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在河北省唐山市(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Ⅺ度。强烈地震的发生,使唐山这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工业城市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与唐山地区毗邻的天津市遭到Ⅷ至Ⅸ度破坏。北京虽为Ⅵ度波及区,但个别地点烈度达到Ⅶ度。唐山地震不仅震撼冀东,殃及京津,而且波及辽、晋、豫、鲁、内蒙古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据统计,此次地震共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极震区地面建筑几乎全部倒塌,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达100亿元。唐山地震是世界上发生在城市内的强破坏性地震之一。强…  相似文献   

2.
近断层地震动产生近断层地震效应,形成以断层地表破裂面为中心的断层带,断层带中心部位灾害最重,建筑倒塌率、人员死亡率高。唐山灾区和唐山市区有多条地震断层,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地震震源位于唐山市路南区的唐山断层附近,极震区主要集中在唐山市区,路南区的近断层效应尤为明显。震后,唐山市恢复重建采取了预防和避让近断层效应的抗震减灾对策——提高抗震设防标准,选用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住宅、大型和重要建筑避让地震近断层等。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市铁路局和报告文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唐山警示录》作品研讨会,于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29周年纪念Et当天在北京举行。《唐山警示录》的作者张庆洲是一名铁路员工,作为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他带着对遇难亲人的深切怀恋,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经过长达7年的艰辛采访和创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客观写照唐山地震历史、深刻追寻这场人类巨灾教训的报告文学力作。  相似文献   

4.
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回顾、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76年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编制过程及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了震后规划的一般性特点及唐山震后规划的特性, 时唐山震后重建规划的实施效应及实现度进行了初步分析, 最后, 阐述了对城市震后规划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5.
1988年11月6日,在云南省西北边境的澜沧、耿马县境内,只间隔13分钟,相继发生了7.6级和7.2级两次强烈地震,震源深度分别为13km和8km,震中烈度均为9度.11月30日,又发生了6.7级的强余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地震震级高、震源浅、强余震多.由于多次强震的叠加作用,致使震区房屋大量倒塌,工程设施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我国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又一次破坏和损失都最为严重的灾难性地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9)
2019年4月21日,邯郸市临漳县发生3. 6级地震,这是邯郸市新应急管理体制组建后第一次有感地震。邯郸市应急管理局及震区县政府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发挥属地主体责任,科学高效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文章对临漳3. 6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完善措施,以提升地震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并为地震应急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强烈地震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对城市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目前在地震预报不过关的情况下,做好震前防灾工作,是提高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就震后唐山规划建设为例,论述了防震减灾在唐山城市规划中的实践,并对地震小区划、应急避震琉散场所、设防标准、地震应急预案、预警系统、防震知识普及等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创造安全城市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976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03时42分,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1公里,极震区地震烈度达Ⅺ度。大部分市区属于极震区,建筑物普遍倒塌,全市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中断。唐山市及其外围的十多个县遭受严重破坏,北京、天津、秦皇岛等重要城市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这些地区普遍出现了砂土液化,唐山南部的滨海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区砂土液化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玛拉雅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内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遭受地震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就20世纪而言,我国内陆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次数的35%,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人,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经济损失也十分惨重。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我国的唐山7.8级大地震,就是发生在城市及周边村镇的一次破坏性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了24万人,轻重伤人数达43万人,其中重伤16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唐山城区几乎成为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10.
陈玲 《国外城市规划》2007,22(3):116-116
项目背景1976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在唐山的里氏7.8级地震,几乎摧毁了震前的全部建筑(本次设计范围内建筑为保存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4.
15.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