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中医"肺胀"范畴。可分为外寒里饮,痰浊阻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肺肾气虚,阳虚水泛证型。病位在肺、心,涉及脾肾,病机为痰浊水饮或瘀血。笔者认为痰浊与肺心病发病关系密切,从痰饮论治可获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液中的Wnt5a基因表达量,比较AECOP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液中Wnt5a基因表达量差异,尝试探讨Wnt5a基因与AECOPD部分中医相关证型的关系,尝试为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客观标准。方法 收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参考肺胀证型诊断标准,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肺肾气虚证三个组;患者入院时同步进行肺功能检测及抽取静脉血,运用RT-PCR检测AECOPD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液中Wnt5a的表达量,并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肺肾气虚组AECOPD患者血液中Wnt5a基因表达量分别为1.45 ± 0.54、1.70 ± 0.71、2.11 ± 0.92,均高于正常组(1 ± 0.05),P < 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三组证型间Wnt5a基因表达量: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P < 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Wnt5a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COPD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直线线性相关关系,且呈正性相关(P < 0.01)。结论 Wnt5a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AECOPD中医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能够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中医证型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并揭示其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面细胞极性(Wnt/PCP)信号通路中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 mR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尝试为AE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客观标准。方法:收集AECOPD患者100例,分为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肺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5个组别,每组20例。正常组15例。所有入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血液总RNA的提取采用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RhoA基因在AECOPD中医证型患者血液中mRNA的表达量,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痰热郁肺组和痰蒙神窍组比较无差异;与正常组比较,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和阳虚水泛组中RhoA 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P 0. 01); 5组证型间RhoA mRNA表达量,痰浊壅肺组痰热郁肺组/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RhoA mRNA相对表达量与AECOPD 5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直线线性相关关系,且呈正性相关。结论:Wnt/PCP信号通路中Rho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5组中医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可能给AECOPD中医证型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标准,并揭示其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心功能差异情况,为慢性肺心病辨证分型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心脏彩超和hsCPR检测,将不同证型患者的心功能指标2组间比较,研究各证型间心功能差异性。结果共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共101例,按中医辨证分型为痰浊阻肺组、痰热郁肺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其中痰浊阻肺组/痰热郁肺组与肺肾气虚组和阳虚水泛组的2组间比较,其中RV、RVOT、PA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肺组和痰热郁肺组的RV、RVOT、PA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LVEF、hsCPR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RVOT、PASP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阳虚水泛组、肺肾气虚组、痰热郁肺组和痰浊阻肺组。结论 4组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证型有关,不同证型肺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性,可为肺心病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医证型与急性胃肠损伤(AGI)的相关性,评估AGI对不同证型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东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重度和极重度AECOPD患者辨证分为痰热郁肺组、痰浊蕴肺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同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呼吸衰竭发生率、AGI发生率、动脉血氧分压[p(O_2)]、AGI症状评分、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腹腔内压、血清瓜氨酸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证型AECOPD患者与p(O_2)、AGI症状评分、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腹腔内压、血清瓜氨酸及IFABP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证型患者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40例患者分为痰热郁肺组80例,痰浊蕴肺组60例,肺肾气虚组56例,阳虚水泛组44例,痰热郁肺为主要证型。各不同证型组p(O_2)、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血清瓜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痰热郁肺组p(O_2)、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血清瓜氨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AGI症状评分、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均0.05);阳虚水泛组AGI症状评分、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肾气虚组、痰浊蕴肺组(P均0.05),血清瓜氨酸水平明显低于肺肾气虚组、痰浊蕴肺组(P均0.05)。痰热郁肺证与AGI症状评分、腹腔内压、血清IFABP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p(O_2)、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血清瓜氨酸水平呈负相关(P均0.05);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AGI症状评分、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腹腔内压、血清瓜氨酸水平、血清IFABP水平均为AE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均0.05),各个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以痰热证型最大,其次为阳虚水泛型。