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MRI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诊断并治疗的5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实施常规CT诊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MRI诊断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疾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8.0%,观察组患者为84.0%,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提高患者疾病诊断检出率,有助于早期实施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探讨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同时观察甲氨喋呤(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早期RA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9份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的表达情况,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间的相关性。对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应用MTX(10mg/次,1次/周),治疗6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74.91%,特异性为94.74%。RF对RA的敏感性为77.42%,与抗CCP抗体无显著性差异,特异性为76.31%,显著低于抗CCP抗体(P<0.05)。早期RA患者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与中晚期RA患者的抗CC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54%和8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CCP抗体与RF、ESR有相关性(P<0.05),而与CRP、免疫球蛋白等无相关性(P>0.05)。MTX治疗6个月后,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改善率为50%。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在RA的早期可以出现,对RA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可以提高抗CCP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MTX治疗抗CCP抗体阳性的早期RA患者,短期疗效较好。由于本组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探讨、观察。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双手及腕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8例初诊的RA及疑诊为RA的多关节炎/痛患者进行双手和腕关节行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评价,并对未确诊患者进行1年临床随访,研究MRI在RA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在28例初诊RA患者中,27例(96%)在MRI扫描中显示RA异常征象;在60例多关节炎/痛患者中,有24例在随访期间证实为早期RA,其中23例(96%)MRI提示早期诊断,并且15例(62%)的患者已出现MRI骨侵蚀。与已确诊RA患者相比,此24例早期RA患者在病程、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腕关节受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MRI表现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患者的骨侵蚀可以出现在病程早期,双手及腕关节MRI扫描是RA诊断的可靠方法,并可提示早期RA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欧洲抗风湿联盟及美国风湿病协会(EULAR/ACR)2010分类标准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410例早期滑膜炎患者,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0、12个月应用1987 ACR和2010 EULAR/ACR标准评分,判断符合各标准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基线93(22.7%)例满足1987 ACR标准;175(42.7%)例满足2010 EULAR/ACR标准;基线时2010标准筛选出更多的早期RA患者[175(42.7)/93(22.7%),P<0.05];12个月时,满足2010标准较1987标准更多的病例自行缓解。[31(10.7%)/9(2.4%),P<0.05]。基线时,新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0.75和0.73。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6和0.91。结论 2010年诊断标准对早期RA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不足之处为血清阴性及自限性关节炎的误诊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血清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病情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探对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IL-33水平的结果,总结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中IL-33水平,同时也检测观察组患者滑液及血清中的IL-3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IL-33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滑液和血清中均有IL-33表达,但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血清IL-33水平的检测,能够较好地反应出滑膜内的病变严重程度,对早期诊断并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疾病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获取如何有效经济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方案,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系统的诊断性试验。方法收集统计我院近段时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与SLE患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的各项检测的临床资料,比较与分析各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AKA+IgG-RFs+IgM-RFs+IgA-RFs与RF+IgM-RFs+Anti-CCP等各类检测项目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有不足和优势。结论为了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采用联合诊断的方法,且不同的检测项目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时期的诊断和不同类别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及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2例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RF和CCP及AKA水平检测,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分析RF,CCP和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经关节镜检查得知,入选102例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80例(78.43%)诊断为阳性,22例(21.57%)诊断为阴性。RF,CCP和AKA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略高于RF,CCP和AKA单一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CCP和AKA联合检测的准确度高于RF,CCP和AKA的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CCP和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根据RF,CCP和AKA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的前半年即可出现骨关节破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直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笔者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毅  白雪  张凯  韩伟桐  白人骁 《天津医药》2012,40(3):212-214
