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新药研制出现高潮,药品生产的品种多达数万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性日益突出,必须做到安全合理用药,在安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防止药品的不良反应给人们带来的副作用,必须做到配伍合理、用药有效,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必须熟悉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毒性作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做好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必须做到配伍合理,用药有效,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必须熟悉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毒性作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3.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对外的重要服务窗口,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品的责任.西药房药品要想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药师必须做到加强药学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刻苦学习业务知识,门诊药房药师应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做到依法用药,依法管药,熟练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要做好临床药学与患者咨询服务工作,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病案室2007-2008年静脉点滴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后,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通过病例分析结果,提醒医务工作者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有效控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防止药品不良发应在更大的范围内的重复发生,最终达到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归纳药品不良反应种类,分析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解决安全、合理用药问题,以保障临床治疗中用药的安全.通过总结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归纳、分析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因素.正确对待药品不良反应,不断提高用药水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做到用药的安全、有效、以及经济、合理,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状况,有助于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对我院2009年收集到9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67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其次为中药注射剂.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胃肠道系统反应.结论 由于静脉给药途径的ADR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做到合理、有效、安全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浅谈临床合并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桂兰 《中外医疗》2009,28(20):109-109
目的提高疗效,克服不良反应以及防止某些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除了掌握单一药物的药理作用,还要掌握合并用药时,各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做到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结论联合用药时,必须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合并用药的影响,才能确保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药学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抽取168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是危及生命.结论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才能保证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当前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种类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2009年<中国药房>、<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刊登的20篇药品不良反应综合报告中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排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无论在药品品种数上还是病例数上都稳居前2名.结论: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制剂,并加强有关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上报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4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占主要地位,以利培酮最多,主要是神经系统的锥体外系反应.结论 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工作,强化医护人员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6):158-159
药品不良反应(ADR)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用药,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颁布,ADR监测工作在我国逐渐深入展开,并引起普遍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保证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的措施.通过对我院收集的1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特点,以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芳 《中外医疗》2008,27(20):136-137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残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莫秀清 《中外医疗》2010,29(13):116-116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同步,但药品对机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当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与理论为基础,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1],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和有关文献,浅述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代药物治疗学不仅要求药物治愈疾病,并且要求防止发生可能或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即用药要安全、有效、合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这类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消化系统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进一步促进我院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消化系统药品,防止药物的滥用.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4月至于10月的消化内科处方1174张,统计分析消化系统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我院消化系统药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门诊应用消化系统药品1174张,消化系统药品应用不合理处方为95张,占消化系统处方的8.09%,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消化系统药品的应用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对有关消化系统药品临床适应证、禁忌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最新诊治、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的培训,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减少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6.
护理工作者身居临床第一线,直接给予病人药物,在工作中熟练运用药理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合理调整输液顺序,协助医师合理用药,使药品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使非常重要的,现把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17.
张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3889-3890
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品,同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责任[1]。药房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做到依法用药,熟练本专业的药品知识,对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熟记在心,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做好咨询和取药服务,进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药师在做好药品发放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本文根据笔者在药房的相关工作经验,对药品的管理与发放进行如下思考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确保医疗质量,维护病人利益实践中的职能与作用.方法 分析近两年来我院药师在保证医院药品质量,防止用药差错,开展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实践.结果 强化药品入库到患者用药全程服务,减少了药物因素所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充分发挥医院药师在安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药师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确保医疗质量,维护病人利益实践中的职能与作用.方法 分析近两年来我院药师在保证医院药品质量,防止用药差错,开展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实践.结果 强化药品入库到患者用药全程服务,减少了药物因素所致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充分发挥医院药师在安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杨秋敏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107-109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存在某些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阐述,帮助临床医生了解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预防和控制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说明我国加强药品监测制度,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