于黄铜矿、磁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裂隙,部分被黄铜矿包裹,少量形成于热液阶段的碲锑钯矿与辉砷钴矿紧密共生充填于裂隙中。铱族矿物呈半自形-自形与高温热液矿物辉砷钴矿紧密共生。  相似文献   

9.
福建尤溪肖坂金矿金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贮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典型的绿岩带韧性剪切型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区矿石的矿相学观察、扫描电镜下的能谱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的分析,发现该区金的存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以包体金形式包裹于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和闪锌矿中和以粒间金形式分布于黄铁矿、石英等矿物的粒间。Ag与Au出现类质同象,Ag含量最高可达到6.91%,分析结果表明还含有少量的Fe存在。  相似文献   

10.
贵州铜仁坝黄磷矿中铀赋存状态的逐级化学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罡  谢宏  杨旭  周忠容 《岩矿测试》2018,37(3):256-265
贵州铜仁坝黄磷块岩矿床富集放射性元素铀,利用逐级化学提取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黄磷矿中铀的赋存状态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磷块岩型铀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机理及铀资源的综合开发。本文采用经修改的Tessier法流程,提取了水溶态、可交换离子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黄铁矿态、强酸提取态和残渣态等七种不同形态的铀。研究发现:黄磷矿中的铀主要以独立铀矿物和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存在,分别占37.83%、37.21%,少量铀(占24.96%)以分散吸附形式存在。分析表明:独立铀矿物在富磷、黄铁矿脉和镜面擦痕发育的岩层中含量较高,说明热液活动有利于独立矿物形式铀的富集;类质同象铀与黄磷矿中的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铀元素可能是以离子置换的方式赋存于胶磷矿的晶格缺陷中;吸附形态铀的含量受到岩石中黏土矿物含量和黄铁矿脉的影响,有机质黄铁矿态是吸附形态铀存在的主要方式,少量铀通过扩散作用吸附于黏土矿物表面。除类质同象铀因其存在形式不易被提取利用外,独立铀矿物及吸附形态铀对于未来优化资源配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地球化学找矿的地质效果,近四年来,我们在含矿斑岩体上,研究了黄铁矿和岩石中某些元素存在形式,富集矿物和载体矿物,借以了解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元素的找矿意义.工作方法一、对矿物中元素存在形式的测定选出纯黄铁矿磨成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独立矿物,测定单矿物晶胞参数,使用激光、电子探针和各种分析手段,以及不同溶剂萃取等方法,测定非独立矿物(类质同象和机械混入物).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水口山矿田内的3个典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鸦巢铅锌金矿床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显微鉴定、电子探针分析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研究了本区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以及与主成矿元素(Pb、Zn、S、Fe)的关系等,总结出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本区矿石中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主要富集Cd、In、Te3种稀散元素.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In/Zn比值为0.86,老鸦巢铅锌金矿床In/Zn比值为5.10,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In/Zn比值为611.20,且w(In)为33.83×10-6~365.62×10-6,因此,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和老鸦巢铅锌金矿床矿石中的In是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黄铜矿的晶格中,而鸭公塘铅锌铁铜矿床矿石中的In可能以硫铟铜矿的形式赋存.水口山矿田的Te主要有2种赋存形式: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硫化物(黄铁矿)中;另一种以矿石中形成其独立矿物辉碲铋矿(分子式为Bi2TeS2)和碲银矿(分子式为Ag2Te)存在.  相似文献   

13.
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中金-硒共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寒武系中的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前期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石,均普遍含有较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以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硒主要呈独立矿物和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且硒与金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在金矿石中常常见到自然金与一些硒矿物紧密连生在一起。该文抓住这一特殊现象,论述了金矿床中金与硒共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83-386
丹巴杨柳坪铜镍铂族矿床成矿期与国内最大的独立铂族金宝山矿床同属海西期。矿床中Pt、Pd较为富集,其次为Ir、Rh、Os、Ru;Pt含量0.05g/t4.01g/t。矿床中以独立矿物存在的铂族矿物主要有砷铂矿、碲锑钯矿、锑钯矿等,粒度较小,在0.2μm4.01g/t。矿床中以独立矿物存在的铂族矿物主要有砷铂矿、碲锑钯矿、锑钯矿等,粒度较小,在0.2μm100μm间,在矿石中零星分布。独立铂族矿物的载体主要是磁黄铁矿、镍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矿物及碳酸盐、硅酸盐矿物。其次,铂族元素之间的类质同象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种赋存形式。  相似文献   

