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海洋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方法,为优化海域开发利用空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沿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基准。【方法】建立以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为基础的海域开发利用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权重,并以青岛近岸海域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评价了青岛市近岸海域开发利用的生态适宜性程度。【结果】青岛近岸部分海域的生境质量较差,生态脆弱性指数较高,海域开发利用的生态适宜性较低。【结论】结合规划约束限制条件,得出生态适宜性程度不同的空间分布,为优化青岛海洋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图文报道     
<正>3月27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召开2018年至2019年度海冰预警监测工作总结暨2019年全省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这是辽宁省首次开展辖区海域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商预测今年辽宁省海域夏季海温将较常年略偏高,赤潮发生次数将较2018年偏多,近岸海域将发生2.5米以上海浪过程4至6次。会上,来自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海洋预警监测中心等部门的专家对  相似文献   

3.
日照近岸海域灾害地质类型主要为埋藏下切谷、海底侵蚀、冲刷沟槽和冲刷陡坎及海底抛泥区等。通过对日照海岸带近岸海域的浅地层剖面和水深测量资料,开展主要地震地层界面的追踪和对比,结合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近海海域潜在灾害地质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日照近海海区的灾害地质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开发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基于海洋产业结构理论,总结了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向,分析了海域资源配置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关联,以及海洋产业结构对海域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相对协调,但海洋传统产业占海洋产业的比重较高。在海域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应在发挥传统海洋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导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背倚大陆、雄踞东海。这一地理特点让浙江尽得山海之利:尽管陆域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公里,但海疆却相当辽阔,超过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达6000多公里,全国第一;近岸海域内,海岛数4300多个,又是全国第一……若论海洋大省,浙江舍我其谁。由此,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的理念在浙江大地深深扎根。一直以来,浙江在“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转变中不断迈步向前,探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近岸海域环境恶化已成为明显的事实.从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上看,这和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先用理论的分析方法,从影响近岸海域环境的因素和经济-环境投入产出表及模型的不同角度论证了沿海地区经济结构与近岸海域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从全国沿海县(市、区)和广东省沿海城市不同范围上论证了沿海地区经济结构与近岸海域环境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3日,由中国海洋局南海分局、广西海洋局联合举行的南海广西近岸海域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历时7天圆满结束,检查组认为,广西近岸海域使用比较规范,抽查的排污口符合排放标准。近岸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地方问题”是 2 0世纪后期才产生的。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的、法律的依据 ,核心内容是中央与沿海地方合理的事权分工以及各沿海行政区之间的划界。解决“海洋地方问题”应坚持三条原则 :海洋国家所有原则 ;兼顾各行为主体利益的原则 ;因地制宜 ,特事特办原则。中央政府海洋管理的基本职责是处理以国家名义对外的各种海洋事务 ,关系国家主权、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海洋事务 ;沿海地方政府海洋管理的基本职责是制定、实施地方海洋工作规划和政策等。中央和地方主要责任海区的划分原则上地方管理的海域以 1 2海里为标准 ,特殊区位灵活处理 ;沿海地方之间的海域 ,一是不划齐 ,联合开发 ,二是划域标准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9.
2008年11月23日,由中国海洋局南海分局、广西海洋局联合举行的南海广西近岸海域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历时7天圆满结束,检查组认为,广西近岸海域使  相似文献   

10.
烟台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烟台近岸海域150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Hg,Cu,Pb,Zn,Cd,Cr,As,Ni元素分析。结果显示,烟台市近岸海域重金属主要富集在芝罘湾(Cd,Cu)、龙口(As,Cr,Cu)及海阳东部(Ni,Pb)一带,而莱州、招远及牟平近岸海域重金属含量较低。单因子、内梅罗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88%海域的沉积物达到一类标准,轻污染区主要分布在芝罘岛北部及龙口市西部,龙口、招远及烟台市近岸沉积物潜在风险中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化学需氧量(COD)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价COD污染水平,研究区域COD浓度与多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2016年枯水季、丰水季和平水季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分析。【结果】海南省近岸海域表层海水COD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75±0.43) mg/L,浓度范围为0.14~2.74 mg/L;COD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龙尾河口临近小海海域,枯水季研究海域表层海水COD污染水平高于丰水季节;COD对富营养化的贡献范围为38.2%~69.7%,平均贡献率为(51.0±5.1)%,贡献率随着富营养化指数的增加而减小;3个季节COD与盐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COD时空分布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水动力过程的影响。COD是影响海南岛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但非决定性因子。随着富营养化程度增加,来自营养盐对富营养化贡献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洋资源态势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芳 《国土资源》2003,(8):27-29
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指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我国是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的沿海大国,21世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多的依赖海洋。  相似文献   

