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的光量子血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银屑病患者皮损进行PASI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TNF-α、IL-8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光量子血液治疗10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有效率为96.2%,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下降(P<0.05),患者血清中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体内TNF-α、IL-8表达水平与PASI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光量子血疗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TNF-α、IL-6、IL-8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浆TNF-α、IL-6及IL-8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6及IL-8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甲砜霉素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检测患者血清辅助T细胞17( Th17)相关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2(IL-22)和白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关系,探讨银屑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治疗组为寻常型银屑病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40例;治疗组给予甲砜霉素、异维A酸胶丸口服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IL-17、IL-22和IL-23的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IL-17、IL-22、IL-23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2、IL-23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IL-17、IL-22、IL-2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1)。治疗组治疗前IL-17、IL-22与IL-23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0.77、0.76、0.60,P均<0.05)。结论 IL-23/IL-17轴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L-17、IL-22、IL-23可以作为判断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降低IL-17、IL-22、IL-23表达可能成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酶联免疫法检测在本院就诊的163例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同期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检测其TNF-α及IL-6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压升高,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TNF—α、IL-6水平升高,与血压水平呈相关,对评估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和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连瑞 《江西医药》2013,(12):1130-1133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3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MPP患儿(轻症52例、重症38例)按采血时间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对照组8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P患儿人院治疗前和抗炎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IL-10和IL-13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PP治疗前组TNF-α、IL-6、IL-8,IL-13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浓度(P〈0.01);而MPP治疗前组IL-10与对照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但IL-10治疗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重型组比轻型组比较,TNF-α、IL-6、IL-8和IL-13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PP患儿治疗前组较治疗后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3含量升高,提示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病情相关:而IL-10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浓度升高.提示与机体恢复期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6.
曾灶昌 《中国药业》2009,18(12):41-43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A组口服阿维A联合NB—UVB治疗,B组单纯口服阿维A,C组单纯用NB—UVB照射全身,14周后评价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维A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能降低患者血清中IL-6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光量子血疗对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结果光量子血疗组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与丹参组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光量子血疗较丹参组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状况,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光量子血疗较丹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更佳,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IL-12及TNF-α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2例合并肾脏损害)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IL-8、IL-12及TNF-α水平,分别比较急性期和缓解期以及有无合并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IL-8、IL-12与TNF-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HSP患儿血清IL-8、IL-12与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与紫癜性肾炎(HSPN)组血清IL培、IL-1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血清TNF-α水平与IL-8正相关(r=0.524P〈0.01)。HSP患儿血清TNF-α水平与IL-12正相关(r=0.670,P〈0.01)。结论细胞因子IL-8、IL-12及TNF-α可能参与HSP/HSPN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IL-6、TNF-α与hs-CRP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宝兰  张瑞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34-343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索-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府蚩白(hs-CRP)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妊高征患者48例,其中子痫前期16例,轻度子痫18例.重度子痫14例,副期妊娠晚期健康妇女20例做为对照组。以放射免疫法血清IL-6、TNF-α测定水平,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子痫、重度子痫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高于子痫前期患者(P〈0.05),重度子痫高于轻度子痫患者(P〈0.05)。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1:与TNF-α水平正相关,r=-0.76,P〈0.01。结论:IL-6、TNF-α、CRP均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进程.对其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TNF-α、IL-17及IL-23水平,探讨3者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与IL-17、IL-2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73,P<0.05;r=0.7171,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23亦呈明显正相关( r=0.699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性的增高,均可用于银屑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及对血浆TNF-α、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CBP治疗MODS患者26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血常规及血浆TNF—α、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BP治疗后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等显著下降(P〈0.01),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得到明显纠正(P〈0.05),C-反应蛋白(CRP)明显降低(P〈0.05).血浆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26例患者中8例存活,存活率为31%。结论CBP能有效纠正MODS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消除炎性反应物质,防止脏器损害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陈华佳  HU Ting 《中南药学》2008,6(4):485-487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对血清中IL-6、IL-8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分别检测62例哮喘患儿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值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中IL-6、IL-8和TNF-α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0.01),且治疗12个月后各个炎症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手段,其治疗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2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超声检测2组L1~L4骨密度(BMD)。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降低47例(47%),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在UC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检测UC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可用于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33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8例2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及34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P<0.05)。而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2型糖尿病非肾病组(19<0.05)。结论IL-2、IL-6及TNF-α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炎性反应介质,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65例CHB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β、IL-6及IL-8的浓度。结果:CHB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B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TNFα、IL-6和IL-8参与CHB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8在判断CHB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4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240例,设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照组患者,以及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及6周血清中的IL-22水平;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对观察组治疗期间IL-22水平与PA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2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32,P=0.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体内血清IL-22水平与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尖锐湿疣患者部分细胞因子及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46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自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结果 患者血清IL-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NF-α、sE-selectin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ICAM-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尖锐湿疣患者存在免疫缺路和血清粘附分子水平的异常,可能与本病的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白芍总苷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阿维A联合白芍总苷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丽组均治疗1月。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和血清IL-17和IL-18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血清IL-17和IL-18的表达(P〈0.05,P〈0.01),但治疗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阿维A联合白芍总甙可以减少IL-17和IL-18的表达,可以缓解寻常性银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50例、微血管病变组40例,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CRP、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病变组的CRP、TNF—α和IL-6水平与无微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TNF—α和IL-6有助于了解其病情发展过程,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48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行血清IL-6及TNF—α检测。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0.67±0.05)μg/L、TNF-μ(65.1±13.2)μg/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0.74±0.08)μg/L、TNF—±(73.6±12.0)μg/L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6、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性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