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排球赛的全部队员的若干非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44名参赛运动员的若干非技术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探索中国女排与国外优秀女排运动员在非技术指标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女排与国外优秀女排运动员在年龄、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上有显著差异,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6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前8名队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等非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的平均年龄与8强相比,相对较小,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具备世界一流强队水平,扣球高度、拦网高度达到世界女排队伍中的顶尖水平;中国女排各位置运动员,尤其二传位置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相对较小,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指标上均显示出世界优秀强队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孙源傑 《新体育》2023,(12):88-90
当今世界,竞技排球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趋势发展,非技术指标和技术指标对每一位运动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非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能使运动员快速达到最佳运动状态,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比中美女排非技术指标的数据来分析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技术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年龄、身高、BMI、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22世锦赛中国队14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和美国队14名女子排球运动员的非技术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各运动队选材作出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提高各运动队成绩。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方法在比赛中对古巴、中国、波兰、加拿大 4名中外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拦网技术进行现场拍摄 ,以及三维录像动作解析和分析。结果显示 ,古巴和波兰运动员空中动作较好 ,拦网攻击性强 ,拦网击球瞬间重心高度较高 ;从栏网时机上看 ,拦网运动员晚于扣球运动员 0 .17s起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第28、29届奥运会男排比赛前6名以及第17届男排世锦赛前6名的18支球队、226名运动员的6项非技术因素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世界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网上高度等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但运动员身材有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男排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已达到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但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等四项指标低于世界一流强队的水平.建议增加中国男排的大赛经验,重视对身材高大队员的挑选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身体功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参加全国女排职业联赛的179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及拦网高度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基本现状,并发现由于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建议中国女排应重视系统、专门的身体训练,以提高女排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7.
男子排球上步扣球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起跳动作的运动特征及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三维录像方法对男子排球运动员四号位上步扣球起跳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上步扣球起跳动作可分为缓冲、等长制动和蹬伸三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占总起跳时间的比重是影响扣球起跳效果的关键因素;缓冲阶段人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损失,蹬伸阶段的垂直位移是影响重心腾起高度的重要因素;在蹬伸时表现出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髋、膝、踝三关节依次加速蹬伸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甘肃省10名优秀业余和2名专业注册的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后场正手杀球动作进行了研究。首先从杀球速度、杀球效果及杀球速度传递三个方面对业余与专业运动员的杀球动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衡量业余与专业运动员杀球动作的差异。结果显示:业余运动员杀球速度小,杀球效果差,杀球速度传递不佳。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影响杀球动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杀球动作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杀球力量,拍头速度,拍面角度,右手速度和击球点高度这5项因素对杀球动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获得前四名运动队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外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等指标的差异及四项指标与扣球高度的内在联系,旨在从非技术因素上揭示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秀排球运动员防守时的预判特征,为预判能力训练与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专家—新手"范式,使用E-Prime 2.0实验设计系统进行扣球视频呈现,采用眼动记录技术对防守运动员的预判过程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在对扣球方向进行预判时,优秀排球运动员应做到:1)反应速度快、准确率高;2)注视数量少、眼跳距离大;3)除了将"扣球运动员"作为主要信息源外,还将"二传运动员"作为重要的信息源;4)扣球运动员的"手臂"和"上体"是主要的注视区域。结论:优秀排球运动员预判时具有一定的视觉信息加工优势,该结果为对扣球进行预判时"怎么看、看什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年男排世锦赛中、外优秀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HS和HB8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队与前八名队伍运动员的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身高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15年第一届青运会女子排球U19比赛的12支队伍142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手指间距等非技术因素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明晰我国女排后备人才的现状,为今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选材、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意大利男排世锦赛8支球队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身体形态综合评分的等级评价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与世锦赛7强相比,年龄、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身高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身体形态综合评分的等级评价中国队最差.文章为全面揭示世锦赛8支男子排球队运动员的年龄和身体形态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男子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和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72-2004年世界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及弹跳能力数据的统计,分析其身高与弹跳能力的关系。结果证明:30a间身高增加10.02cm,从1997-2004年的8a时间弹跳提高0.75cm,不同位置身高与弹跳力增加的幅度不同。弹跳能力与身高相比,对比赛的胜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其他各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女排队员过于年轻,大赛经验欠缺;身高和体重指标与其他球队不存在差距;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对各技术环节的分析研究,为中国女排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排球球体标准修改的探讨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排球运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排球规则做了大量的修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攻强守弱的矛盾依然突出,制约了排球运动的观赏性和市场化。针对排球攻强守弱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认为改变球体的标准(重量、体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也是今后排球修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国钊  郭鼎文  盖洋 《体育学刊》2007,14(2):113-116
对97名参加2006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指高和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与成年运动员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助跑摸高、连续摸高等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