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全身MR弥散加权(全身MR-DWI)和核素骨显像两种技术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全身MR-DWI在检测骨转移灶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对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经核素骨显像证实为明确骨转移的20例患者于一周内行全身MR-DWI。将骨骼系统分为7个区域观察:颅骨、胸锁骨、肩胛骨、肋骨、脊柱、骨盆、四肢长骨,以核素骨显像见异常浓聚灶或稀疏灶、MR-DWI见高信号病灶为阳性,分析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灶数。结果除脊柱外,其他6个区域MR-DWI所见病灶数均少于核素骨显像,检出率为核素骨显像的59.4%。MR-DWI检出了3处核素骨显像显示阴性的病灶;另有1例核素骨显像呈"超级骨显像",MR-DWI所显示的病灶数明显多于核素骨显像。结论全身MR-DWI对于骨转移灶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与核素骨显像互相补充,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苏红媛  张青  胡云  张莉  叶恒光 《重庆医学》2005,34(8):1133-1133,1135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静脉注射99mTc-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MDP)740MBq,3h后行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 66例乳腺癌患者发现骨转移,阳性率38.82%.骨转移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乳腺癌术后2~5年是骨转移高峰期.全身多发骨转移病灶37例,明显高于单发病灶29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作为诊断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常规方法,患者应定期进行骨显像检查.  相似文献   

3.
肺癌是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1].核素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最具价值[2].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作者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2例原发性肺癌合并骨转移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现将其临床骨痛症状与核素全身骨显像所显示骨转移灶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时相法99mTC -MIBI核素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  1 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旁亢 )患者 ,按文献方法行双时相法99mTC -MIBI甲状旁腺显像 ,其中 1 0例做了B超检查 ,4例做了CT扫描 ,3例加做了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  1 1例患者99mTC -MIBI核素显像检出 1 0例共1 2处病灶 ,灵敏度为 91 % ;3例全身骨显像中 2例呈甲旁亢特征性的“超级影像”表现。结论 双时相法99mTC -MIBI核素显像是诊断甲状旁腺腺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结合全身骨显像更对甲旁亢患者的综合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骨转移癌骨痛1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巍  刘韬  秦丽红  胡萍 《广西医学》2009,31(11):1663-1664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患者骨痛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对1168例核素全身骨显像确诊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骨痛特征、疼痛部位与核素骨显像转移灶的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168例骨转移癌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615例,占52.65%。疼痛部位以颈、胸、腰背、髋部等处(中柱骨)多见,占52.85%(325/615),而核素显像脊柱骨有转移灶仅40.16%(247/615),有广泛性骨转移灶占36.91%(227/615),而表现为全身骨痛仅占5.53%(34/615),疼痛部位、程度与核素骨显像转移灶分布有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部位、程度与核素骨像转移灶分布不一致。近半数骨转移患者无骨痛症状,不能仅仅以临床上是否出现骨痛症状作为行核素骨显像的指征。应把核素全身骨显像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前列腺癌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和PSA结果进行回顾研究,并对骨转移与PSA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率为79.3%,常见转移部位是骨盆、腰椎及股骨,随着PSA值不断增高,骨转移阳性率也增高,尤其当PSA>60μg/L时,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率100%,而PSA<20μg/L时,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率很小。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是诊断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的最佳检查手段,核素全身骨显像结合PSA结果可以提高判断骨转移准确性,尤其对单个病灶的性质判断更为重要。当PSA>20μg/L时,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很大,应常规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的价值。方法26例被临床确诊为MM的患者,均进行全身骨显像、X线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或病理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核素骨显像对MM的诊断意义,并通过多次复查骨显像,动态监测MM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MM患者中,核素骨显像阳性者23例,阳性率88.5%,X线检查阳性者18例,阳性率69.2%。6例患者不同期化疗后,复查全身骨显像显示骨病变范围缩小或病灶数目减少,病灶处放射性有所改变,临床也证实病情改善。结论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对M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对MM疗效的动态观察具有指导意义,此方法可作为MM诊断和疗效观测的常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11例乳癌病人进行不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表明34例骨转移病人,骨显像检出率为97%,X线检出率为67.6%。骨显像能一次检出全身骨所有异常病灶,且比X线提前发现无症状转移灶,是一种简便、灵敏、准确的检查方法。将全身骨显像列为乳癌根治术前后的常规检查方法,对乳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观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乳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渐趋年轻化[1],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命.乳癌是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2],因此患者手术治疗后核素全身骨显像随访检查较为重要.作者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 812例经手术治疗后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的乳癌患者骨转移检出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99Tcm-MDP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的症状、部位、数量与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6.7%,肺腺癌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次为脊柱和骨盆。