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田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216-216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58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8例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6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无复发,53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中6例患者术后0.5~2.0年出现溃疡复发。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仍是治愈胃、十二指肠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33例并发症的病历资料.结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吻合口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瘘、内疝性梗阻和错位吻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诊断治疗要及时正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 2011年11月1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诊治过程.均采用持续胃肠减压,其中,腹腔引流5例,手术治疗6例.结果:本院治疗的胃大部切除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效果良好,治疗前后,其腹腔引流量、淋巴细胞计数和氮平衡指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积极治疗合并症,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而及时处理是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980~1991年我科共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440例,其中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其发生率为1.2%。现将所发生的病例进行病因分析。临床资料例1,因胃大部切除术式选择不当,十二指肠残端封闭处留有疤痕组织,愈合不良而裂开,于术后第4天诊断为残端瘘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瘘11例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其中十二指肠残端瘘5例,胃肠吻合口瘘6例。4例再次手术,7例保守治疗。4例死亡,其余患者痊愈出院。认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瘘的关键在于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野暴露,精细的手术操作,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合适的术后处理。一旦出现消化道瘘。要早发现,早诊断,尽早地采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韦健 《广西医学》2005,27(5):683-684
目的探讨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中除了传统的Billroth术式外,胃大部切除Roux-Y胃肠重建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6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Roux-Y胃肠重建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病人中,1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暂时性胃排空障碍,经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对47例病人随访1~8年,4例出现胆汁返流(6.5%),1例溃疡复发(1.6%),余均情况较好。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Roux-Y胃肠重建术是一种安全、疗效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6年收治的624例胃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4例患者中有218例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218例患者中无十二指肠残端瘘.结论 十二指肠残端处理困难的患者,只要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8.
沈业胜 《右江医学》2002,30(5):391-392
目的 :探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中的作用。方法 :在 4 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中选择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 4 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选择性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的 4 0例中 ,无死亡 ,亦无术后大出血、残端瘘、吻合口瘘及输入、输出袢梗阻、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仅有 4例切口感染。经随访 1年至 5年 ,有 3例碱性返流性胃炎 ,经保守治疗明显好转 ,无溃疡复发者 ,无再入院手术者。结论 :对拟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患者 ,在尽量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的基础上 ,选择性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 ,疗效确切 ,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赖淑蓉  陈培雪  彭利芬 《海南医学》2010,21(10):146-14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病人生命,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及其周围皮肤的护理以及基础护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黎胜伟 《海南医学》2010,21(11):71-7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Billroth-Ⅱ术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原因主要是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不当,15例均采用持续胃肠减压,腹腔引流9例,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十二指肠残端瘘的预防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十二指肠残端,一旦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应及时诊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残端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该院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10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十二指肠残端处理不满意建议行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同时保留十二指肠残端处2根引流管至少1 w并保持引流管通畅。一旦早期发现十二指肠残端瘘迹象,48 h内一旦发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建议急诊手术治疗。超过48绝大多数可先试行保守治疗。经抗感染、制酸、抑酶及肠内外营养支持后多数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十二指肠瘘是胃大部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上十分棘手,如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高达25%以上,我科13年来所遇9例十二指肠残端倭,经综合治疗,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自1979年8月至1992年8月,进行胃大部切除术1248例,其中并发十H指肠残端镇9例,发生率0.72%,9例中,男6例,女3例,年龄最小34岁,年龄最大62岁,屡发生时间在术后3-13天。全部病例在镜发生后8小时内行急诊手术,瘦口闭合时间4-6周,其中l例达67天,9例全部治愈出院。讨论十二指肠残喘疾多发生毕罗一I式,常见的原因有:1.十二指肠球溃疡时间长,严重摇…  相似文献   

