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徽建筑》2019,(7):41-42
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背景下,走向"多规合一"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该摒弃门户之见,重新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的转型。文章提出转变理念,通过编制内容、规划管控、成果体系、实施管理的创新,探索安徽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规融合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框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朝林  彭翀 《城市规划》2015,39(2):16-22
主要论述基于我国国情的"多规融合"的空间发展规划框架问题。文章认为,"多规融合"的空间规划框架,就是在原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类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将"空间规划"元素抽取形成一个高于这些规划的"一级政府、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区域发展总体规划"。文章进行了"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内涵界定和编制内容及相互关系设计,并通过南京市溧水区实践探索,就"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的"多规融合"进行事权划分,同时也进行了规划组织、规划编制程序、规划技术和规划管理等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了“多规合一”的实践工作.结合海南省推动省、市县两级联动的“多规合一”工作实践,同时汲取和借鉴国外在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的经验,分析《海南省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体系,省、市(县)两级的空间规划体系,空间规划技术标准要点和多管齐下确保落地实施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实践过程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厦门为落实中央多规合一的战略布局,以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推进规划工作转型,更好地发挥规划对统筹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厦门以“多规合一”工作为抓手,构建“规划编制、规划实施、规划监管”相互分离而又紧密衔接的空间规划供给体系.在规划编制上,加强统筹规划,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在规划实施上,构建“战略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的实施体系,通过项目生成加强规划统筹;在规划监管上,构建了全过程一体化的监管制度和清单管理的监管方式,完善了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及"多规合一"试点兴起之际,辨析当前的"多规合一"工作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关系,进而对总体规划本身的定位、内容设定,以及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程序等加以审视"。多规合一"的题中之义应是将"多规整合在一个框架内",从而协调运作。在统一框架内,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走向战略性——在"城市—区域"层面处理好与其他规划的全域空间发展关系,在城市和镇区层面与其他规划处理好空间界定和横向的管控分工关系。  相似文献   

6.
"多规合一"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总体规划发展的要求。结合上海市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对"多规合一"的探索实践与经验,提出"多规合一"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对措施。与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相比,多规合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重点是统一标准、搭建平台,形成各个部门均可判识的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城乡空间全覆盖;规划思路上要坚持战略引领,底线控制,明确各类规划的"底线"和"红线",统一各类规划价值观,促进空间管制共同目标的形成;同时需要更关注部门间的衔接、规划实施以及动态更新。  相似文献   

7.
条块划分下的规划编制组织与空间规划体系衔接不畅.“多规合一”背景下,建立与空间规划体系相匹配的编制组织管理机制,推动一张蓝图的动态更新,是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目标的重要探索.厦门在未进行重大机构调整的前提下,以明确空间规划编制组织事权主体为基础,借助“多规合一”综合平台,通过建立空间规划编制统筹的计划协调机制、空间规划编制过程的技术协调机制以及空间规划审批的决策协调机制,实现空间规划编制组织的全流程管理,为过渡期统筹规划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思路,并为规划统筹奠定了坚实基础①.  相似文献   

