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治疗胆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了180例肝胆胰及胃肠手术,其中涉及胆管恶性肿瘤58例,对其病例分布、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8例包括肝内胆管囊腺癌3例,均行肝脏楔形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36例,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3例,肝外胆管切除+胆囊桥式胆道重建术3例,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4例,肿瘤切除+肝门部胆管重建术1例,姑息性肝内胆管外引流术5例和肝门T管“Y”式内引流术10例;胆囊癌10例,2例行胆囊及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胆囊切除术,1例行胆囊切除+肝内胆管外引流术,4例行胆囊切除+T管“Y’式肝门胆管支撑胆汁内引流术;胆总管中段癌1例,行根治性肝外胆管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胆总管下段癌8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8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手助完成,中转率为3.4%.手术时间曲(6.18±1.71)h,术中出血量为(116.66±56.06) ml,输血量为(85.55±38.28)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9.10±2.91)h,进食时间为(14.95±4.35)h,住院时间为(12.81±4.29)d.术后发生漏胆3例,肝创面出血1例,胰肠吻合口漏2例,肺部感染1例和肾功能衰竭1例,总并发症率为13.8%;经止血、充分引流及抗感染治疗,6例恢复顺利,2例分别因严重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分别于术后3周及4周死亡,总死亡率为3.4%.36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19例死亡(术后2个月4例,6个月5例,10个月8例,12个月2例),11例生存良好(>26个月4例,>22个月3例,>19个月4例),6例需住院治疗.10例胆囊癌患者中7例死亡(术后3个月1例,5个月1例,8个月1例,11个月3例,12个月1例),3例目前仍存活(>17个月2例,>13个月1例).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5例死亡(包括中转开腹者,4个月2例,6个月2例,10个月1例),余3例患者术后生存已超过2年,且目前状态良好.3例肝内胆管囊腺癌术后生存时间均超过1年.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完成涉及胆管恶性肿瘤各种类型手术,对于部位深在、结构复杂的肝门部手术,其优势尤为突出,突破了腹腔镜在肝胆恶性肿瘤中的禁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肝胆胰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94例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由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4/94).肝脏手术16例,其中1例右肝后叶巨大血管瘤患者因血管瘤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中转开腹;肝门部手术27例;胰腺手术19例,其中2例因胰头肿瘤巨大暴露不佳,1例因胆总管下段肿瘤太小,术中通过胆道镜探查+活组织检查无法明确肿瘤性质而中转开腹;其他部位手术32例(包括胆肠吻合6例,胆总管探查取石11例等).结论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完成各类型肝胆胰外科手术,拓展了腹腔镜外科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15例行胰腺机器人手术患者的资料,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系统在胰腺外科领域中的运用.方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开展15例胰体尾切除手术,5例实施胰体尾联合脾切除,10例开展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出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在213 ml,平均手术总用时276 min,平均手术时间242 min,均未输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后期开展的10例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均成功保留了脾血管和脾脏.结论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传统腔镜手术的一个巨大飞跃,能够实现更精细的微创手术操作,实现外科手术中脏器和功能的保留,在胰腺外科领域更能体现其优势和特点,因此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分析机器人辅助胰腺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术与胰胃吻合术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技巧,分析比较两种吻合方式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上海瑞金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行24例胰腺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胰腺吻合术均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下完成,无中转开腹.其中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 48.58±13.31)岁,术中切除肿瘤平均大小( 2.74±1.31)cm,胰管平均直径(3.58±1.69 )mm,胰腺吻合口平均完成时间( 57.71±13.10) min,其中行胰肠吻合术12例,胰胃吻合术12例,术后并发胰漏者9例(37.5%)、胰腺吻合口出血者2例(8.3%)、胃排空延迟者1例(4.2%),均经过保守治疗后康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23.88±8.02)d,胰腺吻合口旁引流管留置时间为(18.83±7.23)d,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 2.38±1.24)d.进一步研究发现,与胰肠吻合术组比较,胰胃吻合术组吻合时间长、术后胰漏发生率较高(P<0.05),但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引流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下完成胰胃吻合或胰肠吻合均是安全可行的,具体吻合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手术方式与外科医师的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我中心进行肝胆胰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机器人肝胆胰手术124例临床资料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肝脏手术组15例,中转开腹1例,中转腹腔镜手术1例,该组所有病人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99.6±110.5)min,术中出血(703.3±1 260.7)mL,术后住院(11.0±3.6)d。胆囊手术组7例,无中转开腹病人,并发症发生率14.3%,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12.9±64.2)min,术中出血(257.1±127.2)mL,术后住院(6.8±2.5)d。胰腺手术组102例,其中良性病人中1例中转开腹,并发症发生率50.0%,无死亡病例;恶性病人中2例中转开腹,并发症发生率55.9%,1例死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手术时间(450.4±102.1)min,术中出血(506.5±266.5)mL,术后住院(34.4±7.8)d;胰体尾切除术42例,手术时间(161.0±68.7)min,术中出血(278.0±331.5)mL,术后住院(20.9±10.9)d;胰腺中段切除术16例,手术时间(215.6±45.7)min,术中出血(145.6±118.4)mL,术后住院(22.7±8.0)d;Beger术7例,手术时间(284.2±35.8)min,术中出血(321.7±244.2)mL,术后住院(26.3±7.7)d;局部切除术6例,手术时间(116.7±37.2)min,术中出血(61.7±69.1)mL,术后住院(27.8±11.8)d。结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可独立完成各类肝胆胰手术,安全可行,推动了微创外科领域的发展进程,尤其在复杂的肝胆胰手术方面,有效地补充传统的腹腔镜手术。但在机器人手术开展初期,应慎重选择胰腺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6.