15.
分散元素铊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仍有待深入.香泉独立铊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侧的皖东地区,该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对拓展铊元素成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香泉铊矿床中黄铁矿是铊的主要载体矿物.铊在黄铁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纳米级、次纳米级铊矿物颗粒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地虎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组成比较复杂,金属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Py)、黄铜矿(Cp)、闪锌矿(Sp)、方铅矿(Gn)、黝铜矿(Te)、辉铜矿(Cc)和斑铜矿(Bn),主要为一套中-低温热液成因的矿物组合,这些矿物多数呈半自形、星状、交代溶蚀等结构,具浸染状、块状构造。有用组分为Cu、Pb、Zn,主要以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经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部分Cu、Pb、Zn以细小颗粒矿物存在,此外,Zn还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在黝铜矿(Te)中。  相似文献   

17.
杨波  杨莉  孟文祥 《岩矿测试》2022,(2):185-198
随着对钪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国近年陆续开展钪成矿机理研究及找矿工作,核心内容之一是厘清钪的赋存特征.据前人研究,各类钪矿床中钪主要以类质同象、离子吸附形式存在,目前发现的含钪矿物种类已逾800种.对于白云鄂博矿床,钪资源储量较大,无独立钪矿物产出,钪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其他矿物,分布分散、含量低.囿于测试技术及取样...  相似文献   

18.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按照赋矿岩石不同,共包含产于矽卡岩中的与铜共生的金矿(化)体、产于板岩-角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产于大理岩中的脉状金矿(化)体以及产于玢(斑)岩脉中的独立金矿(化)体4种金矿化类型。矽卡岩中的金矿化较强,全矿区金品位×厚度基本都大于1 m.g/t,存在多个富金块段;板岩中金矿化主要分布在矿区外围破碎细粒黄铁矿化硅化板岩中,角岩中金矿(化)体以富含雄黄、雌黄为特征;大理岩中金矿化较弱,矿(化)体通常呈透镜状产出;玢(斑)岩中金矿化主要产于岩脉中的石英脉内。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类质同像形式存在。独立矿物形式的金以自然金、银金矿存在于铜矿物、石英、黄铁矿等载金矿物内;类质同像形式的金主要存在于以斑铜矿、黄铜矿为代表的铜矿物中。金矿物赋存状态以粒间金、包裹金为主,其次为连生金和裂隙金。笔者以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赋存状态为研究基础,推测甲玛金成矿作用与幔源C-H-O流体有关,并初步建立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金成矿模型。此外,提出了运用模型开展区域及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寒武系中的层控金矿床,产于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中。极其特征的硅岩建造为评价喷流作用及其对金矿床形成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表明,无论是围岩还是金矿石中,均普遍含有较高的硒,达到工业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局部地段甚至可圈出独立的硒矿体。在金矿石中,硒主要呈独立矿物和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且硒与金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硒的富集特征和产出环境,笔者指出了我国硒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大水西钒矿体赋存于下寒武统中,矿床类型为黑色页岩型钒矿床,主要为石墨硅质板岩夹碳质板岩互层型钒矿石,局部矿段夹有硅质板岩、石英岩、石英片岩型钒矿石.钒矿物大多分布于云母类、高岭土矿物中,少数分布于电气石、石榴石类矿物中.矿石中钒呈分散状分布.用电子探针能谱对矿物物质组分进行微区元素组成分析,采用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成像分析技术和选区成分分析技术对内部结构矿物组成、元素赋存状态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钒除主要以V3+类质同象杂质替代铝硅酸盐中部分Al3+的形式及以独立矿物形式分散存在外,还有少量V4+以VO2+类质同象替代地开石(高岭石)中的Al3+存在,矿石中钒以钒独立矿物形式(可能为V-Ti或V-Ti-Si化合物、钒钛铁矿、V-Ti碳化物固溶体等)于矿石中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