13.
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近岸海域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海域环境恶化已成为明显的事实,从污染物和种类和含量上看,这和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先用理论的分析方法,从影响近岸海域环境的因素和经济-环境投入产出表及模型的不同角度论证了沿海地区经济结构与近岸海域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从全国沿海县(市、区)和广东省沿海城市不同范围上论证了沿海地区经济结构与近岸海域环境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日照近岸海域水体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018年2、5、8、10月在日照近岸海域开展的海洋环境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营养盐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并对海水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P)质量浓度在秋、冬季均高于春、夏季,活性硅酸盐(SiO3-Si)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不明显。水平区域分布上,4个季节DIN和PO4-P质量浓度分布均呈调查海域西南部高于东北部,高值区域均位于海州湾北部海域;SiO3-Si质量浓度总体上呈近岸调查海域高、外海低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季节盐度与营养盐质量浓度呈负相关性;叶绿素a与营养盐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性;冬季化学需氧量(COD)与营养盐质量浓度呈负相关性,其余季节呈正相关性。四季调查各站位DIN和PO4-P质量浓度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夏季调查中有1个站位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其余季节调查无富营养化现象。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日照近岸海域营养盐结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个强度较强、移动较快的台风"麦莎"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台风"麦莎"经历前后海表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SST)和风速的变化,并初步讨论了近岸与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在台风影响下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台风"麦莎"对东海海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台风路径附近的近岸、离岸海域SST响应都十分明显,台湾岛以东的离岸海域SST平均值约由台风前29°C降为台风中的26.4°C,台风后回升至最大值27.8°C。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近岸区域SST从台风前28.6°C达到台风中最低值26.1°C,台风后回升至最大值28°C。离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始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由台风前0.049 mg·m-3增长至台风后0.077 mg·m-3,在台风期间保持缓慢增长的趋势。而近岸区域在强烈风场的影响下,近岸台风发生前存在的较高值区出现了急剧的衰减,由台风前1.83 mg·m-3降至台风中0.73 mg·m-3,并在台风过境后两天迅速回升至1.17mg·m-3。台风期间近岸海域海表叶绿素a浓度和风速呈负相关,台风后近岸海域叶绿素a浓度恢复至台风前水平时间很短,出现了与离岸海域截然不同的响应变化。  相似文献   

16.
南海北部鱼类石油烃含量地理差异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石油烃含量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被研究的5个海区中,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湾(p<0.05)和红海湾(P<0.05),该3个海区和珠江口明显高于台湾浅滩(p<0.01),其余的两两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海洋环境质量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说明这种地理分布特征与南海北部近岸海域的石油烃污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南海北部海洋鱼类石油烃含量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被研究的5个海区中,广州湾海洋鱼类的石油烃含量明显高于北部湾(P〈0.05)和红海弯(P〈0.05),该3个海区和珠江口明显高地台湾浅滩(P〈0.01),其余的两两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利用海洋环境质量调查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说明这种地理分布特征与南海北部近岸海域的石油烃污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海域辽阔,海岛资源丰富。我国共有海岛1.1万余个,海岛总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0.8%。海岛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的基础平台,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海域海岛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与新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海域海岛保护,规划海域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记者就此专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测绘是一项基础性建设工作,是海洋科学技术的一部分,海洋测绘成果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海域海岛管理、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海洋地理信息支撑。伴随着浙江省海洋事业的发展,浙江省海洋测绘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近年来,浙江省对全省海域地理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与测绘,进一步完善了海洋地理信息数据。随着浙江省台州湾、乐清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清晰理解湛江湾内某电厂脱硫酸性废水排放入海后的时空输移路径,及其引起海水pH变化的空间影响范围,应用ECOMSED海洋模式模拟该电厂近岸海域的水动力过程和脱硫酸性废水排放引起海水pH变化的空间影响范围。模拟结果显示:湛江湾海域潮汐特征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流基本沿航道深槽呈往复运动,大潮涨潮过程流速介于0.80.9 m.s-1之间,落潮过程流速在1.10.9 m.s-1之间,落潮过程流速在1.11.2 m.s-1之间;电厂脱硫酸性废水直排入海后随潮流呈带状输移,导致水体pH低于7.8的极端影响面积为30.70 km2,占湛江湾海域面积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