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士礼  杨鑫  胡伟 《安徽医学》2014,(8):1089-1091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发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31例大隐静脉曲张并发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逆行剥脱大隐静脉主干,选择性切断大隐静脉分支,取小切口结扎溃疡周围交通支。结果术后随访31例,随访率100%,平均随访时间5.4年,曲张静脉未见复发,溃疡结痂、愈合,疗效满意。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有效地解决了曲张静脉及其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合于静脉曲张并发静脉性溃疡的治疗,能有效防止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饶智  黄惠  陈惠明  陈国春 《当代医学》2010,16(26):91-9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4年3月~2009年3月,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后,在小腿静脉迂曲处采用小切口静脉点状剥除结扎血管,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23例(患肢143例)按照国际静脉联盟关于慢性静脉疾病临床分级标准,C2:112条患肢,C3:22条患肢,C4:7条患肢,C5:2条患肢。结果每条患肢手术时间平均90min,每条患肢需切小的切口约平均5.5个,住院时间平均14.2d。术后下肢乏力、酸帐感消失,无曲张静脉残留。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部位淤血不适患肢85.3%,局部小片皮肤麻木感患肢11.19%。本组部分患者随访半年~2年的无复发或溃疡改变。本组无皮肤坏死、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拴、肺栓塞、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加小切口静脉点状剥脱静脉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美观明显改善且疗效可靠,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陶君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86-1187
目的评价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至2012年58例(70条患肢)行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手术切口呈线形愈合,针孔瘢痕于术后3个月全部消失;随访3个月~5年,发现2例小腿部静脉曲张复发,再行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形缝扎术后痊愈。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术后基本不留瘢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最佳术式.方法:术前标出静脉曲张部位,常规行顺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继之点式抽剥法剥脱小腿曲张静脉团,术后抬高患肢20°~30°,穿循环驱动袜1~3个月.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均在治疗原发病后实施手术.结果:61例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血肿,均于术后10~12天拆线,45例得到随访,2例复发,小腿外观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点式抽剥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切口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2 0例斜疝患儿在静脉复合麻下取腹股沟皮肤小切口长约 1cm ,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4 2 0例患儿全部治愈 ,术后随访 0 5~ 15年未发现术后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睾丸发育正常 ,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采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组织损伤小 ,保留腹股沟管的原有结构 ,术后恢复快 ,对防止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晓莲 《吉林医学》2011,32(27):5669-5669
目的:探讨女性经腹小切口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12例绝育手术的女性患者,其中采用经腹小切口抽心包埋法的患者102例为对照组,采用麦氏改良法的110例为观察组,对结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年对照组妊娠1例,妊娠率为0.98%,观察组妊娠1例,妊娠率为0.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占2.94%,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部小切口麦氏改良法对输卵管进行结扎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节育效果好等优点,建议行输卵管结扎时可采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鹏  李杨  马云飞  李凯 《中外医疗》2013,32(26):38-39
目的探讨在采用经腹股沟小切口精索内静脉结扎+悬吊术与应用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中,腹腔镜是否较开放手术更具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开放手术经腹股沟小切口精索内静脉结扎+悬吊术和50例应用腹腔镜精下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病例。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均无复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无睾丸萎缩。结论单侧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小切口精索内静脉结扎+悬吊术仍值得首先推荐,针对双侧和复发的精索静脉曲张,则应优先考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小切口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麦氏点斜切口经腹膜后途径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68例(84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8 m in。术后3个月随访,2侧(例)复发,占2.3%(2/84)。治愈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切口高位腹膜后精索内静脉结扎术是1种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00例(145肢),均在局麻下行大隐静脉主干高位结扎术,术后即行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术后1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患肢酸胀感均有所缓解,2例(3条肢体)存在残余曲张静脉,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曲张静脉均闭合良好,变硬的条索状血管明显消失,未见术口感染、皮肤坏死、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6~24个月随访曲张静脉均无复发,治愈率100%.