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上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有效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ml)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加入0.9%NS内静脉滴注,按需使用,同时分别在不同时间内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使用一次性注射器(20ml)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加入0.9%NS内,多次连续使用3小时内无细菌生长,合格率达100%。结论根据临床使用频率可2小时更换1次抽吸胞二磷胆碱溶液的一次性注射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不同温度(10度,25度,37度)条件下,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3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加入3种不同的输液中配成浓度均为1mg/ml的混合液,放置于不同温度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中两药的浓度,同时检查混合液的pH值,外观及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上述混合液放置在4小时内,其溶液均澄明,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所含微粒数符合标准要求,结论: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维脑路通注射液在3种输液中配伍4小时内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三组,在手术结束时分别静注昂丹司琼8mg和地塞米松10mg(A组,n=30),昂丹司琼8mg(B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30)。结果 在术后8小时内和9-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16.7%、10.0%)和B组(20.0%、33.3%)明显低于C组(63.3%、60.0%)(P〈0.05),A组在术后8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9-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0.0%vs33.3%)(P〈0.05)。结论 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可显著减少妇科腹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而且其作用维持时间要长于单纯应用昂丹司琼。  相似文献   

4.
1995年6月至1996年6月.我院供应室采用“84”消毒液处理注射器200具,与用过氧乙酸溶液处理的200具注射器作对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介绍如下。操作1将“84”消毒液配制成1:20O(0.5%)的浓度溶液(lml原液加20Oml蒸馏水)后,按不同类别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如乙肝、TB等)分别浸泡5分钟后,操作人员戴手套、口罩,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以去除注射器内残留物。将“8广消毒原液配成1:30O溶液.温度保持在25~35℃,再将上述冲净的注射器分别置于其中,浸泡5分钟、15分钟、30分钟取出后分别冲洗,去除乳头内残留的血块和药液,再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房颤持续时间2~48小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mg,对照组30例静脉注射西地兰0.4~0.8mg。记录从用药到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转复率4小时内为56.3%(18/32),8小时内为62.5%(20/32),12小时内为71.9%(23/32);对照组转复率则分别为16.7%(5/30),40.0%(12/30)及46.7%(14/340)。各时间段治疗组PAF转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小时内平均转复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未转复成功的9例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转复成功者(P〈0.01)。结论 对于不伴有心功能不全,缓慢心律失常及急性心肌缺血的非瓣膜病PAF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能有效和迅速地使PAF转复,缩短PAF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刘彦荣  张丽华  李贤 《西部医学》2010,22(3):571-572
目的研究采用临床实用法配制药液次数与注射器细菌污染的关系。方法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各取150具注射器,抽吸药液方法均采用临床实用法,实验1组配置非抗生素类药液,加药注射器使用3次、5次、8次;实验2组配置抗生素类药液,加药注射器使用次数同实验1组。观察两组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及微生物分类情况。结果采用临床实用法配置药液,实验2组结果同实验1组。即:加药注射器连续使用3次与使用5次、8次分别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药注射器连续使用5次与8次组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启封后的加药注射器在1小时内抽吸同种药液,连续使用3次,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60例ASAⅠ~Ⅱ级成年病人,择期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随机分为等量三组,双盲法于术后经硬膜外导管分别给予三组药液:0.375%布比卡因(A液)、0.375%布比卡因+5%葡萄糖(B液)、0.375%布比卡因+12.5%葡萄糖(C液),均加入1:20万的肾上腺素。于术后24小时观察这些药液的镇痛时间。结果:B组镇痛时间最长,为12.59±4.69小时,C组9.39±4.52小时,均长于A组4.72±3.04小时(P<0.01)。提示含5%葡萄糖的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用药后循环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物品在临床上使用以方便、安全著称.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大量的医疗垃圾.如何在确保患者安全可靠的同时,能很大程度节约开支呢?一次性针筒5ML抽取丁胺卡那针加入10%GS溶液中静滴使用有效时间2h[1],那一次性20ML针筒化药,抽取粉剂类药品的使用有效时间具体多长,目前尚未报道.以下是使用一次性针筒20ML抽吸头胞唑啉针,加入0.9%NS100ML静滴.分别在不同时间进行细菌监测探讨.  相似文献   

9.
