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DIC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致病因素使机体微血管内发生广泛性的微血栓,造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被消耗,并伴以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为特征的获得性出血综合征.本文简要叙述DIC 诊断治疗的经验教训1 诊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可以成为多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可见于固紫阴性细菌败血症、肿瘤、产科病、毒蛇咬伤、妊娠急性脂肪肝、颅脑外伤和登革热等。近年来发现DIC亦可见于严重的恶性疟疾患者。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恶性疟疾并发DIC的机理和诊断恶性疟疾时发生的DIC和其他原因引起的DIC情况一样,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素时间和出血时间均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高,优球蛋白血块溶解时间缩短以及明显的出血倾向或多系统的广泛出血现象。 Dennis(1966)等已经实验证明动物的疟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文献上曾报告30余例肝硬化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作者对31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肝硬化的患者进行了DIC的检查,包括出血时间、束臂试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试验、凝血时间、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凝血酶原复合物及纤维蛋白原定量、血栓弹力图、血块溶解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测定、凝血酶时间、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乙醇胶试验等。结果6例符合于DIC的诊断。其中5例处于失代偿期,1例曾作门腔静脉吻合术。4例临床上有出血症状,一般治疗无  相似文献   

4.
出血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常见临床症状,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解除病因和制止出血是治疗DIC 和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我院1973~1985年之间诊断为DIC 的18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诊断依据(一)有诱发DIC 的病因。(二)临床上有出血症状,或出血的程度不能用原发病来解释。(三)实验室诊断标准:①血小板计数(Bpc)<100×10~9/L(10  相似文献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常见的病因为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  相似文献   

6.
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许多疾病的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DIC不是独立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以血液系统疾病为基础诱发的DIC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出血事件可在血液系统疾  相似文献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出血、血栓栓塞、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不全.由于基础病不一,DIC本身又复杂多变,治疗过程较为复杂.2005 年1月-2010 年12 月在常规低分子肝素钙及基础病治疗的同时辅以丹红注射液治疗25例DIC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于洋  吕品  杨媛春 《山东医药》2007,47(27):163-164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当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微循环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其病情进展迅速、凶险、母婴病死率已跃居产妇死亡之首。  相似文献   

9.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由特定诱因引发的复杂病理过程.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继之消耗性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凝血系统激活的同时,纤溶系统亦可激活,或因凝血启动而致纤溶激活,导致纤溶亢进.临床上以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等为突出表现[1-2].  相似文献   

10.
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肝硬化致死的主要原因。肝硬化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下简称DIC)都可出现血浆凝血因子降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和血小板减少,这就促使许多研究者去探讨DIC是否在肝硬化出血的发病机理中起了作用。凝血障碍:DIC与肝硬化DIC最初的生化异常表现为血栓形成。在外来异常刺激物如革兰氏阴性杆菌脓毒血症作用下,由于内毒素所致的血管内皮损害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导致异常血栓形成而诱发DIC,同时,组织因子的释放可以激活内皮表面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并以全身凝血系统过度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大量消耗,继发纤溶系统亢进,出现广泛出血和全身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众多DIC的诱发疾病中,脓毒血症位居首位,感染与机体内凝血机制失衡互为影响,使疾病的病理生理愈加复杂,出现较高致死率。本文就由脓毒血症诱发DI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疾病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临床上对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感染性疾病与DIC 研究的若干进展作一简述。一、病原微生物与DIC感染合并DIC 后,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很高。现已知,不论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霉菌感染都可导致DIC,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并发DIC 最  相似文献   

13.
1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采用全反式维甲酸(RA)进行诱导分化治疗。入院时和病程中80%(13/16例)的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4例发生严重出血。经配合包括肝素抗凝、新鲜血及血小板输注,并用地塞米松、脱水和防治感染等积极的综合性治疗,渡过危险期,有效保障 RA 诱导分化作用的发挥,全部病例取得骨髓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4.
研究33例恶性疟病人的组胺、血浆补体因子3(C′_3)和血小板的变化。其中29例是处于原虫血症期,分为3组:甲组13例有多发性全身性并发症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果4例死亡,组胺从0.33微克/毫升(下同)升为1.2,C′_3为728微克/毫升(下同),血小板58,000/立方毫米(下同)。生存者9例,组胺从0.37升为0.56,C′_3610,血小板46,000。乙组8例只有多发性全身性并发症,组胺从  相似文献   

15.
<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创伤、病理产科等众多疾病的基础上,微血管体系受损,导致持续的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DIC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中间环节,除了基础疾病自身的恶化外,DIC还可导致危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的,以高凝状态、出血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DIC的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症状较轻,多见于恶性肿瘤、死胎综合征或巨大血管瘤。由于持续、低度的血管内凝血启动,体内调节机制可充分代偿,多不至于引起严重临床症状。如有慢性出血的表现,则称为纤溶亢进为主的DIC。相应的DIC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异常,如血小板轻度减少,纤维蛋白原定量、APTT、PT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减低,  相似文献   

17.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往认为成人 ALL 患者不存在 DIC 的实验诊断和临床问题。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证实,成人ALL 在发病时 DIC 发生率很低,但在诱导缓解期是很常见的,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按ISTH评分诊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ISTH评分诊断的928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表现、止凝血指标、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40.63%出现不同程度出血,38.04%出现休克,56.36%出现器官衰竭。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44.40%),感染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62.62%);病理产科DIC出血率最高(76.92%),休克率最高(73.08%),有效率最高(65.38%),死亡率最低(0.00%);恶性肿瘤DIC死亡率最高(35.88%),与总计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比较差异显著(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PLT)最低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LT下降越率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且差异显著(P<0.05);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积分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出血是DIC典型的临床表现,器官衰竭更为常见;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感染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病理产科DIC出血及休克发生率最高但预后最好,恶性肿瘤DIC预后最差;PT、APTT、DD、PLT下降率及ISTH显性积分有助于提示DI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重型肝炎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为皮肤和粘膜出血,包括注射部位和齿龈出血、鼻衄、腔道出血等。临床治疗棘手,现将我科1996年9月~1998年4月住院确认为重型肝炎合并DIC的25例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高血小板聚集率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强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成功择期PCI的冠心病患者375例中,选择血小板聚集抑制<30%作为围手术期高血小板聚集率的高危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44),接受每日75mg氯吡格雷治疗直至1年;强化组(n=44),接受每日150mg氯吡格雷治疗28天,28天后继续予以每日75mg氯吡格雷维持治疗直至1年。主要观察终点为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晚期支架内血栓以及靶血管血运重建,次级终点包括严重出血事件。结果强化治疗组氯吡格雷每天150mg平均服用时间为27.68天。术后28天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强化组较常规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主要终点发生率显著降低(6.82%比22.72%,P<0.05)。两组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和晚期支架内血栓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两组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和靶血管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11.36%,P<0.05;4.55%比18.18%,P<0.05),两组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高血小板聚集率患者PCI术后每天150mg氯吡格雷维持治疗4周可更强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降低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