结论 AECOPD患者痰热郁肺型占主要比例,且较其他证型与AGI相关性最强;其次为阳虚水泛型。AGI相关指标可以一定程度上作为辅助AECOPD分型的依据并作为判断不同证型AECOPD病情的指标。AGI为各证型AECOPD尤其是痰热郁肺、阳虚水泛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重视对AECOPD尤其是痰热郁肺型、阳虚水泛型患者合并AGI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证型与COPD气道重建关键基因β-Catenin的相关性分析,尝试从基因水平探讨COPD中医证型诊断。方法选取61例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为实验对照组。COPD患者中医辨证分为痰浊雍肺证21人、痰热郁肺证17人、肺肾气虚证23人。受试者空腹采集静脉血,Real-time PCR检测血液β-catenin基因。结果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组血液β-catenin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COPD患者中医证型从痰浊壅肺→痰热郁肺→肺肾气虚,血液β-catenin表达逐渐增高,肺肾气虚组与痰浊壅肺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肺肾气虚组与痰热郁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β-catenin基因的在患者血液中的表达量可以作为区分COPD中医证型的客观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指导中医辨证。方法:根据对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临床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制订《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调查表》,并建立证素证候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2个病性证素中,痰(饮)和出现频率最高(80.76%),其次为气虚、热、瘀血、阴虚、湿(浊)等,频率分别为50.95%、41.44%、33.62%、21.56%、19.24%等;靶点主要位于肺,其频率为93.23%,其次为在肾和脾(36.79%和7.61%)等。在证素不同的组合中,单一证素构成的证候主要有血瘀证(1.57%)。靶点在肺、肾、脾,表现为肺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肺阴虚证等。三证素组合多为痰热(29.07%)、痰瘀(24.42%)、痰湿(浊)(14.12%)等与病位肺的组合,表现为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痰湿阻肺证等。四证素组合有痰热瘀阻肺证(3.38%)和外寒内饮证(0.85%)。其他组合有少阳郁热证(0.63%)、风痰入里证(0.42%)等。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饮)、气虚、热、瘀血、阴虚、湿(浊)等,主要病位在肺、肾、脾等。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河南中医》2009,29(6):563-565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由肺脏疾患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正虚卫外不固,外邪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反复发作。本病的证候要素以痰、阳虚、气虚、火(热)、水饮、瘀血为主,病位以肺、肾、心为主。证候大致为虚证类(心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心肾阳虚证)、实证类(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兼血瘀证)、危重变证类(痰浊闭窍证、正虚喘脱)三证类九证候。治疗急则以清热、涤痰、活血、化饮利水、宣肺降气、开窍立法而兼固正气,缓则以补肺、养心、益肾为主并根据气虚、阳虚之偏而分别益气、温阳,兼祛痰活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基因及参与细胞增殖抑制的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HSG)的mRNA在AECOP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探讨ERK信号通路在AECOPD气道重建的作用,尝试从基因层面寻找AECOPD中医辨证分型量化标准。方法收集痰浊壅肺、痰热郁肺和痰瘀阻肺3个证型的AECOPD患者各20人,健康者20人,采用RT-PCR检测ERK1/2、HSG在各组入选者血液中mRNA的表达。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HSG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ERK1/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1/2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从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瘀阻肺逐渐增加,HSG基因则与之相反,为寻找AECOPD中医辨证分型量化及诊断依据提供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治疗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证候诊断要点及辨证治疗规律。方法: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文献,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结果:认为急性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伏痰遇感引动,痰气搏结,以实证为主;慢性持续期以虚实兼夹为主,表现为阳虚与饮伏、气虚与痰阻、气阴虚与痰热等;临床缓解期以虚为主,表现为肺、脾、肾气虚。拟订有关证候诊断要点,并总结辨证治疗规律。结论:常见证候为三期十证候,即急性发作期的外寒内饮、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阳气暴脱证,慢性持续期的阳虚饮伏证、气虚痰阻证、气阴虚痰热证,临床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为主要兼证,常兼见于上述证候中。为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梅  彭文照  郝小梅 《新中医》2018,50(7):75-78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及比较不同证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Th) 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Th22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115例COPD患者,将20例同期体检未患COPD者设为对照组。将COPD患者根据辨证标准分为8个证型,将风寒束肺证、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设为偏实证组,将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设为偏虚证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并将偏实证组、偏虚证组与对照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比较。结果: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风寒束肺证2例,占1.74%;外寒内饮证1例,占0.87%;痰热壅肺证22例,占19.13%;痰湿阻肺证29例,占25.22%;脾肺气虚证21例,占18.26%;肺肾气虚证23例,占20.00%;肺肾气阴两虚证6例,占5.22%;气虚血瘀证11例,占9.57%。痰热壅肺证组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与痰湿阻肺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脾肺气虚证组Th17细胞分数、Treg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与肺肾气虚证组、肺肾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阻肺证组Th17细胞分数低于痰热壅肺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肺气虚证组、肺肾气虚证组、肺肾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的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均低于痰热壅肺证组与痰湿阻肺证组(P<0.05),Treg细胞分数均高于痰热壅肺证组与痰湿阻肺证组(P<0.05)。