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葛根总黄酮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微波辅助浸取新工艺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新工艺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常压下,当微波功率为700 W,葛根粒度为80目,预泡1 h,固液比为1:25,乙醇溶剂浓度为60%,微波辐射40 s,间歇辐射3次,可得到最佳提取率83.92%,比传统回流浸取和超声浸取葛根总黄酮工艺具有快速、节能和浸取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微波促进化学反应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选择性加热等优势,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微波功率反射大、加热不均匀和热失控等问题,限制了微波能的进一步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出高效的微波化学反应器,必须在宏观上深入研究微波促进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将电磁场方程、热传导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方程等多个微分方程相互耦合。然而,现有研究一直缺乏以上方程之间的严格耦合关系。因此,本文介绍了化学反应的极化及微波在化学反应中的耗散,建立了微波促进化学反应过程的宏观动力学耦合模型。首先,梳理了微波化学的宏观动力学耦合模型,并对该模型存在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即现有模型缺乏微波在化学反应中的极化过程及耗散过程。其次,针对微波在化学反应中极化过程的挑战,引入了新的介电特性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的介电特性由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对应的1阶勒让德多项式展开式的系数决定。然后,针对微波在化学反应中耗散过程的挑战,根据能量守恒,引入了新的耗散功率公式,结果表明,微波在反应体系中的耗散由微波在反应物中的耗散、在生成物中的耗散及生成物和反应物耦合产生的耗散等部分组成。最后,通过实例,阐...  相似文献   

3.
结合离子交换反应的相关理论和物料平衡原理 ,建立了三相逆流联合水处理装置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模型 ,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  相似文献   

4.
作为倍他米松合成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简单节杆菌催化17α-羟基-16β-甲基孕甾-4,9(11)二烯-3,20-二酮的C1,2微生物脱氢生成17α-羟基16β-甲基孕甾-1,4,9(11)三烯-3,20-二酮的反应.考察了不同菌体量和底物质量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菌体质量浓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反应初速度与底物质量浓度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考虑底物及产物的固液平衡以及产物抑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初始底物质量浓度下的格氏物间歇脱氢反应过程曲线进行了拟合,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蔬菜干燥技术与理论研究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详细介绍了常压热风、真空冷冻、微波、远红外、渗透等蔬菜干燥技术的发展动态,论述了相关的平衡含水率、干燥动力学、干燥阶段与干燥速率、干燥模型、干燥品质控制等干燥理论研究动态,以及与蔬菜干燥技术相关的湿空气热力学、数学及其相关学科;并指出科学有效地控制脱水蔬菜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品质,开发高效率、低能耗的干燥技术与设备,生产新型特种蔬菜,是今后脱水蔬菜生产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数学描述湍流各物理量的脉动对气体湍流燃烧的影响 在仅考虑温度、浓度脉动的二阶矩封闭模型(SOM)基础上,用密度脉动作用于Arrehenius公式的后处理方法,研究密度脉动对气体湍流燃烧和NOx湍流生成有限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密度脉动的概念和数学表达式,建立全面考虑温度、浓度和密度脉动影响的湍流反应流的二阶矩封闭修正模型.为更精确地数值模拟湍流耦合反应流中的湍流燃烧快速反应和NOx生成的缓慢反应奠定了基础.分析结果表明,修正模型具有封闭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黄连提取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药浸提机制和扩散理论,通过对黄连在乙醇环境中的浸提时间、温度、溶剂剂量、颗粒粒度与浸出有效成分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建立黄连提取的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动力学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频超声降解水溶液中对硫磷的反应动力学以及机理.引入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响应面方法对对硫磷初始浓度、超声功率以及频率对对硫磷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估.经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和实验以及对拟合的二次模型分析发现,拟合模型显著(P=0.000 2),且拟合不足不显著(P=0.113 6),相关系数平方R2=0.973 3,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回归性.对于对硫磷降解拟一级动力学表观速率系数具有显著性影响的一次项为超声功率值以及对硫磷的初始浓度值,二次项为超声频率值,交互项均不显著.在实验研究的超声功率、频率以及对硫磷初始浓度范围内,对硫磷降解拟一级动力学表观速率系数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存在一个最优的降解频率.  相似文献   

