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随着西风东渐的影响、新思想新风潮的传播,女性角色打破了三从四德礼教约束下的传统女性的角色属性,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到一种新的角色定位,完成了从传统中国妇女到现代女性的形象过渡与转变。民国画报是近代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借助于民国画报史料,我们从身体角色、社会角色、观念价值几个方面描述了近代中国女性角色消解与重塑的过程及面貌。  相似文献   

2.
随着女性解放的发轫,中国现代知识女性体验着前所未有的角色困境:为母为妻的家庭角色与自我实现的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面对这一困境,陈衡哲、袁昌英、林徽因等知识女性通过对传统贤妻良母观的现代转换,提供了一种平衡兼顾的突围策略:既反对旧式家庭女性的依附与无知,要求拥有现代文明知识与独立自主能力,又反对新女性中以操持家务为无价值无前途的偏激认识,努力建设和谐健全的家庭生活,承担为母为妻的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经济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在角色期待方面,先进时人围绕“经济独立”与“女性就业”展开深入的阐释。在角色扮演方面,五四时期女性就业出现了新面貌,贯穿其中的争取职业平等的斗争尤其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4.
安雪彬 《前沿》2006,(8):144-146
行政生态理论认为,行政模式及政府角色是由行政生态影响、决定和塑造的。行政生态中的主要要素有: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和政治构架。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上述行政生态要素与传统社会和过渡型社会相比,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这些要素直接或间接、单一或混合地影响、决定、塑造着现代政府的角色,要求现代政府扮演企业型政府、有限政府、有效政府、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等角色,使得现代政府角色呈现为一条“色谱”谱系。  相似文献   

5.
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冲突及其原因研究已经被充分探讨,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性问题,但相对缺乏针对该问题的系统深入分析。文章基于以往文献,从女性角色特征与新兴领导风格的匹配、特定情境下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以及基于冲破"玻璃天花板"的事实的研究3个方面分析了女性角色特征与领导角色特征的匹配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德治,二者既不能割裂和相互对立,也不能相互取代,它们在功能、内容、目的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内涵、形式及实施手段上也有着不可混淆的区别,应立足本国实际,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北宋新学理学的对立与新旧党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新学理学社会政治思想的对立与新旧党争既有一定联系又存在明显区别。新学理学的对立与新旧党争 ,既不能截然分开 ,又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大学生的自我角色认同和塑造■钱焕琦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触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其中,当代女性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新一代女性中的佼佼者,女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知识修养,深邃的思想和清醒的头脑,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她们清楚...  相似文献   

9.
伦理与审美都是人的自我实现的方式。伦理追求人生善的价值,审美追求人生美的价值。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都比较注重二者的联系的一面、统一的一面,这诚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不仔细、深入地研究它们区别的一面、对立的一面,则无法真正认识它们的联系和统一。本文试图就伦理与审美歧异的一面做些分析,就教于伦理学与美学的同行。  相似文献   

10.
冲突与重塑──观《太阳女人》系列剧《女人没保险》有感李莉当社会的进步把女性由家庭引向社会,给女性展示一个一反传统的社会、家庭、个人发展三维立体人生的同时,也必然带给女性一系列新的角色追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传统的女性角色期待与现代女性自身理想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民间赈灾活动中,虽然不乏女性的参与,但与男性相比不过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清末民初,女性在赈灾活动中的角色、规模、手段、观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界的赈灾实践为民初女性参政热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近代民间义赈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杨柳青年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女性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在传统中国,年画中的传统女性生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再现。"仕女画"集中了很多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生活。在近代中国,年画中的女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也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了民族主义话语及男性知识分子对年画创作者乃至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杨柳青年画艺术地呈现出中国女性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及其性别关系、权力关系之调整,另一方面其也展示了视觉文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在实现大学的三大职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师传统角色的局限性,然后着重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高校教师角色重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角色理论的新领域:网络角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社区与网络角色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译为赛博空间,是基于电脑及其网络建立起来的人与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W·J·米切尔认为,cyberspace是cybernetics与space的复合,表示受控制的空间。网络空间为虚拟社区的滋生和拓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和物理条件。以电脑网络为媒介,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了一个新的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英国学者霍华德·莱英古德,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概念相区别…  相似文献   

15.
寻求妇女解放之途,不仅需要“破”——揭露、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打破数千年来妇女头上的枷锁,而且需要“立”——造就有别于旧传统的女性人格,树立新的女性形象.这种“新女性”的角色设计,至少可有如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构建包括两性在内的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中,女性NGO在其中所担当的社会性别平等的倡导、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补给、志愿服务的智力与资源供给、女性政治权力参与的表达、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媒介以及女性现代精神生活的引导等方面的角色,对推动两性发展,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稳定,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中和谐性别关系的构建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邵新龙 《前沿》2008,8(5):138-140
本文从相关法学范畴入手,分析角色职责与权利、权力、义务、责任及职责的关系,界定了角色职责的含义,认为现代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角色职责的重要性,论证了具体人格与角色职责的关系、角色职责的性质、类型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谭德晶  ;高颖君 《求索》2008,(3):185-187
戴望舒的诗作有一种古典美的精魂气质,其在诗境营构、意象选择等方面都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或显或隐的联系。“秋”、“青色”、“夜”的意象,以及女性、花草及“飞升”意象都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原型有着渊源关系,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戴望舒在向“现代”寻求的过程中,对古典诗歌传统的某种倾心与复归。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戏曲故事中,女性角色相对模式化:佳人、妖妇、烈女、巾帼英雄等,这些形象存在于不同时期或隐或显的意识形态价值框架内。在现代戏曲电影中,女性有了更多面向,《李贞还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的故事为原型,其中讨论了女性的成长、革命、婚恋等问题,是一部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戏曲电影。影片还借用了影视剧模式化的视听手法,使之更具当下性。  相似文献   

20.
马云 《前沿》2010,(12):74-77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农村扫盲教材开始涤除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大量嵌入反映女性社会角色变化的内容,展现了新型的女性职业观和地位观。同时,受旧有的"男外女内"思想的羁绊,扫盲教材又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凸显了实质上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折射了传统的社会性别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