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饮食控制或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人80例,分别给予阿卡波糖(48例)和二甲双胍(32例)治疗16周。结果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疗效高于阿卡波糖,总有效率分别有96.9%和85.7%,显效率为71.9%和47.6%。阿卡波糖降你餐后2h血糖的疗效高于二甲双胍,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3.8%,显效率为71.4%,65.6%。两药均能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无显著差异。两药均不刺激胰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估阿卡波糖与伏格列波糖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的差异。方法:在PubMed、OVID、Springer、Medline、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因为没有直接比较的研究,故采用间接比较法,纳入包括阿卡波糖或伏格列波糖与安慰荆或二甲双胍比较治疗的对照研究,分析阿卡波糖与伏格列波糖的降糖差异。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阿卡波糖降低HbAIc的水平(-0.70%)优于伏格列波糖(-0.18%),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与二甲双胍相比,伏格列波糖降低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水平(-2.09mmol/L)高于阿卡波糖(-1.30mmol/L),但敏感性分析结果不稳定。结论:阿卡波糖降低HbAlc的效果优于伏格列波糖。在降低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上,两药的降糖差异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住院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FPG、2hPG、HbAlc)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栗县中医院2016—2019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研究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两组均坚持治疗2周。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治疗前后胰岛素分泌量、C反应蛋白,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分泌量和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胰岛素分泌量,且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方明 《海峡药学》2012,24(4):100-102
目的比较伏格列波糖和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分泌、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4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和伏格列波糖(伏格列波糖组)。服药8周后,观察患者餐后0min、30min、60min、1h、2h血糖,胰岛素分泌、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单剂量二甲双胍和伏格列波糖降低标准餐后血糖的效果相似。与伏格列波糖相比,二甲双胍可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标准餐后30min后胰岛素分泌水平,改善白细胞WBC和CRP水平(P<0.05,P>0.01)。结论二甲双胍在促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及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方面优于伏格列波糖,这可能与其部分恢复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片1次0.25--0.5g,1日3次,餐后口服;B组30例,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伏格列波糖胶囊1次0.2mg,1日3次,餐时口服,两组均治疗16周。观察用药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明显下降,且B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初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医嘱依从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二药联用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三药联用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对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治疗失败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停用磺脲类,治疗组用吡格列酮30 mg/d、伏格列波糖0.6 mg/d、二甲双胍1.5 g/d三药联用,对照组用同样剂量的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两组均治疗6个月,监测治疗前、后两个时间节点的空腹、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肝功能、肾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空腹、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的统计学意义(bP<0.05),治疗组更显著(aP<0.01);治疗后组间指标比较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空腹胰岛素:治疗前后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0.05)。没有发现心力衰竭、严重肝肾损害、血尿和骨质疏松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用是治疗磺脲类+双胍类药物治疗失败后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加用伏格列波糖三联合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比较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0例 2型糖尿病病人 ,分为阿卡波糖组 30例 (男 ,女各 15例 )口服阿卡波糖 50~ 10 0mg ,tid。另 30例为二甲双胍组 (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 ,口服二甲双胍 2 50~ 50 0mg ,tid ,均用 6wk。结果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均能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的有效率分别为 83%和97% ,二甲双胍的有效率分别为 87%和 73%。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阿卡波糖优于二甲双胍 (P <0 .0 1) ,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阿卡波糖不如二甲双胍 (P <0 .0 1)。阿卡波糖不良反应为腹胀和排气增多 ,发生率为 17% ;二甲双胍为恶心和腹泻 ,发生率为 13%。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 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降低餐后血糖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倍欣对2型糖尿病降糖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单纯饮食控制和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人198例,随机分为倍欣组100例和二甲双胍组98例,疗程为8WK。结果与结论 倍欣和二甲双胍对空腹血糖均有显著性下降,总有效率分别为86.0%、90.8%,但两药降低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倍欣对餐后2h糖的疗效高于二甲双胍,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1.63%(P<0.01);两药均能明显降低GHbAIc,但倍欣疗效高于二甲双胍P<0.05;两种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肝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见五种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临床药物经济性分析。方法2011年1-12月期间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即分为五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格列喹酮、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和格列齐特片治疗,服药30天后观察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并分析成本-疗效比。结果眼药后的五组患者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5%、94.2%、91.9%、89.7%和95.1%。结论五种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均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其中二甲双胍的成本-疗效比最高。  相似文献   

