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襞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病的关系. 方法: 选200例住院Ⅱ型糖尿病病人(单纯糖尿病100例, 有慢性并发症100例)进行了甲襞微循环检查. 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的甲襞微循环的管袢清晰度、管袢形态、红细胞聚集程度及血液流态均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好, 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 结论: 单纯糖尿病组的微循环障碍比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组轻. 甲襞微循环检查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指标. 袢周清晰度、血流状态、红细胞聚集情况是反映微循环障碍程度的基础. 一旦发现糖尿病人微循环中度障碍, 应进行活血化瘀及改善微循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1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n=7)、中危组(n=28)、高危组(n=34)和极高危组(n=46),以同期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ZL-104型微循环检测仪和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甲襞微血管视野清晰度、管袢长度、管袢数、畸形管袢数、交叉管袢数、输入支管径、输出支管径、袢顶直径、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程度、白细胞数、白微栓、袢周渗出、出血、甲襞微血管乳头及乳头下静脉丛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低危组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危组到极高危组甲襞微循环渐次出现明显的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的变化,且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上主要表现为:视野清晰度变差、微循环管袢数减少、畸形管袢数占比增加、输入支管径变细;流态上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增多;在袢周状态上主要表现为:微血管袢周渗出增多。且有高血压危险分层越高,上述改变越严重的趋势。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出现与危险分层相关的甲襞微循环改变。甲襞微循环变化对高血压病患者病情评估、治疗与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应用加权积分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住院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测 ,以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的视野能见度及管袢清晰度明显下降 ,各项指标的分值和总积分均显著高出正常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或 <0 .0 0 1。糖尿病与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比较 ,足坏疽病人的管袢数目、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的分值以及总积分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仅有交叉形管袢二组比较无差异(P >0 .0 5 )。结论 :糖尿病的微循环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脉片改善老年糖尿病与微循环的机理。方法 :按WHO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病程一年以上 5 2~ 86岁患者 80名 ,在控制饮食、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口服自己研制的以山楂、丹参、川芎、藏红花为主要药物成分的活血通脉片 ,半月为一疗程。用药前后一个月每周检查一次甲襞微循环并进行详细记录 ,以甲襞微循环改善情况 ,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级进行判定疗效。并设单纯治疗组及投入活血通脉片组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主要是管袢模糊不清、畸形 ,袢顶部瘀血 ,流速缓慢 ,红细胞聚集 ,管袢周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甲襞微循环障碍应用加权积分评价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住院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病人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测, 以正常人作对照. 结果: 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坏疽的视野能见度及管袢清晰度明显下降, 各项指标的分值和总积分均显著高出正常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或<0.001. 糖尿病与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比较, 足坏疽病人的管袢数目、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的分值以及总积分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01, 仅有交叉形管袢二组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 糖尿病的微循环明显障碍, 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微循环障碍更加明显. 应用加权积分法对估价疾病微循环障碍的轻重程度, 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活血通脉片改善老年糖尿病与微循环的机理. 方法: 按WHO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病程一年以上52~86岁患者80名, 在控制饮食、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口服自己研制的以山楂、丹参、川芎、藏红花为主要药物成分的活血通脉片, 半月为一疗程. 用药前后一个月每周检查一次甲襞微循环并进行详细记录, 以甲襞微循环改善情况, 按显效、有效、无效三级进行判定疗效. 并设单纯治疗组及投入活血通脉片组进行对照. 结果: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主要是管袢模糊不清、畸形, 袢顶部瘀血, 流速缓慢, 红细胞聚集, 管袢周围有渗出, 可见乳头下静脉丛. 治疗组甲襞微循环改善, 总有效率为94.7%, 比对照组(68%)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特别以显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微循环改善均有明显好转.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微循环的检测, 并在控制饮食, 应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投入活血化瘀药物, 是有效控制高血糖、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防止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下肢坏疽等主要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郭林气功对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114例恶性肿瘤患者练郭林新气功不同阶段的甲襞微循环,旨在探索恶性肿瘤患者练功前后的微循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练功前的甲襞管袢数增多、管袢长度增长、异形管袢发生率高、红细胞聚集、血液速度慢。经练郭林气功后,微循环改善:红细胞聚集减轻,流速加快,管袢长度变短、血管运动性及汗腺导管的出现率降低。练功时间长者,甲襞微循环状态的好转较明显。说明郭林新气功确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军微循环专业组制定的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标准,观测了69例光血治疗前后脑梗塞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主要特点是管袢内血液流速的减慢,出现红细胞聚集和偶见白色微栓,管袢周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及地区因素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按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评分方法 ,对按不同年龄分组的 142例中国北京地区健康成人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计分、分析 ,同时将部分指标与国内报道的正常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北方地区各年龄组健康成人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分别为 2 0~ 39岁组 1.17± 0 .7、 40~ 5 9岁组1.74± 1.0 8、6 0~岁以上组 2 .48± 0 .6 1。各组的管袢形态、流态及袢周状态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 ,组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各年龄组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同年龄组的正常参考值 (P <0 .0 1)。微循环的管袢数、输入枝、输出枝、袢顶管径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 (P <0 .0 5 )。积分值增高主要表现在管袢清晰度下降、畸形管袢率增加、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出血、乳头变浅、乳头下静脉丛可见。其中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乳头变浅、乳头下静脉丛可见出现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结论 :北方地区健康成人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偏高且受年龄因素的影响 ,随着增龄积分值增高。  相似文献   