结论 大隐静脉结扎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其采用高位结扎小隐静脉或者大隐静脉主干和剥脱术以及交通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本次治疗中没有切口感染,没有形成深静脉血栓,没有隐神经的损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并发症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抗凝、抗炎、抬高肢体和早期的下床活动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03月~2010年6月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36例患者,术前定位标记病变曲张浅静脉及交通静脉走行,在腰麻+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术中采用法国Gamida公司生产的Stripp'In静脉曲张剥脱器行病变静脉主干抽剥分段做0.3~0.5 cm切口,点式抽剥曲张的分支静脉,筋膜下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细小的轻度曲张的静脉则行电凝闭合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曲张静脉全部消失,12例下肢浮肿术后1个月消退,20例术后3月内皮肤色素沉着消退,6例下肢皮肤溃疡2月内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无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疗效确切.结论 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创口小、手术易操作、时间短、出血少、主干抽剥完整、曲张的分支浅静脉抽剥完全、闭合充分、无需外缝线、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皮肤美观,为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新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微创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微创小切口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经验。方法: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微创小切口剥脱术治疗121例(153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结果:在121例患者中,随访113例,随访率为93.4%。平均随访时间2.5年,疗效满意。结论:微创小切口手术操作简单、合理、易于掌握,且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及其并发瘀积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大隐静脉曲张并发静脉瘀积性溃疡患者121例采用常规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微创小切口行溃疡周围交通支结扎及局部浅静脉缝扎处理.结果 在121例患者中,术后随访117例,随访率96.7%,平均随访时间2.5年,曲张静脉未见复发,溃疡结痂、愈合,疗效满意.结论 通过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有效地解决了曲张静脉及其所伴随的静脉性溃疡,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适合于静脉曲张并发瘀积性溃疡的治疗,能有效防止瘀积性溃疡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术式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38例,并将结果与其他术式相比较。结果:38例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全部获得成功,该方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无1例出现并发症,随访3月~2年无1例复发。结论: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可取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行高位结扎,应用剥脱器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同时带入输血管,将40℃热生理盐水注入抽剥腔,小腿部曲张静脉采用点式剥脱术。结果80例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无出血、皮下血肿、淤血麻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天。随访3月至4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麻下小切口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腹股沟区1~15cm小切口,1%利多卡因5~10ml局部麻醉,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病人609例。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能顺利找到曲张的精索内静脉并成功结扎。其中590例术后能立即下床活动,19例休息4~6h后下床活动。结论局麻小切口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能顺利快速结扎精索内静脉,可门诊开展,减少病人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对其采用高位结扎小隐静脉或者大隐静脉主干和剥脱术以及交通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观察效果。结果:本次治疗中没有切口感染,没有形成深静脉血栓,没有隐神经的损伤,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并发症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采取抗凝、抗炎、抬高肢体和早期的下床活动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资料,其中腹膜后小切口精索静脉结扎96例,腹腔镜精索静脉结扎60例.结果 腹膜后组6例出现并发症,腹腔镜组出现2例;两组均能提高精子活动率、改善活动力,减少精子畸形率.结论 腹膜后小切口是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手术方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手术费用低;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损伤小,视野清楚,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者,但费用偏高,需要腹腔镜外科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选择性自动结扎联合外痔小切口剥离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短期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台前县人民医院治疗的Ⅲ度混合痔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选择性自动结扎+外痔小切口剥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自动结扎与外痔小切口剥离术联合治疗Ⅲ度混合痔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术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调墩既往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静脉腔内激光+高位结扎组50例和单纯静脉腔内激光术组5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切口数量、并发症及术后近期复发率(12个月)。结果随访结果表明。静脉腔内激光+高位结扎组50例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方面与单纯静脉腔内激光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数量和并发症方面后者略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近期复发率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腔内激光+高位结扎术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明佩低于单纯激光组,具有安全性更高、效粜满意、实用性更强等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