9.
电解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氨氮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强化电解法处理难降解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效果,采用三元电极电解经生化-混凝处理后的出水,对渗滤液中氨氮的降解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氨氮质量浓度随电解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反应的降解动力学特征.通过改变电流密度、pH、起始NH3-N质量浓度等不同工艺条件,考察电解法对渗滤液的NH3-N降解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电解反应渗滤液中的NH3-N降解迅速,其降解过程符合拟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拟零级反应速率常数k受电流密度、pH和进水NH3-N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建立了以该三因素为影响因子的k值经验模型,动力学模拟的NH3-N出水值与实际运行的测量值较为接近.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电解法进行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后续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弦”胎体理论建立轮胎非稳态侧偏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根据印迹变形的几何关系和轮胎着地点瞬时位置的数学关系,得到了轮胎侧向与纵向瞬时变形的关系表达式。以“弦”胎体理论为基础,考虑到胎宽的影响,推导出轮胎非稳态侧偏特性模型。理论模型基本反映试验特征。本文的建模方法将为改善该模型或建立精确模型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模拟常规工艺对水中氯苯的去除效能,测定了粉末炭(PAC)对原水中氯苯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并采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常规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水中氯苯;PAC可快速地吸附水中氯苯,5min吸附量可达平衡吸附量的80%以上,30min吸附量可达98%以上。建立了PAC投量与氯苯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的关系式,并通过小试进行了验证,得出了吸附时间为30min时,不同PAC投量所能处理的原水中氯苯最大浓度。  相似文献   

12.
The adsorption of Ca(Ⅱ)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hitosan α-ketoglutaric acid(KCTS) and hydroxamated chitosan α-ketoglutaric acid(HKCTS) was studied in a batch adsorption system.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s were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equilibrium isotherms,and isotherm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The kinetics of the adsorp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initial Ca(Ⅱ) ions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and pH was investigated.The pseudo-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s were used to des...  相似文献   

13.
红花黄色素浸提过程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质量平衡方程式为基础,通过实验测定,求得了红花黄色素浸提过程中重要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建立了红花黄色素浸提过程的数学模型.验证实验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红花黄色素的浸提过程,对于红花黄色素的生产和工艺设计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过程建模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柱型结构中药材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素提取过程实验数据,通过温度和液固比的变化,优化参数,得到提取动力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丹参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生产结果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预测误差为10%左右. 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佳,可用于中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厂用电继电保护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块化建模方法.对独立存在的厂用电继电保护系统仿真模块进行了分析和建模,给出了电流互感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的仿真模型;建立了典型断路器控制回路和电流速断保护仿真数学模型。将所建模型应用到某火电厂培训仿真机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利用传统静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分析拥堵道路网络交通流分配问题的不足,研究交通拥堵状态下静态拥堵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首先,基于拥堵路段上交通流特征,分析拥堵路段阻抗函数特点,包括满足拥堵路段上流量随车辆数增加而减少的特征;其次,分析拥堵状态下用户疏解路径选择行为,提出道路网静态拥堵交通流分配的用户均衡与系统最优原理;再次,构建道路网静态拥堵交通流用户均衡与系统最优分配模型,并证明模型与用户均衡原理的等价性、模型解的唯一性;最后,给出求解用户均衡模型的迭代加权求解算法.通过算例与传统静态交通流分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拥堵用户均衡分配模型与拥堵系统最优分配模型可以合理描述拥堵用户均衡原理与系统最优均衡原理,且拥堵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可以合理描述路网处于全拥堵状态下各路段实际通过流量.拥堵交通流分配模型可应用于由拥堵蔓延导致的局部全拥堵区域,可作为半拥堵静态交通流分配的核心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运用控制论原理,分析水文系统的动态特性,并采取线性逼近的方法,建立“天然河道传播场系统的线性数学模型”。该模型及其解在现有河道汇流模型及其大多数解法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人参茎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茎叶,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具有补气,生津,解暑,抗疲劳等功效.本文对人参茎叶中人参皂苷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研究人参茎叶皂苷的提取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工业上对渣油裂化产物质量评估的实际要求,本文按照固定沸程划分集总组分对渣油加氢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Mo-Ni系列催化剂上渣油加氢裂化反应过程分析,认为该过程具有明显的连串反应特点,并据此提出新的反应网络,建立了六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大于524℃组分转化对产品分布的影响,用四组分SARA法对残渣油进行分析,将沥青质和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划分为两个集总组分;小于524℃部分划分为减压馏分油(VGO)、中间馏分油、石脑油和气体等4个集总组分。六集总模型简洁且清楚地模拟了Mo-Ni系列催化剂存在下渣油加氢裂化和产品生成的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反应网络清晰合理,可以较好地预测产品分布;模型参数少(5个),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胶体类多孔介质微波对流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胶体类多孔介质物料的特性出发,结合微波对流干燥的特点,应用集总参数法,提出了微波对流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微波功率、物料特征尺寸、对流介质参数等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以土豆作物料,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