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通过加强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基地、教材、教学队伍、课程体系及考核方法的建设,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建立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农村定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方法:通过构建思想道德和人文修养课程体系、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四个模块,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了SP教学、PBL教学、TBL教学、模拟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客观考核测评体系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平台,实施实习准入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结果:构建了突出全科医学和面向基层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了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确保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近5年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卓越班、免费定向班、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专业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与考核基本情况的研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临床技能教学与考核体系,从而为我校中医类专业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与考核体系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哈佛医学院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哈佛医学院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课程体系、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多种考核方式,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哈佛模式"。本文在对哈佛医学院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医学教育质量滑坡的问题,提出医学院校应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整合学科体系、调整课程内容;注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宽医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改革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基层培养实用型合格医学人才,是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重要任务,专科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临床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培养临床技能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临床技能模拟实训中心(室),构建临床技能培训和多站式考核评价体系等,来确保临床技能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西北医学教育》2020,(1):32-35
急救能力和急救技术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综合急救课程,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是提高医学生急救能力的关键。结合SWOT理论,系统分析了构建急救综合课程体系的趋势和现状:政策环境、硬件条件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优势;教学资源不充足、不规范的演示、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及单一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亟待解决;迫切的需求及可借鉴的国际化课程为之提供了机遇;优化师资结构、统一教学带来了挑战。基于此,制定了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层级教学、标准授课、仿真模拟、以赛促学"的课程理念,辅以讨论启发、阶段性反馈、团队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医学生急救综合能力的提高,提升医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我们在“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前提下,通过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临床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完善临床实践考核方法等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创建了“一核心”、“三模块”、“五统一”、“六注重”的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临床诊断技能考核既是对临床医学教学的评估,又能影响临床教改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的教学团队在以提高医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为中心的教学中加强了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诊断学实践技能考核是提高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建立完善的诊断技能操作考核体系是今后诊断学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当前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虽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高等学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需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和领导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胜任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国际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我们通过优化临床技能实践学的课程体系,加强临床技能中心建设,编写出版临床技能实践教材,培养专业的教学师资队伍,构建客观科学的考试系统等举措,建立了系统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经过6年的实践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对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在检体诊断学实习教学中的作用,评价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在检体诊断学实习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教学中的优势是:克服了教师在传统检体诊断学实习教学中单调、呆板和过于抽象的缺点;克服了学生在传统检体诊断学实习中主动性差、接受知识不易的缺点;能够解决目前临床上典型病例不足、病人配合困难的问题;能够解决临床技能考核中缺乏统一检体对象与考核标准的问题。其不足之处是: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所包含的体征有局限性;只能单纯反映局部体征,不具备典型病例的整体观;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部分体征有失真。虽然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在检体诊断学实习教学中有不少的优势,但是,检体诊断学教学还是要注重学生在病房中见习的过程与作用,心肺听触诊和腹部触诊计算机模拟人只能作为学生学习与掌握临床技能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2.
物理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童朝辉 《中国病案》2011,12(9):59-60
开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适应临床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由基础阶段过渡到临床阶段的桥梁课程。本人通过对医学七年制物理诊断学课程的双语教学观摩与亲自授课,思考了此种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并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沉浸型”双语教学对教学质量及学生英文水平的影响.方法 在诊断学实验课中,将重庆医科大学2009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名学生.实验组实施“沉浸型”双语教学,对照组实施中文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相关英文考试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英文考站成绩和专业英语课程成绩比对照组学生高,2组学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率较对照组学生高,且对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2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学实验课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值得进一步探索与推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员对诊断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在坚持传统诊断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学员的特点,采取了“增加诊断学医学检验实践”、“进行以实验室检查为线索的诊断学课程讨论”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结果学员对诊断学的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提高,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针对医学检验专业学员,采取“有的放矢”的新的诊断学教学方法,是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应采用不同程度、不同比例的双语教学。本文就实验诊断学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几点策略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于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的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构建及应用。方法在多媒体实验室安装教学PACS服务器,终端电脑安装PACS软件及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系统,学生可调阅影像病例、书写诊断报告,提交报告后,教师可进行审核批阅。结果为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建立了一种数字化实验教学环境。结论基于PACS的影像教学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妇产超声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超声医学诊断学分支,妇产超声诊断学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借助现代Blackboard网络平台及移动视频监测技术,建立形象、直观的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网络课程,有助于实现学生、教师与资源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医学超声诊断技能。  相似文献   

18.
分析本校三届医学留学生临床诊断学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教案制定、师资建设、教材选择、考核模式、教学反馈等方面总结本校的教学体会与探索,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为现代医学影像学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影像信息平台,同时也为实施医学影像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基于PACS的早期临床实践,不仅丰富了医学生的医学影像学知识,还加深了医学生对相关临床知识的了解。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和早期临床实践,可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初步临床思维能力。基于PACS的早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诊断学实习课中加强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以中山大学1999级临床医学专业8个诊断学实习小组共102名学生为实验组(52人)及对照组(50人),实验组每次课中安排2例~3例短小的案例进行讲述或讨论,其余授课内容与对照组相同。比较两组学生的体检、病历、标本及理论考试成绩,分析评教问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体检、病历及标本考试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持肯定态度,认为“优”及“良”者各为60.4%和33.2%。结论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