偏虚证组和偏实证组的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偏虚证组Treg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偏实证组Treg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偏虚证组Th17细胞分数、Th17细胞/Treg细胞比值、Th22细胞分数均低于偏实证组(P<0.05),Treg细胞分数高于偏实证组(P<0.05)。结论: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失衡与COPD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是导致COPD患者由“邪气胜”的实证向“精气虚”的虚证转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为AECOPD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纳入AECOPD患者320例,判定其中医辨证,检测降钙素原(PCT)、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血气、白蛋白(ALB)等客观指标的水平,分析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以痰热壅肺证(38.75%)最常见;证型分布比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痰热壅肺证、肺肾两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和肺肾两虚证的FEV1/FVC(%)、FEV1Pred、PO2明显低于痰浊阻肺证和痰热壅肺证,而PCO2明显升高;痰热壅肺证PCT、WBC、hs-CRP最高;痰瘀阻肺证PLT、Fib最高;肺肾两虚证Hb、ALB最低。结论 AECOPD与血气、肺功能、炎症指标、血常规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AECOPD中医证型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惠琴  刘琴  李风森 《陕西中医》2014,(11):1513-1515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5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培养阳性患者做调查,同时对其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总结,总结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菌分布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痰培养阳性患者500例,记录主要临床表现、肺功能、痰培养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结果: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分型中占主导证型的是:痰浊阻肺型、痰热郁肺型;2COPD分级与证型的关系,I级以燥邪伤肺型为主,II级以痰浊阻肺型居多,III级痰热郁肺型居多,IV级以肺肾气虚、阳虚水泛为主;3COPD分级与细菌分布的关系:I、II级患者感染以球菌居多,III、IV级患者感染以杆菌为主,级别越高,耐药率越高。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病以痰浊阻肺型最多,其次是痰热蕴肺型、脾肾气虚、燥邪伤肺型。2COPD(肺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I级以燥邪伤肺为主,II级以痰浊阻肺,III级痰热郁肺,IV级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多见。3细菌分布与COPD(肺功能)的关系:I、II级感染以球菌居多,III、IV级感染以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王昭  徐震  帖永新 《河南中医》2019,39(7):1076-107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医证候与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81例AECOPD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比较各证型APACHEⅡ评分、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结果:病程从短到长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FEV1、FEV1/FVC、Pa O2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Pa CO2由低到高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PACHEⅡ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肾两虚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痰热壅肺证的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痰浊阻肺证、痰瘀阻肺证及肺肾两虚证(P 0. 05)。结论:AECOPD中医证候与APACHEⅡ评分、肺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郁东伟  蔡宛如  马丹女  应翩 《光明中医》2009,24(12):2237-2238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剧期(AECOPD)患者中医痰热郁肺型与痰浊壅肺型的特点,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因COPD急性加剧而住院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治规范辨证分型,对痰热郁肺型和痰浊壅肺型比较分析.结果:①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主要是痰热郁肺型和痰浊壅肺型患者.②痰热郁肺型和痰浊壅肺型在一般情况、肺功能指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而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动脉血PCO2和血清D-二聚体含量均较痰浊壅肺型者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OPD急性加剧期住院的患者中主要是痰热郁肺型和痰浊壅肺型;痰热郁肺型较痰浊壅肺型AECOPD患者更易导致CO2潴留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为"辨体-辨病-辨证"论治COPD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416例,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患者体质进行判定,采集患者四诊资料以进行中医证型判定,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中医体质与COPD证型、COPD分级、体质量指数、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 COPD证型以肺肾气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为主;气虚质、阳虚质与肺肾气虚证相关,气虚质、痰湿质与痰浊阻肺证相关,湿热质与痰热郁肺证相关,阳虚质与阳虚水泛证相关;不同病情、体质量指数、年龄患者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COPD患者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为主,证型以肺肾气虚证、痰浊阻肺证、痰热郁肺证为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同时受病情、体质量指数、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史若愚 《河南中医》2014,(7):1334-1335
目的:探讨ICU中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医体质与初始证候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耐药菌肺炎病例67例,对患者进行体质调查,并记录患者入院的初始证候类型。结果:气虚质26例,阴虚质19例,痰湿质13例,阳虚质3例,瘀血质2例,痰热质2例;风热犯肺证12例,痰热郁肺证21例,痰浊阻肺证17例,痰瘀互结证4例,热闭心包证i例,气阴两虚证2例。结论:气虚质患者多见风热犯肺证及痰浊阻肺证,阴虚质患者多见痰热郁肺证,痰湿质患者多见痰浊阻肺证。  相似文献   

18.