目的:探讨两种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ACPA)即第三代抗环瓜氨酸肽(CCP3)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0例早期RA患者(RA组)、32例骨性关节炎(OA)和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OA和AS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抗MCV抗体、抗CCP3抗体及RF水平。分析3种抗体、疾病活动评分(DAS28)、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在RA患者治疗后水平的变化。结果:RA组3种抗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及OA和AS组(P<0.01)。抗MCV抗体、抗CCP3抗体及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67%、66.67%、63.33%,特异性分别为96.77%、95.16%、83.87%。RF与抗MCV抗体、抗MCV抗体与抗CCP3抗体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3.33%、80.00%。RA患者DAS28、ESR、CRP、抗MCV抗体及R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结论:抗MCV抗体对RA早期诊断价值较高。抗体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抗MCV抗体及RF对判断RA疾病活动性有重要意义。3种抗体均具有鉴别RA与OA、AS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侵犯关节滑膜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病率为1%-2%,如不能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往往出现骨质破坏、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诊断该病按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类风湿因子(RF)测定。发病早期患者常无X线异常,而类风湿因子特异性不高,故临床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致畸性自身免疫病.若不及时治疗,发病2年内即可能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约1/3的病人致残,且期望寿命平均缩短10~15年.如能在早期应用改善病情药可明显改善预后,延缓关节破坏和进展,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由于前两者不足以提供早期诊断依据,而RF作为惟一的血清学检查,特异性差,可以出现在其他结缔组织病、炎性疾病、肿瘤和正常老年人中.所以,众多学者致力寻求能用于RA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1964年和1979年先后发现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factor,APF)与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为RA特异的血清学标记,使人类早期诊断RA成为可能.随后的研究发现:APF和AKA同属于抗纤聚蛋白抗体(anti-filaggrin antibodies,AFA)[1、2]一族,二者以人表皮中的filaggrin为共同识别表位.本文就AFA及其在RA的意义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 ,约半数患者发病 2a内就可出现不可逆的关节破坏 ,导致畸形 ,如果在疾病的早期接受治疗 ,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但至今 ,其诊断主要依据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分类诊断标准 ,其中类风湿因子 (RF)为惟一的血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应用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接收的8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为试验组,同期选取82例健康体检者纳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与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测,比较分析两组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均高于参照组(P 0.05);试验组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高于单一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检测阳性率、单一类风湿因子检测阳性率;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敏感度、特异度与单一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可行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疑诊为RA的多关节炎患者进行腕关节和双手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评价。结果在26例疑诊为RA患者中,25例(96.2%)在MRI扫描中显示RA异常征象;26例在随访期间证实为早期RA,其中25例(96.2%)MRI提示早期诊断,并且l7例(65.4%)的患者已出现MRI骨侵蚀。此26例早期RA患者在病程、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双腕关节受累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手及腕关节MRI扫描是(RA)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并可提示早期RA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抗核周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抗核周因子 (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在诊断、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人颊黏膜上皮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0例银屑病关节炎、6 4例寻常型银屑病、15 1例非炎症性风湿病、2 2 0例类风湿关节炎 (15 7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6 3例类风湿因子阴性 )的患者以及 17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清 APF的检测。结果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 APF阳性率 7.5 % ,比健康对照者增高 (1.1% ,P<0 .0 5 ) ,与寻常型银屑病 (3.1% )和非炎症性风湿病 (3.3% )患者阳性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低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 4 .0 % ,P<0 .0 0 1)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83.4 % ,P<0 .0 0 1) ,3例 APF阳性的银屑病关节炎均为多关节炎累及 ,其类风湿因子阳性。结论  APF检测有助于银屑病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和银屑病关节炎的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螺旋CT联合脑电图在早期脑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80例早期脑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对患者进行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查,判断诊断准确性。结果 螺旋CT检查方法阳性率为90.0%,高于脑电图检查诊断阳性率75.0%(P<0.05);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验准确率为97.50%,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验中分型准确率均较高,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螺旋CT联合脑电图病灶区域判断准确率为97.50%,与病理诊断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对于早期脑肿瘤患者给予螺旋CT联合脑电图检查整体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临床应用价值高,结合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法,提升疾病干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RA患者86例(RA组)、非RA患者44例(非RA组)和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水平,并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非RA组与对照组(P<0.05);RA组的抗-CCP灵敏度为69.77%,显著低于RF的灵敏度81.40%(P<0.05);抗-CCP对RA的诊断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RF(P<0.05);抗-CCP联合R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获得显著提高,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于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RF检测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RA患者86例(RA组)、非RA患者44例(非RA组)和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CCP抗体水平,并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非RA组与对照组(P<0.05);RA组的抗-CCP灵敏度为69.77%,显著低于RF的灵敏度81.40%(P<0.05);抗-CCP对RA的诊断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RF(P<0.05);抗-CCP联合R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获得显著提高,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于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RF检测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周世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643-1644
目的 对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指标进行优选,以期能更快、更准确、更经济地诊断与监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 同步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角蛋白抗体(AKA)、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CPI)、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anti-MCV),比较其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anti-MCV敏感性76.8%,特异性90.6%;anti-CCP 67.2%,90.3%;AKA 75.2%,84.7%;RF 72.8%,79.1%;GPI特异性(92.1%)较好,但敏感性(46.4%)较差;其他项目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好.结论 anti-MCV、anti-CCP、AKA、RF可作为临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监控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