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对抗C、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70岁,肺癌.血型为B型RHD阳性,已输B型RHD阳性血多次,此次配血不合申请疑难配血.因患者有多次输血史,笔者用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与B型RH阳性供血者交叉配血,在酶法和抗人球蛋白试验中,主侧出现凝集,为查明原因进一步检查.血型血清学检查:抗-A、抗-B标准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IgG型抗-D血清、抗-C、-c、-E、-e单克隆血清、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谱细胞(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1%菠萝酶自配.血清学方法ABO血型鉴定采用常规正、反定型方法,Rh血型、抗体鉴定采用盐水法、间接抗球蛋白法、菠萝酶法,吸收放散试验按文献[1]方法.实验结果:(1)患者血型为B型,ccDEE.(2)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2-4]见表1.(3)抗体特异性鉴定[1-3,5]:将患者血清先后用CCDEE型细胞和ccDee型细胞吸收,直至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3种交叉配血法在新生儿输血安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同时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对174例需要输血的新生儿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4例(8.05%)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1例(0.57%)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法有62例(35.63%)配血不合,其中31例为直抗阳性引起的次侧不合,1例为抗-D抗体导致的3种方法均不合。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度高于凝聚胺法,对保障新生儿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避免因此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主、次侧交叉配血,用谱细胞鉴定血型抗体的类型。结果 2例患者血清在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两种介质中与有相应抗原的谱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证实了患者血清中含有自身抗-e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结论文中报道的2例抗-e和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主要由自身产生。对此类患者进行交叉配血时,仅做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是不够的,最好加做凝聚胺法。应输注缺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以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85岁,浙江长兴县人,无输血史。因头晕、乏力入院,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入院后因贫血症状加重,急需输血。交叉配血主、次侧均凝集,导致配血困难,将标本送致本站进行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2血型血清学检查2.1试剂与仪器单克隆抗-A和抗-B(河北医科大学生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三种交叉配血方法同时对215例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同型交叉配血,常规检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阳性者进一步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盐水法有18例配血不合,凝聚胺法有3例配血不合,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有76例配血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更适合于新生儿输血前的交叉配血检测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一例产生三种血型系统免疫性抗体需长期输血的患者 ,用凝聚胺法配血阴性而用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阳性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微柱凝胶试验 (MicrocolumnGelTest,MGT)ID Card”LISS/Coombs”配血卡 :瑞士DiaMed公司 ;凝聚胺试剂 :BaSo公司 ;广谱抗人球蛋白及抗 M、抗 N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其它血清抗体 :广州血液中心。1 2 病历简介 患者陈某 ,男 ,8岁 ,广东人 ,1997年因 β 地中海贫血住院。入院后血型检定为O ,RhD(+) ,无输血史 ,抗体筛选无不规则抗体。…  相似文献   

7.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10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交叉配血病例,探讨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使临床输血更加的科学、安全、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不同医院送到本站进行用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病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采用盐水法、MP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等方法检测。结果 104例疑难交叉配血标本中,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1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8例,冷凝集素凝集5例,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3例。104例疑难交叉配血结果为,盐水法交叉配血主/次出现凝集1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34例,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出现凝集44例。结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缗钱状假凝集,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红细胞被致敏引起的凝集,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凝集等。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应选择能同时检测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种常用配血方法在低效价Rh抗体存在时配血效果,为临床输血后血红蛋白(Hb)不升寻找技术依据。方法使用3个厂家的凝聚胺、木瓜酶、抗球蛋白试剂对含不同效价IgG抗-D、-C、-c、-E、-e、-B血样进行配血试验。结果不同厂家的凝聚胺试剂敏感性不同,有的厂家凝聚胺试剂弱抗体易漏检,有的厂家凝聚胺试剂与木瓜酶和抗球蛋白的灵敏度基本一致。结论不同厂家的凝聚胺试剂对特异抗体的检测结果不同,而木瓜酶和抗球蛋白的检测结果基本相同,就交叉配血而言,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同时满足能检出所有抗体,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配血方法,以确保红细胞输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MN系统卫星抗原MiⅢ的相关抗体引起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4岁,有生育史。临床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曾2次住院,多次输血,血型为A型。1999年2月来本院急诊科要求输血,交叉配血时,发现与1名A型供血者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法均主侧管有凝集,次侧管无凝集;酶法主次侧管为阴性。家属反映,患者最后1次输血时,有烦燥、出皮疹症状。为查明原因,对患者进行有关血型血清学检查。 2 血型血清学检查(试剂来自上海市血液中心参比室) 2.1 患者血型 A1,CcDee,MN,P1型。 2.2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2.3 患者血清与一组谱细胞反应见附表(10号细胞含有MiⅢ抗原)。结果:盐水法,凝聚胺法、抗人球法均是10号细胞凝集,其它细胞阴性,酶法全部细胞阴性,提示有不规则抗体存在。经上海市血液中心参比室证实为MN系统卫星抗原MiⅢ的相关抗体。 2.4 抗体效价测定用10号细胞(ccdee,MiⅢ)测该抗体的效价,盐水法效价为2,用2-Me处理患者血清后,抗人球法效价为16。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患者交叉配血结果异常的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肝硬化患者的交叉配血异常结果 进行分析,提出此情况下准确发布实验结果 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 收集了4例肝硬化患者的交叉配血结果 异常的病例,ABO血型以外抗体筛查和自身对照实验采用抗人球蛋白法,采用盐水法、聚凝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的反应情况,密切观察输血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BO血型以外抗体筛查和自身对照实验为阴性,4例病例均出现聚凝胺法的主侧凝集,而盐水法和抗人球蛋白法的主侧不凝集,三种实验方法 次侧均不凝集的情况,流式细胞术结果 显示患者血中无针对献血员红细胞的抗体,输血后未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的配血实验中,遇到异常的实验结果 时,应以抗人球蛋白法为准.  相似文献   