王岩  郝铮  洪燕英 《北京中医药》2021,40(8):915-917
目的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项检验指标对中医辨证的参考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诊断为COPD患者89例,分析不同中医证型COPD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心肌标志物、淋巴细胞亚群等数据,从中提取与中医证型相关的21项检测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找出对中医证型有诊断价值的检测指标.结果 A组(痰热郁肺+肺肾两虚)与B组(痰浊阻肺+肺肾两虚)比较,CD3+%、CD4+%、红细胞计数(R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的AUC值为0.731 ~0.887,对于A、B组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白细胞计数(WBC)对应的AUC值为0.902,对于A、B组证型有非常高的鉴别诊断价值;B组(痰浊阻肺+肺肾两虚)与C组(痰瘀互阻+肺肾两虚)比较,RBC对应的AUC值为0.722,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2.2%,RBC对于B、C组证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A组(痰热郁肺+肺肾两虚)与C组(痰瘀互阻+肺肾两虚)比较,CD3+%对应的AUC值为0.723,敏感度为44.2%,特异度88.5%,WBC对应的AUC值为0.729,敏感度为48.8%,特异度88.1%,此2项对A、C组证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 痰热郁肺证与痰浊阻肺证,前者以热邪结聚为患,后者不具热象,因此炎性因子为主要鉴别要点;痰浊阻肺与痰瘀互阻证,RBC的显著差异表明后者瘀证显著;痰热郁肺与痰瘀互阻,前者为痰湿壅阻肺系,脾失健运,故免疫因子在两者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临床调查阐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危险窗证候分布规律并探讨病机转化。方法:收集8 所医院AECOPD 患者急性加重缓解后进入危险窗的中医证候学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5 个基础证候中以肺气虚证频率最高,其次是肾气虚证和痰湿证;14 个复合证候中以肺肾气虚证和痰湿阻肺证出现频率最高;AECOPD 危险窗临床常见证候有肺肾气虚兼痰湿阻肺、肺肾气虚、肺脾气虚兼痰湿阻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兼痰湿阻肺、肺肾气阴两虚、肺肾气虚兼痰瘀阻肺和肺肾气阴两虚兼痰瘀阻肺。结论:AECOPD 危险窗常见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单纯虚证及单纯实证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胀常见证候之间心肺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收治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患者分别进行心、肺功能评价、心脏超声检查、肺功能测定等,并统计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肺胀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痰热郁肺证左心室射血分数、肺功能检查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FEV1/FV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水泛证与肺肾气虚证之间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肾气虚证与痰热郁肺证患者证候之间的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郁肺证与阳虚水泛证之间肺动脉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热郁肺证与阳虚水泛证患者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虚水泛证与肺肾气虚证之间肺动脉压比较以及肺肾气虚证与痰热郁肺证之间肺动脉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胀阳虚水泛证的心功能分级、肺功能分级处于较低水平,痰热郁肺证的心功能、肺功能水平相对较好,肺肾气虚证的肺动脉压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