应用达芬奇S机器人系统完成腹部外科肝、胆、胰、胃肠疑难手术200例,191例顺利完成手术,9例中转开腹。提出该手术时间长、费用昂贵,护士应注重术前评估与访视,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以及经济支持;术后重视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并逐渐适应微创术后患者恢复快的特点,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三维立体视野、高度精确性、灵活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特别是在完成胰腺消化道吻合操作时,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详细介绍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腺手术中完成消化道吻合的可行性、吻合原则以及胰肠吻合、胰胃吻合手术步骤,从中分析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腺手术消化道吻合时的特点,旨在提高吻合质量,减少术后胰腺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开腹手术比较,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下完成胰腺消化道吻合简化了操作,减轻了创伤,是安全可行的.其具体吻合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局部组织条件、手术方式与外科医师的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上海瑞金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10例胰腺疾病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5孔法自下而上的方式施行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手术获成功,无中转开腹.9例患者行胰肠吻合,1例患者行胰胃吻合.平均手术时间为449.5 min(405~5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4 m1(340~ 11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2.7 d(14~39 d).术后1例患者出院后出现胃肠吻合口水肿性梗阻,经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术后胰瘘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胰肠吻合口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10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胰腺导管腺癌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2例,壶腹部腺癌1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类癌1例,胰管结石伴炎性包块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肿瘤复发,余均恢复良好,无患者 死亡.结论 应用达奇芬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可媲美开腹丰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各种胰腺手术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以及与传统开腹及腹腔镜辅助下胰腺手术优势的对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完成的机器人辅助胰腺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及胰体尾切除术。并与同期进行的开腹胰腺手术(开腹组)和腹腔镜辅助下胰腺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进行疗效及胰瘘对照分析。结果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下共有135例,完成手术132例,中转开腹3例。完成机器人辅助系统胰腺手术的患者中,4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术手术时间(415.6±114.0)min,术中平均出血(442.0±281.9)ml,术中输血11例,术后发生胰瘘8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3.2±11.0天;64例胰体尾切除术平均术手术时间(159.0±84.3)min,术中平均出血(221.3±290.5)ml,术中输血3例,术后发生胰瘘18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0.0±10.7天;24例胰中段切除术平均术手术时间(192.5±52.0)min,术中平均出血(120.0±105.8)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发生胰瘘9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21.2±8.1)天;机器人系统辅助下胰腺手术术后并发症共46例,除4例术后出血、1例吻合口破裂、1例输入袢梗阻以外,其余均经过保守治疗后康复。术后病理示:44例为恶性肿瘤,切缘均阴性;88例为良性肿瘤。与开腹组对比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与以胰体尾切除术为主的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辅助系统优势相对较小。结论对于可切除的胰腺肿瘤,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胰瘘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局部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33例行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局部切除的胰腺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胰头部14例,钩突部5例,胰颈部及体部14例。肿瘤直径平均(3.2±0.8)cm。结果:33例患者中21例行腹腔镜手术,1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切除肿瘤边界完整。病理结果: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囊腺瘤17例。术后发生胰瘘29例,其中生化漏16例,B级胰瘘13例,未发生C级胰瘘;腹腔出血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9.8±3.0)d。结论:对于胰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安全性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功能,减少术后内外分泌功能缺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普通外科临床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一样,普通外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些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普通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增长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普通外科研究领域仍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Managing a complex fistula in ano can be a daunting task for most surgeons; largely due to the two major dreaded complications—recurrence & fecal incontinenc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anatomy of the anal sphincters & the aetiopathological process of the disease to provide better patient care. There are quite a few controversies associated with fistula in ano & its management, which compound the difficulty in treating fistula in ano.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lear some of those major controversies.  相似文献   

16.
Ergün H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2005,101(2):606; author reply 606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of health disparities on the healthcare system such as their influence on arenas significant to healthcare distribution, including cost, quality, and access, identification and resolution of health disparities is a primary national agenda item. Resolution of disparities in amputation is an area of opportunity that warrants furth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