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重庆地名看当地的森林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名角度入手,介绍了地名与森林的关系,通过对重庆森林地名和动物地名空间分布的比较分析,从中挖掘出地名反映的当地森林的变迁情况,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地名产生的机理出发,认为森林地名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森林及动物地名比例大小与当地森林多少不一定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语言及地理信息.从语言及地理角度分析古藏文吐蕃地名具有重要意义.吐蕃地名的类型有它独特的一面,同时还有其地名本身的结构属性及命名特点.在命名特点上,吐蕃地名不但表现客体的属性或特征,而且也包含着主观感情色彩等内容,使地名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吐蕃地名不仅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而且与历史上藏民族及周边民族的活动和影响颇具关联,是一种人地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记录一个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很强的延续性和稳固性.本文从中美两国地名这个独特的角度去揭示东西方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地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语言学有密切的关系,不少从事地名研究的学者对地名起源的考证都运用了语言学的理论:扣方法。文章从语言学和地理学角度分析西藏地名的语言结构,认为藏语地名特色鲜明,具有排他性、重复性、相似性、特殊性、社会性、传承性以及审美性和贬义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三峡古诗中地名特点和英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因特殊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在古诗中经常出现。三峡古诗中的地名不仅体现了地域性,更寓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象征性。如果仅是从译法上研究,恐是难以历数。但地名属于专有名词,如果从可否译成专用名词来看的话,地名的英译就清晰地分为了四种情况:译成专有名词、译成普通名词、译成不对等的专有名词、原诗中的地名在译文中不出现。  相似文献   

6.
壮语地名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语地名是壮族地区人民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壮语地名的溯源及形成特点,从民族学、语言学、地理学等不同角度论述壮语地名成因,并从文化内涵上剖析壮语地名的多样性,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到壮语地名的特点及形成规律,对研究壮族地区民俗、地理、生产、生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社会的产物,与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对地名的分类研究,是地名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定量的角度给出了汉族居民点名称的分类统计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按照政区地名、最早设置年代、命名规律、命名时间和迄今时间(截至2015年12月31日)等属性建立福建省政区地名数据库,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透视地名景观背后所反映的区域自然、历史人文现象,以期为地名学研究和历史地名文化保护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全省95条政区地名中,有超过一半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就已产生.在空间分布上,福建政区地名随时间变迁显现出与地区开发进程相对应的空间特征.在命名方式上,福建早期政区地名多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而唐代之后政区地名以社会人文事象得名略为显著.此外,现今福建政区地名格局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人口迁移、区域开发和国家行政区域体制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政区地名研究、管理、命名及福建历史地名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共时比较的角度,对现代壮语地名的语法构词现象进行了探讨,找出其规律性,以利于人们对壮语地名的理解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地名是一种语言文化的体现,通过分析蓝田县行政村地名,从自然和人文角度了解蓝田县地名命名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基于蓝田县291个行政村地名数据,通过查阅文献,利用ArcGIS核密度分析工具,对各行政村地名的命名及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地形类地名用字繁复多样,包含有峪、山、沟、岭、坡、岱、坪等;方位类地名用字以东南西北为主,该类地名一般成对出现;水文类地名多以河流或所在河流的区位命名;动植物类地名多以经济作物和家畜命名。(2)姓氏类地名的分布体现了蓝田地区的宗族聚居现象;历史文化类地名的分布与各种文化现象密切相关。(3)自然类地名多位于河谷冲积阶地、黄土台塬和丘陵等地区,与自然地理类型变化多样有关;受水源交通等条件限制,人文类地名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相似文献   

11.
南海诸岛琼人俗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了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所公布的地名,有些采用当地渔民习用名称作为标准地名,有些采用当地渔民习用名称与标准地名相对照.本文着重对当地渔民习用名称的出处和含义进行考证,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当地渔民习用名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商标法没有商标合理使用这种权利限制的规定,但是有关合理使用的案件在实践中是层出不穷的,尤其是地名商标合理使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立法不足,相关制度欠缺,学界关注度不够等。从地名商标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地名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黄山市三区四县的地名为研究对象,在用数理统计方法对3263个地名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方法对黄山市地名景观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制图表达,并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了黄山市地名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徽州方志丛书分析了黄山市不同类型地名景观空间分异的成因.结果表明:黄山市地名以自然景观类地名为主,蕴含着丰富的徽州地域文化.黄山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因素)决定了不同类型景观的地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分布在黄山市西部,北部和东部边缘地区,呈现出与自然地理特征高度吻合的特征;人文景观类地名主要分布在黄山市中部,呈现出沿盆地(谷地)集聚,且与人口分布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地名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记录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发展变化,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可称之为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古地名出现被美化和被曲解的现象。文章对在部分拉萨古地名中出现的美化现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旧城改造、新兴城区、撤村建居、撤市改区等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出现了各类地名管理问题,亟需规范.以杭州城市为例,以下方法不失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区地名管理方面可以着手进行的几个措施1、保护历史地名;2、控制商业地名;3、强化法律制约;4、协商解决问题;5、坚持实事求是;6、做好地名规划.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是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等民族相互杂居的地区,地名是匹河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活化石"。现以匹河怒族乡为例,主要来探析怒族地区地名的结构类型、认知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纠正《满族大辞典》的错误而作,《满族大辞典》共收录地名400多个,然而解说多处有误,问题很多,为、这里举出各地名首字在三画以下10例,分析其误谬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