布庆侠 《海南医学》2005,16(10):110-111
目的 观察必存联合杏丁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104例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予以必存30mg加入200ml生理盐水内静滴,30分钟内滴完,每日2次,杏丁20ml加入5%GS250ml内静滴,每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46例,给予706代血浆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胞二磷胆碱0.75g静滴,14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67.4%(P〈0.05)。结论 必存联合杏丁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一次性50ml注射器接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抽吸开塞露)给病人灌肠并与传统灌肠方法比较。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式灌肠方法和传统灌肠方法灌肠。结果观察组灌肠时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较长,减轻了病人灌肠后强烈排便感,灌肠液外流现象明显降低,灌肠后排便效果好。结论改良式灌肠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降纤酶对高龄老年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无出血倾向,发病时间不超过48h、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的高龄老年急性脑梗塞70例,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溶栓治疗组:降纤酶5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1h内滴完,每天一次,连用5天,首次加倍。对照组除不用降纤酶溶栓外,其余常规治疗法相同。结果:溶栓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显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9%,显效率28.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脑部血管再通率越高,但超过6小时,溶栓时间窗延长至48小时,也可使部分患者脑管部血管再通。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溶栓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半年内脑梗塞再发者,溶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脑梗塞后出血及其他脏器出血情况,结论:小剂量降纤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老年急性脑梗塞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许多报道将碱化利多卡因用于临床,行硬膜外麻醉。其优点为起效时间(OT)、阻滞完全时间(CT)缩短,作用持续时间(LT)延长。碱化后利多卡因迅速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快镇痛。我们用碱化利多卡因溶液与未碱化利多卡因溶液作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PH值时的硬膜外阻滞效果。1病历选择选择一般情况良好的中下腹部手术160例,年龄16~70岁,分为两组。酸性组用2%利多卡因溶液20ml加入1/20万肾上腺素,pH值为4.5,碱性组用2%利多卡因溶液15ml加入5%碳酸氢钠5ml加入1/20万肾上腺素,pH值为75。麻醉方法:术前30分肌注苯巴比妥钠0.1g,…  相似文献   

13.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的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  张爱萍 《四川医学》2001,22(11):995-995
用各种型号的注射器从带颈玻璃安瓿内抽吸药液时 ,先将安瓿按常规进行消毒 ,再将一次性注射器从包装袋内取出 ,套上针头 (有保护套的针头 ) ,放在治疗盘内。将消毒好的安瓿尖端从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的开口处插入至颈部 ,安瓿上的蓝色指示点朝着透明能看见的一面 ,大拇指压在包装袋内的安瓿蓝色指示点上折断安瓿颈。再用空针吸取药液。临床应用 2 0 0 0余例证实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折断安瓿 ,既节约了无菌沙布 ,又保护了护士的手指不被碎玻璃扎破 ,避免了药液污染的危险。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一次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盐酸万古霉素治疗高龄(〉80岁)老年患者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高龄老年患者54例,应用万古霉素0.5g加入5%GS或0、9%NS100ml中静脉滴注,每8h1次,每次滴注1h以上,疗程1~2周。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感染清除率、肝肾功能及肌酐清除率的变化。结果 ①万古霉素治疗后临床痊愈率为68.5%,有效率为88.9%,细菌清除率为64.8%;②治疗后血肌酐、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过程中5例(9.3%)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万古霉素对治疗高龄老年患者耐药葡萄球茵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只要合理使用,不会导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1994年2月~1996年10月,留署导尿病人使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留量导尿患者使用气囊导尿管77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9例。年龄21~69岁。使用普通导尿管作为对照组,共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3~68岁。