11.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所致的眩晕、共济失调、耳鸣、无力等 ,用西比灵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经颅多普勒 (TCD)及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7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以维脑路通作对照 ,常规用药 ,治疗前后检查上述指标。结果 :西比灵治疗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下降 ,TCD检查血流速度加快 ,频谱频窗异常状况有明显好转 ,甲襞微循环流速流态、管袢清晰度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P <0 .0 5~ 0 .0 1 )。结论 :西比灵能扩张血管 ,降低血粘度 ,改善微循环 ,治疗VBI。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糖尿病的甲襞微循环 (NFM)变化 ,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糖尿病的外周微循环变化 ,借此间接了解糖尿病的脏器微循环改变、获得更多的活体信息 ,指导临床。方法 :74例糖尿病组均系确诊病人 ,且无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患者。观察NFM ,按田牛加权积分法求出总分值 ,并与 40例同年龄组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总分值高于健康组。其中管袢模糊占 47.3% ,伴固有出血或渗出占 5 1.35 % ,管袢交叉或畸形占 6 6 .2 % ,P <0 .0 5 ,说明二组有显著性差异。74例中有 6 1例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聚集、流速呈粒线流 -粒缓流 ,提示 8…  相似文献   

13.
中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军微循环专业组所制定的临床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标准,观察了75例脑中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发现甲襞管袢内血液流态的变化出现较早且较明显。62例患者甲襞管袢内血流呈粒流,粒缓流(积分值为0.64±0.43),6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聚集(积分值为0.58±0.49),血浆柱亦较明显。病程在一个月以内者  相似文献   

14.
雷诺现象患者的区域血流量及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诺现象(RP)患者甲襞区域血流量和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对30例RP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甲襞区域血流量和甲襞微循环(NFM)检测。结果:RP患者的甲襞区域血流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RP患者NFM检测中见管袢模糊不清,管袢缩短,交叉管袢增多,出现宽大畸形管袢,血流速度减慢,多呈粒流、粒线流,血管运动性增强,红细胞聚集多呈中、重度,乳头浅平,汗腺导管增多,血色暗红,严重者袢周有渗出、出血;管袢数减少,输入枝、输出枝、袢顶均增宽;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RP患者NFM积分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甲襞区域血流量检测和微循环检查有助于判断RP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山莨菪碱治疗前后糖尿病足坏疽病人的甲襞微循环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120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加用山莨菪碱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坏疽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山莨菪碱治疗后视野能见度有明显好转,清楚管袢、发夹形管袢、管袢数目增加,袢周和袢顶的出血、渗出减少或者消失;血液流态亦明显改善,团聚流减少(由85.7%降至24.3%)。管袢长度、宽度及输入、输出枝直径均有明显改善。甲襞微循环改善的同时,临床坏疽伤口也逐步好转、愈合,足坏疽的治愈率达83.3%。山莨菪碱能改善糖尿病肢端坏疽病人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对坏疽伤口的愈合有益。  相似文献   

16.
对70例早期、术后无复发的恶性肿瘤病人及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二组病人微循环病变发生率相近。但各分项积分值、总积分值及综合分析,晚期组病人异形管袢、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袢周出血等病变发生率及积分值均明显高于早术组病人。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恶性肿瘤病人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微循环障碍也越明显。提示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程度。方法:600例住院T2DM患者,依病程分为新诊断组、3月~5年组、6年~10年组和>10年组。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徐州产HD-WX-10型微循环显微仪,在22~24℃室温下,检测所有对象的左手无名指,观察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对各组加权积分值、不同程度异常率和部分指标异常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不同病程各组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以管袢减少、白微栓、渗出和出血等改变较明显(P<0.01),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2)病程10年以内各组患者积分值、部分指标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年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流态及袢周形态积分和总积分较其它组增加(P<0.05),中度异常患者比例较高(P<0.01),管袢明显减少,白微栓和渗出显著增多(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病程>10年者较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24例单纯室缺不合并肺功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变化,评分标准按田牛教授提出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室缺组甲襞微循环改变主要是管袢输入枝,袢顶直径变细,交叉畸形管袢发生增高。室缺组的总积分、形态积分、袢周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甲襞  相似文献   

19.
对30例吸烟者、30例有吸烟史现戒烟者以及30例无吸烟史者行甲襞微循环观测。结果表明,吸烟组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变,总积分值高于戒烟组和无吸烟的对照组(P<001)。其主要改变为:管袢输入枝、输出枝管径增宽,管袢扭曲、分叉,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度增加。戒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但与吸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形态改变尚未完全恢复(P<001)。以上结果提示,吸烟可引起机体的慢性微循环障碍,戒烟可对其造成的损害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吸烟量对在校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甲襞微循环检测方法,对18名男性中等量吸烟大学生(吸烟量10~20支/天),18名男性小量吸烟大学生(吸烟数<10支/天)和随机抽取的18名不吸烟男性大学生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观察管袢形态、微血流流态、袢周状态,并应用田牛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法进行积分统计和对照比较。结果:吸烟组甲襞微循环多项指标异常,管袢清晰度、微血流流速、白微栓、血色、渗出、汗腺导管、乳头等各项积分值高于对照组,中等量吸烟组各分值明显高于小量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对大学生甲襞微循环有一定的损害,且与吸烟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