13.
郑民  宋剑非  张培林  杜振宗 《北京医学》2006,28(11):659-661
目的 总结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Ladd-Gross分型Ⅲ型6例,Ⅰ型1例.行手术治疗7例:行端端吻合1例,端侧吻合5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因吻合口瘘术后第7天死亡;1例因误吸窒息于出院后2周死亡;余随访6个月至10年,1例术后4年因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1例胃造瘘待二期手术患儿出院后失访,其他恢复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注意减轻吻合口张力,及时防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瘫是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 ,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其发生原因多样 ,诊断及治疗也有其特殊性。本院 1992年~ 2 0 0 0年共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2 82例 ,发生胃瘫 14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4例 ,年龄 4 5~76岁 ,平均 6 1岁 ,发生率为 4 .96 %。诊断均符合胃瘫诊断标准〔1〕。本组 14例胃肠毕Ⅱ式吻合 12例 ,毕Ⅰ式吻合 1例 ,Roux -Y式吻合1例。均发生于术后 3~ 10天 ,其中术后 3~ 4天停止胃肠减压后即出现症状者 5例 ;术后 4~ 6天进食流质后出…  相似文献   

15.
邹奇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43-43,12
目的分析总结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illrothⅠ式吻合3例,BillrothⅡ式吻合39例。结果 42例消化性穿孔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手术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6例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8~15d后痊愈出院。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 ,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胃手术后并发症。我院曾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 0例 ,经治疗恢复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36~ 6 8岁。原发疾病 :壶腹部溃疡 6例 ,胃溃疡 4例 ,胃癌 10例。术式 :毕罗Ⅰ式 2例 ,毕罗Ⅱ式 18例 ,发病时间术后 3~ 9天。1 2 临床表现 :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 ,每日胃肠引流量 80 0~ 2 10 0ml。查体 :上腹部饱满或隆起 ,轻度压痛 ,肠鸣音减弱。1…  相似文献   

17.
肠外瘘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在 2 0 %左右。在临床医疗工作中 ,手术所致的肠外瘘约占 80 %左右 ,其中以肠粘连分离、肠切除吻合、胃大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最为常见。肠外瘘处理不当 ,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都产生不利影响 ,我院 1989年 5月~ 2 0 0 0年 4月共收治2 1例肠外瘘患者 ,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 12~ 71岁 ,平均 36岁。术后至发生消化道瘘的时间为 4~ 2 0天 ,平均7 3天。 2 1例肠外瘘共有瘘口 2 2个 (有 2处瘘口者 1例 ) ,胃肠吻合口瘘 5例 ,十二指肠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8.1%,显著高于毕Ⅰ式的2.6%(P〈0.01)。32例患者确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后,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10~64d,平均23.4d治愈出院。随访22例,6个月无复发。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毕Ⅱ式吻合术为易发因素,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确诊,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昌福  程永 《四川医学》2000,21(7):617-618
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 ,吻合口瘘是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我院于 1985年 8月至 1999年 9月共行胃癌根治术 2 61例 ,其中术后吻合口瘘 1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56~ 78岁 ,平均 63岁。其中合并糖尿病 1例。吻合口瘘部位 ;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 5例 ,胃小弯瘘 2例 ,食管胃吻合口瘘 6例。1.2 临床表现 :瘘发生时间 :术后 3天内 2例 ,4~ 7天 8例 ,>8天 3例 ,其中腹胀 12例 ,呃逆 9例 ,腹痛 8例 ,呕吐 6例 ,心慌、出汗、呼吸困难 5例 ,全腹膜炎 4例 ,休…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 (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的非机械性肠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 ,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 1988~ 1997年共行胃大部切除 30 6例 ,发生 FDGE1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FDGE15例 ,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8~ 6 6岁 ,平均 5 2岁。原发病为胃癌 11例 ,胃溃疡并出血、穿孔者 2例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2例。术式 :毕 式吻合 2例 ,毕 式吻合 13例。所有病例 FDGE均发生于术后 3~ 12 d,其中术后 3d停止胃肠减压即出现症状者 7例 ,术后 4~ 6 d进流质后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