2方法将普通导尿管改为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加灭菌20ml注射器一具,0.9%氯化钠10ml,免带胶布,操作按浙江省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导尿管进入尿道深度男性为18~22cm,女性为4~6cm,见尿液排出后再进2~4cm。插入后左手固定导管,右手拿已抽好0.9%氯化钠10ml加空气10ml的注射器,注入气囊导尿管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使用FOLFOX4方案治疗,即奥沙利铂(L—OHP)85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2小时,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2小时,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然后600mg/m^2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持续静脉泵入22小时,第1—2天。每2周重复1次。至少使用4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2例均可参加评价,获得CB2例(6.2%),PR14例(43.8%),SD10例(31.2%),PD6例(18.8%),有效率为50%。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多为Ⅰ-Ⅱ度,一过性的外周感觉神经异常。结论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近期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Winner  P.  Rothner  A.  D.  Wooten  J.  D.  张慧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47-48
目的:比较舒马曲坦鼻腔喷雾(NS)(5mg和20mg)与安慰剂在青少年偏头痛患者急性期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背景:当前,在美国尚无曲普坦类药物被批准应用于治疗青少年偏头痛患者(年龄12~17岁)。在先前的一项包括510例青少年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中,5mg、10mg和20mg的舒马曲坦NS具有很好的耐受性。然而,在2h时20mg舒马曲坦使头痛缓解的主要疗效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9)。进行第2项研究以评估舒马曲坦NS在该人群中的疗效。方法:这是一项随机(1:1:1)、安慰剂对照、双盲、平行分组的研究,共纳入738例偏头痛病史≥6个月(有或无先兆)和呈自愈的中重度偏头痛单次发作(伴或不伴有先兆)青年患者(平均年龄14岁)。主要终点是1h时患者的头痛缓解和1~24h内持续缓解。研究同时对疼痛缓解率、有或无相关症状、头痛复发和使用补救药物治疗进行评估,根据不良事件(AEs)和生命体征对耐受性进行评估。结果:在用药后30min(42%vs33%,P=0.046)和2h(68%vs58%,P=0.025)时,舒马曲坦20mg NS较安慰剂能更明显地缓解头痛,但在1h时(61%vs52%,P=0.087)或1~24h内的头痛持续缓解(P=0.061)无统计学意义。舒马曲坦20mg NS与安慰剂间几项次要疗效终点(包括2~24h内的持续缓解)的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18.
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注射过程中发现: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4~0.06ml死腔;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6~0.08ml死腔。按《基础护理学》注射法规定:抽药毕,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稍推活塞,驱出气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晓静 《新疆医学》2007,37(2):19-21
目的:探讨10%羟乙基淀粉溶液(HES)及人白蛋白(HA)在失血性休克容量冶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例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D在15~30分,入科时收缩压〈90mmHg的创伤患者,按随机化序列分为10%HES(200/0.5)治疗组(HES组n=15例),持续输液2天,24小时给药总剂量〈20ml/kg;20%HA注射液治疗组(HA组n=15例),持续输液2天,24小时给药总剂量〈700ml。并维持血液动力学等参数稳定,监测用药前及用药后48小时内血液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患者经容量治疗后血液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参数与用药前基线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HES组织溶液患者心脏指数、氧供和氧耗值较HA组明显增加(P〈0.05),其他参数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创伤患者容量治疗中,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在改善血液动力学和内脏器官灌注方面显著优于人白蛋白,且经济、风险性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荣成市人民医院患者280例,分为成人组以及儿童组;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成人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与盲插法相同(89.3%vs88.0%,P〉0.05);但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6.3%vs11.8%,P〈0.03)。儿童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86.7%vs66.6%,P〈0.03)以及并发症(6.7%vs20.0%,P〈0.02)均优于盲插法。但超声导引的插管时间明显长于盲插组。结论中心静脉插管术中,超声导引可以减少成人组以及儿童组插管并发症率;明显提高儿童组患者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但可能在临床上需要耗费过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