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FID系统由标签和阅读器组成,往往标签的数量远远大于阅读器,这样就容易产生标签碰撞问题。因此,标签防碰撞算法的性能直接决定了RFID系统中阅读器识别标签的能力和采集数据的速度。在分析了传统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SMA-CA机制的预分组GFSA防碰撞算法,并在有源RFID系统上实现。经过测试,该算法适合有源RFID系统,在大量标签处于动态的环境下,性能好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超高频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家校通系统解决方案。与传统方式相比,该系统更加准确、便捷、高效;通过采用阅读器和RFID标签等设备搭建的项目环境获得的大量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这种家校通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资产出入监控方式的效率低下及无源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金属物干扰、人体吸收、识别数量有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源2.4G RFID技术的资产出入监控方法.该方法利用125KHZ激励器唤醒2.4GHz RFID标签及标签定位的技术,比传统资产出入监控方式更加准确、便捷、高效;同时,有效地延长了有源RFID的使用寿命.采用低频触发器、读卡器和有源2.4G RFID标签等设备,搭建试验环境进行为期30天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低频触发的有源RFID资产出入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RFID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对特定的RFID标签进行有效安全的搜索。由于低成本的RFID标签的计算能力和硬件资源的限制,使RFID标签搜索协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难保证。从减少RFID标签的计算量为出发点,提出一个轻量级的基于物品特征的RFID安全搜索协议,以解决隐私泄露、前向安全、跟踪、重放攻击和假冒等安全问题,并对该协议给出基于BAN逻辑的形式化证明。在该协议中,RFID标签只存储自己的标识符和一个秘密数,在通信过程中只进行一次随机数运算,因此,该协议更适合于低成本RFID系统中对标签的搜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声表面波(SAW)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伴随着电子学,声学和微平面工艺的快速发展,各种声表面波器件的研究与应用在逐步展开,其应用已涉及到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制导,无损检测,识别定位和传感器等众多领域,尤其在非接触式读取识别上有着更为诱人的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声表面波器件的无线远距识别系统的实现。简述了目前RFID技术的优势和发展状部况,介绍了RFID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对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阅读器和标签做了简要的介绍。对其工作原理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标签编码是射频识别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对标签编码做了探索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追溯方面具有工作场景复杂、标签识别效率和准确率高、同步数据并发量大、全生命周期溯源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协议和多标签防碰撞算法的安全追溯系统。该追溯系统以Win CE 5.0手持设备为平台,引入了RFID技术,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和用户交互式操作。实测结果验证了复杂环境下RFID全生命周期防伪追溯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表明了采用RFID技术的防伪追溯系统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射频识别(RFID)技术给供应链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安全的RFID通信协议是实现和保护基于RFID供应链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方法。描述了供应链环境下RFID通信协议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新的供应链环境下安全的RFID通信协议。新协议具有较高的效率,且标签端的计算负荷和存储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8.
王咸锋  王朔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18):4143-4146,4157
在研究整合BIM与RFID的系统架构基础上,创建集成的BIM和RFID环境,描述BIM模型新参数的增加、基于BIM模型数据库的开发,确认RFID标签上数据存储的内容,最后探讨应用软件系统交互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大量在各个领域使用,RFID标签和阅读器之间是通过无线通信交换数据的,在通信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篡改、盗用、泄露等威胁,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基于RFID标签的认证协议,但是RFID标签存在着处理能力弱,存储空间小和电源供有限等局限性,所以针对不同的EFID标签结构和系统安全要求设计采用最适合的标签认证协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目前主流的几种RFID标签认证协议以及它们的改进协议的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各自的适用性,对RFID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和实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成  赵志敏  俞晓磊  李琳 《测控技术》2020,39(12):86-91
射频识别(RFID)多标签几何分布对系统识别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对测量多标签的几何分布提供技术支撑。在RFID系统应用的盐雾环境下,环境会对标签图像产生污染,影响标签图像的识别,进而影响RFID多标签应用性能的测试。因此,去雾便成为了盐雾环境下RFID多标签系统性能测试保障的一个关键步骤。研究了将极端通道先验(ECP)运用于图像去雾的理论,提出了将ECP运用于标签图像去雾的新算法。该算法分别利用亮通道先验(BCP)和暗通道先验(DCP)对明亮像素区域和暗区域的透射率进行估算,以此构成整张图像的总体透射率,再带入估算的大气光强,完成标签图像的去雾复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去雾效果较为理想,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