8.
国土空间规划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回顾上海空间规划体系"两规融合、多规合一"实践的发展历程,简要介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在资源环境紧约束下,探索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新要求下,从生态文明视角,全面、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内容和特点:一是优化"空间合一、时间合拍"的规划体系;二是注重各层次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三是加强刚性管控和弹性适应内容的逐级传导;四是健全动态维护和实施监督的全过程运营机制,以期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0,(1)
在新一轮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厘清自然资源底数、推进"多规融合"及强化规划体系纵横向传导等成为各级各类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新要求。对标规划体系改革的核心要求,当前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存在生态底线不明、"多规冲突"现象突出、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传导不利等主要问题,无法满足规划体系改革的需要,也给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文章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审视森林公园,以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契合"多规融合"规划编制要求,探索新时代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要点,从生态安全、"多规协调"及规划传导三方面探讨其总体规划策略,以期对相关规划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城市的"多规合一"的具体内容。目前,我国"多规合一"的工作重点是规划和调控,但是,空间规划体系问题没有得到相关的解决,"多规合一"的机制和法律制度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只有通过改革空间规划体系,通过"多规合一"的形式解决了与多个法规相抵触的问题,实现基本的城市治理。通过构建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城市发展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分析"空间战略规划"的实际效果,介绍了"空间战略规划"的空间规划系统模型,承担上层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将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调整方法进行综合调整。对于我国地方各级的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一些创新性的探索,通过重建空间规划系统、整合机构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完善城市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1.
曹传新 《规划师》2012,28(5):30-35
我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面临新一轮修编。加强可实施性是当前修编面临的核心问题。省域空间的发展趋势、省级政府的规划需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权定位是规划技术体系与内容构架创新的主要出发点。从规划编制内容看,应突出统筹省域空间布局,强化可持续开发省域空间资源及协调省际空间关系。从规划实施路径看,应从突出建议指导事权角度,为省政府重大战略与相关专业部门提出空间建议、为基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政策指导;应从突出审批管理事权角度,为省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和分区分类的空间管理提供法定依据。吉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强调从宏观抽象分区策略走向可实施的次区域指引,从结构网络制式走向区域空间管制,从城镇体系组织走向城镇区域协调,较系统地探索了面向实施的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岩  贺旭生  杨玲 《风景园林》2020,27(1):30-34
蓝绿空间系统规划作为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是传导和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引导蓝绿空间分类细化和建设实施的重要途径,是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突出亮点。编制的重点是中心城区的城镇发展区层次,应包括总则、系统布局、用地分类规划、蓝绿空间控制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规划实施等内容,应遵循生态优先、安全优先、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编制技术路线。作为专项规划,还应在现状评估体系、多元规划实践的技术体系、相关规划协调、规划传导机制、面向实施的政策保障措施等诸多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China's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has a tradition of prioritizing vertical control over horizontal coordination, which leads to conflicts among various plans for one area. This has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the spatial management of Chinese cities. Sinc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urban-rural plan, and land use plan are the three major elements of China's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conflicts among them can be taken as an intensified case of the system's problems, and the practice of three-plan integration should focus on bridging the gaps and solving conflicts among them, so as to eventually eliminate predicaments to China's spatial planning. Currently, due to influences of the actual law and governance systems, threeplan integration is largely a sort of government-led planning coordination dedicated to urban-rural spati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constantly deepen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reforms, three-plan integration, together with the extended multi-plan integration, will sure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China's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4.
空间规划作为市场经济的治理工具,其空间融合和政策协调的核心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时代下的部门分割的空间规划协调机制已经逐渐不适应空间发展新的政治经济环境。空间规划间的协调也因此受到各界普遍关注。在试图构建规划管理、空间管制机制与规划协调关系的分析框架后,以S市"十一五"时期规划体制改革试点为案例,探讨我国市县规划协调面临的诸多困境。一方面,相比"十一五"前的规划编制协调,由于2000年以来部门规划趋于综合性,并都试图从部门内加强空间管制,以及S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增加对土地的旺盛需求,导致了"三规"协调的环境更加复杂。另一方面,受到政绩考核和权力下放、财权和事权、规划审批和实施不匹配的影响,规划协调和空间管制沦为地方和中央博弈的手段。总之,地方以土地为中心的积累模式,中央政府土地指标的计划管制方式,结合规划部门管理的分割造就了S市空间规划间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5.
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入手,指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的系统制度设计,强调全域全要素的统筹协调和管控。在介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后指出,国土空间规划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之下,规划工作中应有进一步的价值排序。首先应把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摆在首位,其次是生态功能优化,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景观资源进行挖掘和梳理,做整体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测评估预警系统,更好地管理包括景观资源在内的各类国土空间资源。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多学科融合,在适应国家建设新要求的同时,推动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2020,(2):59-67
<正>1.何谓"端凝"中国城市人文规划实践,善于将空间经营措置与人心体验紧密结合,使得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下蕴藏一种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不同的人文空间有着不同的体验行为。"端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端凝"原指端正认真、注意力集中;古人将之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通过端正场所秩序而聚景凝神,以达到在人文空间中修身正心的目的。如"端凝以观物变"、"人钟山水之秀,必端凝爽哲"等记载。  相似文献   

17.
周静 《南方建筑》2021,(2):18-25
主要目的是梳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内涵,并提出系统构建满足全域全类型全周期要求的用途管制体系的建议。主要采取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首先从探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概念内涵入手,提出新时代用途管制工作应拓展沟通范畴,打通各环节,形成一套自洽的闭环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然后通过对近期出台的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文件及规程关于用途管制方面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规划编制中的实际执行情况,指出目前用途管制工作的主要挑战与难点。最后部分提出下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值得关注的重点任务及具体操作路径建议。建议构建以计划指标管理、空间分区分类划定、用途管制措施设定、用地审批和实施监测评估及动态调整机制设计五个环节组成的国土空间规划全周期用途管制体系,尤其要完善规划和管控指标和监管指标的衔接,增强用途转用和纠错调整机制的建设。市县一级国土空间规划应以探索构建一般农业区、生态控制区、城镇预留区的用途管制机制为重点,既保证刚性要素传导,又因地制宜、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工作已持续十多年时间.至近期国家“多规合一”试点,相关改革工作已取得较大成效,但实践及研究的关注点仍有待拓展.重庆自2013年以来,以规划全覆盖工作为切入,积极进行了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探索:一是以城乡规划为基础,整合专项规划和其他部门专业规划,构建覆盖“全域”“全要素”的“五级三类”规划编制体系;二是结合地方行政管理实际,强化市级层面的横向统筹,提升基层机构设置完善,努力实现空间规划“全过程”管控;三是加快法规和标准体系等方面建设,将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成果法定化,做好“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空间管控的支撑.重庆的地方改革以保留现行体制为重点,由内至外构建协调型、整合型空间规划体系,但空间规划多头并行的结构性矛盾无法根本解决.立足编制、管理、法规、信息支撑四个方面,建立由“一个规划、一个机构、一套法规、一个平台”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应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空间管制角度谈对“多规合一”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资源配置和管理手段备受关注,也日益成为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政府进行空间管理的重要抓手。要实现统一的空间管制,就必须进行“多规合一”。在“多规合一”的过程中,形成统一的控制线和空间管制分区,建立起“管制分区-责任主体-政策措施”三位一体的空间管制机制,并实现空间政策化,政策法制化。要实现管制空间与管制政策的协调,必须处理好技术理性与行政管理可操作性的关系,促使空间管制由技术性向政策性转型。完整的空间管制政策应包括三个部分,对管制分区的管理要求、实现管制目标的措施和空间开发权合理分配的保障机制。在明确分区管理控制性和约束性要求的同时,通过调节和补偿性政策措施,最终实现空间开发权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