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与CT。结论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最有价值,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随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近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级的B超、CT及MRI已普及应用,使临床医师对许多疾病的诊断迎刃而解,然而由于疾病的表现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有其独特的优势.2008年1月至12月,作者对619例临床尚未或不能确诊的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近半数得到了较明确的诊断,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核素骨显像对全身骨骼系统的检查,有着安全、简便、无创伤等优点,对发现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发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2004年6月至2006年11月126例骨转移癌患者核素骨显象的结果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81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祁苏凌  蔡宗萍  王瑛  徐凤  史若飞 《重庆医学》2005,34(8):1134-1135
目的评价核素骨显像对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 481例恶性肿瘤患者注射99mTc-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MDP)30mci后行SPECT全身骨显像,共作骨显像1 797人次.结果显像阳性1 259例,阳性率85%.其中首次显像阳性973例,随访发现阳性286例.显像特点:多发性放射性分布浓聚占91.58%,单发性放射性分布浓聚4.85%,单发性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3.57%.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盆骨、股骨、颅骨、肩胛骨、指(趾)骨.结论核素骨显像对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癌灵敏度高,应列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张莉  张青  胡云  苏红媛  叶恒光 《重庆医学》2005,34(8):1144-1144,1148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结合CT诊断鼻咽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鼻咽癌患者行核素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CT检查.结果 120例鼻咽癌患者99mTc-MDP全身骨显像结合CT诊断骨转移的阳性率为60%(72/120),全身骨显像阳性率67.5%(81/120),假阳性率为7.5%(9/120);CT诊断阳性率为44.2%(53/120).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最多,其次为胸部、骨盆、四肢及颅骨.结论 99mTc-MDP全身骨显像结合CT检查对于鼻咽癌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可作为鼻咽癌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5.
189例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  王朝晖  李滢 《安徽医学》2011,32(12):2056-2057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转移部位、发生率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其他类型多;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中轴骨为主.结论 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可以准确判断骨转移的部位和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  相似文献   

16.
黄红  周仲佑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576-3578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X线平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9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925 MBq~1 110 M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平片检查,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X线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30例骨转移瘤,阳性率90.9%。其中无骨痛患者发生骨转移14例,占46.7%。4例为单发转移,占13.3%。26例为多发转移,占86.7%。X线发现21例,阳性率63.6%。二者符合率为66.7%。结论:核素骨显像有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应用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互补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早期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MDP骨显像。结果208例乳腺癌全身骨显像中,发现骨转移者98例,发生率为47.1%,骨转移灶分布以胸部最多见(48.9%),其次是椎体(28.5%),骨盆(19.4%),四肢骨(13.3%),颅骨和其他骨骼(8.2%)。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很高,骨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核素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应作为乳腺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8.
钟勇  蒋宁一 《广东医学》1997,18(11):779-780
我们对58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多次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对其淋巴转移与骨转移的相关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58例病例平均年龄48.5(28-74)岁,全部随访12-18个月是否健在。其中28例无腋下淋巴结转移,30例病理证实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对其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追踪12个月(每3个月1次),1.2检查方法:静脉注射99mTcMDP74OMBq后饮水500-1000ml,3-4小时后使用SOPHADSXSPECT以25cm/min的速度常规行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加局部放大摄片。1.3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核素骨显像检查乳腺癌骨转移109例分析兰医一院核医学科毛亦佳甘肃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曾贤伍乳腺癌骨转移影响患者预后而受到重视,核素骨显像对诊断骨转移具有很高价值。现就109例乳腺癌核素骨显像结果予以分析。1临床资料经病理确诊并进行核素骨显像的109例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50例患者进行了核素全身骨显像,诊断转移性骨肿瘤123例,并与X线片结果相对比,其灵敏度高于X线检查。骨转移发生率为82%。150例检查者,其中不明肿瘤发生部位,经骨显像后确诊找到原发灶者6例。故全身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有很高的灵敏度,并能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对寻找原发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