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飞行员训练在当今民航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飞行员训练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事故链分析入手对飞行员进行训练的设想,并介绍了该训练模式的基本方法和训练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综合能力,减少人为差错,进而避免民航飞行事故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陶嫣红 《科技信息》2013,(19):44-44,60
标准操作程序罗列出每一飞行阶段飞行机组的任务和职责,是飞行员在航线飞行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本文介绍了标准操作程序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参考多起因偏离标准操作程序导致的民航事故,分析了标准操作程序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飞行员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克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翔 《科技资讯》2013,(24):190-193
在飞行中,机组成员出现疲劳状态,这是极其常见的现象.机组疲劳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而这种威胁往往被人们忽视,飞行安全专家科学方法研究了因机组疲劳而造成的备种飞行操纵能力降低,疲劳能够造成机组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迷失方向,视觉错误和误解飞行仪表上的信息,疲劳的飞行员对完成飞行程序和常规工作不再感兴趣,而他们的监督能力和做决定的能力也会下降.预防和消除疲劳最好的办法是消除产生疲劳的因素.改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及允许机组成员有计划的小睡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民航组织(ICAO,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ganization)对飞行员英语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一《人员执照的颁发》中关于ICAO英语无线电通信等级的要求于2003年正式生效,明确提出了飞行人员英语能力的要求。为了与该附件有关要求相一致,进一步提高中国民航安全水平,民航局修订了《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1部),增加了英语无线电通信等级(1至6级)的要求,并于2006年11月30日正式生效。2008年2月18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下发了《关于ICAO英语无线电通信等级有关问题的规定》(编号:AC-61-FS-2008-05R2)明确了航空器驾驶员的执照和训练对于英语能力的要求。飞行训练中如何进一步开展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也就摆在了所有一线训练人员的面前,并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课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飞行员是运输航空企业及通用航空企业的核心资产。通用航空的蓬勃发展对飞行员的数量有着急切的需求,但由于国内飞行员培训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造成通航飞行员相对短缺。从飞行培训机构运营管理的角度分析飞行培训机构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指出飞行培训机构必须完善运营体制,创新运行模式,才能为通航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飞行人才。  相似文献   

6.
飞行安全是民航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飞行技术及设备发展,飞行的安全保障得到不断提高,但由人为因素(特别是机组行为失误) 引起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的比例居高不下.本文分别对机组资源管理内容的各个层面进行阐述;并从各类运行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加强人员培训、及时果断复飞以及电子检查单等环节,探讨降低飞行事故率、提高飞行安全水平的一些机组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彭根 《华东科技》2024,(1):140-142
<正>近年来,我国始终把民航飞行人才培养作为实现民航强国的首要任务,坚持大事大抓、打破常规、攻坚突破的培养原则,以推动飞行人才培养全面扩容增速、提质增效。飞行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带教难度大等特点,特别是在目前国内飞行员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相关准入门槛、训练要求和考核标准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飞行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试系统,提出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评方法。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飞行员选拔的测评工具的研究,提出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评指标及测评方法;而后,使用Delphi编程实现系统构建及各测试项目的开发及优化,并招募组织40名飞行学员进行测试项目区分度检验及38名飞行学员进行重测信度检验。最后,招募891名飞行学员,根据被试所在年级、学习层次和测试时的状态进行三组差异性检验,探索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及不同状态的飞行学员神经行为能力特征。结果表明:民航飞行员神经行为能力测评指标由感知觉能力、注意力、记忆力、警觉性、判断力、动作协调6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构成;工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重测信度,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可靠性及有效性;不同阶段的民航飞行学员在部分测试项目得分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不同状态的飞行学员在所有测试项目上均存在差异,除空间位置记忆广度项目外,其余项目正常组的得分均优于困倦组(P<0.05)。本测评系统能够较为有效且可靠的评估民航飞行员的神经行为能力,系统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具备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
