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辽宁中熟地区种植且具有丰产性和稳定性的高产大豆品种,2017-2018年对15个大豆品系在不同地点的产量表现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铁豆110、铁豆111、铁豆112、沈农豆34、辽豆68、辽豆73、辽豆74、辽豆75共8个品种表现良好,建议继续参加下一年区域试验。辽豆69、铁豆100、铁豆101 3个品种复试产量表现突出,建议报审。适宜在辽宁省中熟区域内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13个大豆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及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产量以高产50最高,其次是JN9843—06、黄沙豆,分别比对照辽豆11号增产17.83%、12.76%、8.38%。通过综合分析,认为高产50、黄沙豆可在天水市作为复种品种夏播,JN9843—06可作为春播品种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粱酿用品种辽糯11号为2018年农业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通过的高粱酿用品种,近两年在贵州、四川、湖南、吉林、山西等白酒主产区逐步推广,特别在辽宁西部建昌、朝阳,辽宁北部昌图、法库、康平等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有一定幅度增加。该品种表现出耐密、抗倒、不早衰,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连茬、米质好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粱酿用品种辽糯11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在辽宁北部地区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石黑豆1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化诱5号为母本、大粒黑豆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夏播黑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田间抗倒性强,抗病性好,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操作。2016-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播黑大豆区域试验,石黑豆1号平均产量2970.8 kg/hm2,比对照德豆99-16增产6.87%,2017年参加河北省夏播黑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3.5 kg/hm2,比对照德豆99-16增产5.20%。2018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周青 《中国种业》2018,(9):86-87
安豆524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豆09-5067为母本、荷豆99-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3290.3kg,较对照豫豆22增产7.58%;201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95.4kg,较对照豫豆22增产8.23%。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在河南省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汾 90024 是由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汾 9908-4 为母本、晋豆 47 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黑豆新品种。春播粗蛋白(干基)含量 42.60%,粗脂肪(干基)含量 21.51%,蛋脂总含量为 64.11% ;夏播粗蛋白(干基)含量 41.44%,粗脂肪(干基)含量 22.41%,蛋脂总含量为 63.85%。参加山西省大豆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98.0kg/hm2,较对照汾豆 78 增产 9.0% ;参加南部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43.1kg/hm2,较对照晋豆 19 号增产 5.7%。202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 年被列为山西省大豆生产主推品种,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春播及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该品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玉米杂交种,2004年7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3。该品种为早熟杂交种,在沈阳地区春播生育期120d,适宜种植区域为黑龙江南部、吉林中北部、辽宁东部山区、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关内夏播区及陕西、山西等。  相似文献   

8.
石黑豆 3 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汾阳黑豆 2 号为母本、化诱 5 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夏播黑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田间抗病性好、抗倒性强,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作业,于 2021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 20219008。对石黑豆 3 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以提升河北省夏播大豆区的黑豆生产水平,从而促进黑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同豆8181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用同豆4号-1作母本、吉育71号作父本杂交并连续进行单株选择育成的新品种,并于202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2019年参加山西春播早熟区和中部夏播区大豆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2833.7kg,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平均增产10.18%;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798.5kg,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平均增产10.25%。该品种稳定性和丰产性较好,适宜在山西省晋北平川区水旱地春播,晋中、南部地区复播以及周边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高寒早熟区种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较好的高粱大豆合理间作模式,选用中高秆高粱辽杂 19、矮秆高粱辽杂 37 和大豆辽豆 29 作为试验材料,设置 3 种高粱和大豆间作比例,分别为 2∶2、4∶2、2∶4,3 个品种单作为对照,分析不同株高高粱品种和大豆间作对高粱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对比,合理的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高粱茎粗,增加高粱干物质积累,中高秆品种辽杂 19 高粱大豆在间作比例 2∶4 处理下产量最高,为 10141.8kg/hm2,矮秆品种辽杂 37 在间作比例 2∶2 处理下产量最高,为8897.5kg/hm2。以上 2 个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间作效果最好,是较为合理的间作模式,在辽西地区农业生产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三点不同熟期主栽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玉39、郑单958及辽单565为试材,比较3个不同熟期品种的产量。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郑单958除了在铁岭点的产量略低于晚熟品种丹玉39外,在其他2点的产量均居首位。中熟品种辽单565在3点产量均最低。由此推测在辽宁生育期足够长的地区,中晚熟品种更具高产潜力,是未来玉米产量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辽豆11号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宋宏书等科研人员选用辽84063(辽8015×辽豆3号)做母本,以辽豆3号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基因重组、基因累加和系谱选择之后精心育成的“三高”(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籽粒产量高)大豆名优新品种。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曾荣获国家农业部新品种补助二等奖(大豆不设一等奖)、首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辽宁省科技  相似文献   

13.
辽单481玉米杂交种由辽宁东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辽124为母本,以辽166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审定(辽审玉【2010】482号),辽宁省建平县种子管理站于2011年引进种植,经过两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1987年以铁8114-7-4为母本与铁84059-13-8杂文选育而成铁丰20,原系号铁87107-6。1997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和品质表现1993~1994年辽宁省区试14点次全部增产,平均2748kg/hm2,平均比铁丰24、辽豆10号、开育10号平均增产15.2%,居首位。1994~1995年辽宁省生产试验15个点次,平均2753kg/hm2,比铁车 24、铁丰 27、辽豆 10号、丹豆 5号平均增产23.3%。1995~1996年较大面…  相似文献   

15.
夏播花生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播花生新品种引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夏播花生,以远杂9102表现为最好,不但果仁产量高,而且果仁饱满,品质好,综合抗病性特别优秀,应作为当地夏花生的主导品种推广应用;豫花9327和花育22两个品种果仁产量及综合性状表现比较优良,也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辽豆10号辽豆10号是辽宁省农科院油料作物所于1982年以辽豆3号为母本,辽82-5185做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的方法育成。1995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1等奖。现已成为全省主栽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3.3万hm2。辽豆10号属于亚有……  相似文献   

17.
辽绿 14 号绿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 2009 年以陕西榆林新品系 YX-1-04 为母本、冀绿 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而成。在 2016-2017 年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每 hm2 平均产量 1469.4kg,较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3.46% ;在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 1454.2kg,较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27.35% ;在 2018 年 5个试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 1809.2kg,比对照中绿 5 号增产 9.07%。2020 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绿豆 2020004)。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新品种赤麦5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麦5号(赤94-5)是以文革1号为母本,克76条295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2001-2002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2.85kg/667m2,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平均增产20.7%,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9.0kg/667m2,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平均增产19.0%.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但适于春种,而且适于旱肥地及二阴地夏播.  相似文献   

19.
摘要: 高粱品种辽杂43号为201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粱品种,近几年在辽河沿岸、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通辽科左后旗等区域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该品种表现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抗丝黑穗、耐连茬、适应性广,米质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高粱品种辽杂43号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冀红22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红9218为母本、冀红3号为父本杂交,通过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在2016-2017年国家小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1581.60kg/hm2,较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11.36%,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2292.6kg/hm2,较对照品种冀红9218增产18.04%。在2018年6个试点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048.55kg/hm2,较对照冀红9218增产12.86%。2020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及河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