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洪山泉域概况及洪山泉1995—2018年间的流量变化过程,在分析泉域地层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泉域煤矿地质和泉域煤矿带压开采区的基础上,评价了煤矿开采对洪山泉域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矿开采改变了地下含水层结构与泉域下垫面条件,对岩溶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造成破坏;采煤形成的裂缝会不同程度地导入煤系地层上覆各含水层,地下水沿导水裂隙下渗进入矿井形成矿井水排出地表,将造成岩溶水补给量减少,影响对岩溶含水层的正常补给。  相似文献   

2.
大汶河流域具有一定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利用东平湖调蓄,按照弃水阶段调水和洪水预见期调水两种调度方式,对不同典型年短历时场次洪水进行实时调算。并利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外调洪水资源,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危机。研究成果对于类似河道洪水资源利用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洪山泉域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分析,评价石口子水库运行对洪山泉的影响。石口子水库建成后,水库库水通过河底和两岸渗漏入渗,可增加对洪山泉域岩溶地下水的补给量,对于增加洪山泉的出流量会起到一定的补给作用。但是仅指望石口子水库的修建得到洪山泉的恢复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洪山泉出流量有减少趋势,以多年洪山泉出流量观测资料为基础,对1955年以来洪山泉流量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出流量减少原因进行探讨,旨在保护洪山泉,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瑞光 《海河水利》2009,(6):4-6,13
洪水具有水害和水利双重特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洪水资源利用的表现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指出了洪水资源利用的内涵。根据海河流域所具有的河系分散、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洪水相对集中等特点,通过水库、蓄滞洪区、河系连通等工程措施和洪水调度中与水量调度、污染物调度、沙量调度相结合的非工程措施以及洪水资源利用量等方面综合分析,得出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潜力。指出开展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从流域管理角度提出了保障洪水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洪水资源利用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吉林白城市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当地的洪水资源利用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当地的泡沼、湿地众多,过境径流量大的优势,来弥补当地降水少、工程措施不足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并针对特定的洪水资源利用措施,制定了相关的洪水资源利用风险分析模型,使洪水资源利用达到安全、高效运行。在研究与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和田河流域为例,对极具南疆绿洲代表性的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可利用量、需水量、可供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修建玉龙喀什水利枢纽、灌区配套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对塔里木河生态需水下泄及流域水资源合理布局的影响,系统提出和田河流域的水资源总体配置。研究成果对和田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皮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皮县地处近滨海平原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成为全县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积极推广微咸水利用技术、雨洪集蓄利用技术、农田节水灌溉等各种农技农艺节水技术,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张北县为例,分析了农牧交错带中段的农业自然经济概况、水资源短缺形势及节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从水资源分区规划、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水价改革、雨洪利用及农艺技术改进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农村节水的方向和措施,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和实施农业节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关中灌区大力发展节水改造工程是十分必要的,节水改造工程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并结合一定的节水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节水改造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将会得到减小或减免,关中灌区的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模式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齐学斌  樊向阳  王景雷  高胜国 《水利学报》2004,35(10):0119-0124
根据水资源平衡的原理,对井渠结合灌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合优化调度,并采取地膜覆盖集雨种植节水技术和引洪补源技术,实现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实践表明:采取沟渠蓄水和大定额灌溉的补源方式,效果明显;采取地膜覆盖集雨种植节水技术,增产幅度达17.4%;采取水资源优化调度技术,平均净增效益3000元/hm2左右,并可实现水资源采补平衡。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河北省平山县雨洪水资源利用的发展与现状,指出山丘区雨洪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兴建梯田和修建雨水集蓄工程,建议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积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资料,进行科学规划,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与旱作农业技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实现山丘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叶尔羌河流域属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区,河道径流主要为冰雪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根据目前水资源调蓄能力,以及农业、生态等用水情况,汛期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约7.8亿m~3。建议修建山区水库、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洪水资源调蓄能力;对部分平原水库进行防渗及清淤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健全流域洪水资源调控机制,安全高效利用洪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洪水资源利用在产生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有必要加强洪水利用风险评价研究,最大限度降低洪水资源利用的负面影响。对调水工程洪水资源利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蓄水工程、输水工程、提水工程三个方面展开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熵权法和投影寻踪法计算客观权重,引入云模型计算风险指标的隶属度,最后得到洪水资源利用的风险等级。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为实例,对丰、平、枯三种典型年的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洪水具有资源与灾害两重特性,建立洪水资源利用预案,掌握当年的洪水资源利用系统运行状况,是使洪水资源在较低风险下发挥更大效益的有效手段.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的研究意义及其研究体系,并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建立区域洪水资源利用预案体系.白城市2005年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的实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践表明对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洪水资源利用是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近年来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和热点。本文以松辽流域为例,对洪水资源利用的内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洪水资源利用的进展情况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今后开展洪水资源利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岛地区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紧张,但现状水资源利用总体上仍停留在粗放型阶段,利用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大,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海岛地区必然的选择。在分析海岛地区节水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节水潜力的基础上,指出海岛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应以管理制度节水为主,工程节水为次,并提出了相应的节水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胶州市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针对胶州市水资源总量和调蓄工程先天不足的特点,根据雨洪水资源利用现状,结合水资源合理配置措施,摸清可供利用雨洪水资源的潜力,提出了今后开发利用雨洪水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北京水务》2011,(5):4-5
<正>房山区2006-2011年共建设雨洪利用工程104处,其中农村雨洪利用工程79处,党政机关雨洪利用工程25处,总蓄水量350万m3。1雨洪利用的作用实施雨洪利用工程对推进全区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积极作用。(1)节约水资源项目通过雨洪利用工程建设,房山农村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有利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工程建成后,每  相似文献   

20.
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现状与潜力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评价洪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是开展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进而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首要工作。本文认为流域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洪水调控利用能力的函数,对应任何洪水调控利用能力的洪水资源均可划分为可利用量和不可利用量两部分;采用极限分析理论,推理分析流域洪水资源现状利用潜力、理论利用潜力和流域洪水资源现状可利用量、理论可利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完善和统一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和评价方法。作为实例,评价了南四湖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得出现状和理论可利用量分别为16.29~18.08亿m3、20.50~21.55亿m3,现状和理论利用潜力分别为2.66~3.86亿m3和6.78~7.33亿m3,指出现状洪水资源利用的阈值空间和未来挖掘方向,对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