飞行模拟器主要用于民用与军用飞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是飞机试飞员、飞行员、领航员和地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维持、飞行训练、试验研究的有效手段。该文主要介绍了飞机模拟器的基本组成,从软硬件方面详细描述了模拟器各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模拟器性能稳定,操作方便,能满足专业人员飞行训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航空公司对飞行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作为国内民航飞行员的主要培训基地,积极调整招生培训计划,训练规模和教学压力不断加大,促使我们不断探索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实际训练中发现,不同性格的学员和教员之间适应时间长短不同,本文将通过对个性心理的研究,探索如何高效、快捷地度过适应期,并且针对不同性格特点制定个性训练计划,从而保证训练效率和效果,为航空公司人才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对飞行机组在飞行过程中的团队情境意识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基于交互认知模型的飞行员团队情境意识测量方法,基于模拟飞行实验平台设计实验,利用暂停测量法测量飞行机组的个体情境意识(ISA)、交互意识(TMA)及交互认知(TMB) 3个团队情境意识测量指标,利用专家打分法测量飞行机组的安全绩效。结果表明:高低绩效组的ISA没有显著差异,安全绩效与ISA的相关系数为0. 402,呈低度相关;而高低绩效组的TMA和TMB存在显著差异,安全绩效与TMA、TMB的相关系数为0. 676和0. 742,均呈中度相关;以沟通和信息完整性为自变量,分别以ISA、TMA和TMB因变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沟通和信息完整性主效应均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认为除了提高飞行员个体SA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机组的有效沟通和保证飞行数据完整性,增加机组成员的交互认知水平,对提高团队情境意识、保障飞行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传统飞行签派员训练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以事故链分析入手对飞行签派员进行训练的设想,并介绍了该训练模式的基本方法和训练效果,为进一步提高飞行签派员综合能力,减少人为差错,进而避免民航飞行事故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民航飞行员在校期间需要完成英语课程学习,并通过公共英语四级考试以及国际民航规定的专业英语考试。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下称"该校")在培养飞行学员英语能力时,除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外,还设有各类飞行英语专业课程。但目前飞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考试通过率低。该文针对这一情况,对该校飞行学员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总结当前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运用情景教学理论,结合民航飞行英语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以及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改进飞行英语教学方法,以期能提高教学效果,增强飞行学生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06,(8):56-56
美国宇航局(NASA)最近为民航飞机研制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保证飞机在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安全飞行:这套被称为“人造视觉系统”通过使用卫星和机载导航仪器提供的数据资料由计算机系统判定飞机飞行的准确位置,然后再将当前飞机所处的空间坐标与提前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三维地形图进行对照,再将经过处理的彩色地形图输入飞行员座舱内的多个显示器。这样一来,飞行员就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39年到1945年,地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屠杀。这期间,空军第一次成为决定因素,不仅决定着陆战和海战的胜负,而且决定着战争的进程。飞行员以其特殊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复杂的训练以及武器特点,成为军队的王牌。经常面对死亡,又训练出了他们超常的反应能力,因此空军飞行员提供的有关发现不明飞行物体的报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驾驶员不可能看错他们面前的敌机型号,因为他们的生与死取决于能否快速和准确地发现敌机。  相似文献   

16.
民航机组资源管理训练效果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更好地提升飞行机组的配合与协作能力,提高航空运输安全水平,需要评估机组资源管理(CRM)训练的效果。依据民航规章要求、专家访谈结果并结合Kirkpatrick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组织4个层次选取并确定20项CRM训练效果评估指标。对20项评估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以课堂讲授、组织安排与设施、学员技能、团队氛围、组织绩效5因子CRM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量化因子间的因果关系,使用AMOS17.0软件对CRM训练效果评估测量模型及结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民航CRM训练效果评估模型。该模型为中国航空公司改善CRM训练及其效果评估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一股新兴的思潮.首先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起源背景和研究内容,其次是积极心理学应用在飞行职业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文章结合民航飞行员的实际情况指出研究应从三方面入手:了解民航飞行员职业消极与积极因素的构成,建构基于飞行职业的积极心理维度与指标体系;探讨建立积极型的航空公司工作制度;探讨建立公司与家庭相结合的飞行员积极心理健康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赵礼强  潘杰  张子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8):11809-11817
航空事故的发生并非由单一不安全因素造成,一般是可变因素的联动效应。以45起民航空难事故及事故征候为案例对象,以Reason理论模型为基础,应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环境、机器、人因及管理四个维度,甄别空难事故的关键因素,探索空难事故致因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维修差错”、“机组协调不当”是民航空难事故的关键因素,“恶劣天气”和“驾驶员生理心理缺陷”更容易造成重大空难;通过组态分析得出事故致因的4种解以及导致重大空难的3条路径,区别于一般事故,“机组人为差错”是重大空难发生的核心因素。通过变量整合,从主客观及制度层面提出了避免事故的建议,为保证飞行安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站机组(以水电机组为例)设备繁多,结构复杂,对其进行维护检修也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因此,合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软件对电站机组检修进行优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检修项目实行科学、全面的统筹和组织,以保证检修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从而提高电站的安全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燕青  李甲  王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7):7122-7128
为提高民航飞行员的陆空通话绩效,基于认知心理学,分析飞行员的注意力、短时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四项认知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选取20名飞行学员作为被试,模拟飞行员与管制员陆空通话,通过分析被试在各项认知能力下陆空通话绩效,并结合专家对各项认知能力赋的权值,建立飞行员综合认知模型。结果表明: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和短时记忆能力对其陆空通话绩效的影响显著;其思维能力对错误指令的识别具有显著影响;语言能力显著影响飞行员要求管制员重复指令的次数。飞行员较高的认知能力,对提高陆空通话绩效,保障航空器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