11.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升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32-293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6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d;治疗组给予吡格列酮30mg,1次/d,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不同降糖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 4种降糖治疗方案的经济学结果。方法 :对 2 2 5例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进行成本 效果分析。结果 :使空腹血糖下降一个百分点 ,各组费用依次为二甲双胍组 (2 .12元 ) ,盐酸二甲双胍组 (4 .19元 ) ,阿卡波糖组 (7.4 1元 ) ,伏格列波糖组 (7.5 4元 )。增量分析显示 ,血糖每多降一个百分点 ,阿卡波糖组费用为 6 .6 5元 ,低于伏格列波糖组 (7.5 4元 )。结论 :二甲双胍组在 4种治疗方案中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其余 3组相对于二甲双胍组来说 ,成本增加 ,降糖效果反而降低。阿卡波糖组优于伏格列波糖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给予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各43例,比较两组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血糖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9.1%),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治疗2型DM,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不同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不同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不同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成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伏格列波糖组、阿卡波糖组的成本-效果比(E1/C)和(E2/C)分别为4.23、2.01、1.38、0.95和2.58、0.63、0.42、0.40。结论: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要优于其他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5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小俐  黄璐  赵蓉  商莉莉 《中国药业》2009,18(13):40-41
目的比较5种不同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CEA)法对采用二甲双胍(A组)、进口阿卡波糖(B组)、国产阿卡波糖(C组)、罗格列酮(D组)、格列吡嗪(E组)、瑞格列奈(F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进行分析。结果A,B,C,D,E,F组的药物成本分剐为14.56,421.68,317.52,680.96,67.20,280.00元;控制空腹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88.46%,89.36%,86.36%,84.00%,83.33%;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18,4.77,3.55,7.89,0.80,3.36;控制餐后2h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1%,88.46%,89.36%,88.64%,88.00%,79.1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0.19,4.77,3.55,7.68,0.76,3.54。结论在以控制空腹血糖为主要目标时选择二甲双胍更经济,而以控制餐后2h血糖或以控制餐后血糖为主要目标时选择格列吡嗪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在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单给予二甲双胍治疗。2周后复查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疗效。方法:28例NIDDM病人(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58±s10a),在用足量的磺酰脲类降糖药无效时加用二甲双胍,开始剂量为250~500mg/d,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1.5g/d。治疗3mo。结果: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和24h尿糖均明显降低(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89%。有腹泻和恶心各3例。结论:二甲双胍治疗NIDDM病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李晖 《中国药业》2008,17(3):34-35
目的评价4种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二甲双胍+格列吡嗪(A组)、二甲双胍+罗格列酮(B组)、二甲双胍+瑞格列奈(C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D组)4种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C组、D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92,6.05,4.57,7.45和3.25,6.49,4.27,6.9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要优于其他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晔萍  郭连宇 《中国药师》2010,13(3):413-414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与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门冬胰岛素30;B组: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C组:二甲双胍片+格列关脲片+瑞格列奈片)进行评价。结果:A、B、C3组成本分别为140.80,141.82,251.72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7.93%,79.25%,83.3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0,1.79,3.02。结论:A组优于B和C组。  相似文献   

20.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兴梅 《中国医药》2006,1(9):549-550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方法 糖耐量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30例给予阿卡波糖50~100mg,3次/d,即阿卡波糖组;另30例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250~500mg,3次/d,即二甲双胍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治疗后2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和P〈0.01),但对餐后2h血糖控制阿卡波糖组优于二甲双胍组(P〈0.01)。结论 阿卡波糖能显著控制餐后血糖,疗效优于二甲双胍;且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故可治疗2型糖尿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