11.
Bm亚型患者输注B型血致配血不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简介金某,男,70岁,临床诊断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申请输血,ABO正反定型不符,血型鉴定证实为Bm亚型。输注经交叉配血相合B型全血400ml。3d后再次申请输血配血时,发现盐水及菠萝酶介质主次侧均无凝集,抗人球蛋白法配血主侧呈弱凝集。经一系列检测为免疫性抗B抗体所致。2血型血清学检查2.1血型试剂抗A、抗B标准血清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抗人球蛋白试剂、菠萝酶、抗A1、抗H、A2与1~10号谱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Ac、Bc、Oc细胞及抗A B血清由本室自制。2.2ABO血型鉴定正定型抗A、抗A1及抗B与金某红细胞不凝集,抗A B呈弱凝集(…  相似文献   

12.
<正>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所产生的自身抗体有抗Rh抗原的特性,属于不完全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致敏红细胞不凝集,在胶体介质或抗人球蛋白试剂和凝聚胺配血中可检测出来[1]。此种疾病和配血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交叉配血试验技术在保障安全输血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疑难交叉配血检测策略。方法同步应用盐水介质、聚凝胺法、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技术进行了2 199例ABO与RhD同型血液相容性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水介质、聚凝胺法、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阳性试验结果分别为98、944、1 304及1 252例。98例盐水介质交叉配血阳性中而聚凝胺法、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交叉配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53%、88.78%及73.47%。柱凝集法与试管抗人球法交叉配血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技术在血液相容性检测中必不可少。应用多种交叉配血技术综合分析疑难交叉配血结果,能够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新生儿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方法 运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患儿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抗体效价的测定以及交叉配合试验。结果经抗体鉴定有抗-D存在后,选用相合的供血者与其交叉配血,在盐水、凝聚胺和抗人球介质中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反应,输红细胞悬液1U,无不良反应。结论 Rh(D)抗原定型是非常必要的,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输血时,一定要作不规则抗体筛查,以保证输血安全。有条件的实验室除了使用盐水法配血外,还要使用能检测免疫性抗体的配血方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或凝聚胺配血方法),交叉配血标本要尽量使用能反映患者当前血液免疫水平的标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淋巴瘤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患者多次输血提供相容性血液,以改善其当前贫血状况。方法:采用试管法对患者进行常规ABO血型鉴定、Rh分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卡对患者进行抗体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检出了自身抗体,在放散液中检出类抗-Ce抗体;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只有首先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及放散液中存在的抗体,筛选出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才能够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临床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曾多次应用盐水法交叉配血输血。近日因贫血住院治疗,前二次输血未出现输血反应,第三次输血后出现寒颤、腰痛、血尿等临床症状。因需要再次输血,故送我室进行交叉配血。与同型相配,主侧出现凝集现象,同时对患者血样进行抗体筛选,结果阳性。遂对患者血样进行进一步检验分析。1·2血型血清学检查1·2.1红细胞血型患者为B,CCDee,交叉配血不合供者血型分别为B,ccDEe、B,CcDEE、B,CCDEe。1·2.2患者血清抗体筛选选用上海血液中心提供的谱细胞与患者血清在盐水、酶、抗人球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科学先进的配血法,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ABO血型鉴定采用常规正反定型方法,抗体效价测定和R h血型鉴定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抗体鉴定采用吸收放散试验,配血用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结果患者红细胞血型O型、ccDEE、Jk(a-b ),患者血清中有IgG性质的抗-C、抗-Jka,抗-C效价1∶32。结论该患者血清与含有C、Jk(a )抗原的试剂红细胞在抗人球蛋白和低离子介质条件下均发生反应,而在盐水介质中没有反应,通过吸收放散实验证明患者血清中有抗-C、Jka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MPT)、微柱凝胶法(MGT)3种交叉配血法联合应用在儿童输血安全中的价值。方法同时用3种方法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对配血不合者,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抗体筛选、鉴定试验。结果 5 301例交叉配血中,48例出现配血不合,其中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分别检出8例、22例和42例。结论 3种交叉配血法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更能保证输血安全;同时还能准确了解凝集的性质、不配合的原因,避免抗体漏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献血者免疫因素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 1)献血者基本信息调查:性别、年龄、孕产史、输血史、献血史(献血次数、献血前服药及献血后身体状况)等,对需重新采样者,在征得本人同意后重新采集本人及配偶EDTA抗凝血。2)实验室检查:(1)血型鉴定ABO、RH及其他血型鉴定与分型均为盐水介质试验;(2)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试验盐水、凝聚胺、抗人球3种介质试验;(3)直抗试验包括多抗(抗-Ig G,C3d)、单抗-Ig G、单抗-C3d;(4)交叉配血试验根据受血者抗体筛选和鉴定情况,选择同型血液,在盐水、凝聚胺、抗人球3种介质下配血;(5)直抗阳性RBC乙醚放散试验放散液与谱细胞进行间接抗人球试验。结果 6例献血者免疫因素致交叉配血不合,2例为自身RBC直抗强阳性引起,4例均为不规则抗体引起,其中1例抗-E、1例抗-Ec和2例抗-M。结论开展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选和直抗试验,对献血者和受血者都很有必要,不仅可最大程度上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同时也是对献血者的一种关爱。  相似文献   

20.
对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产生同种抗体导致配血困难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0岁。临床诊断为AIHA,为纠正贫血需输血治疗,申请洗涤红细胞(RBC)悬液2U。为确定患者AIHA类型和同种抗体特异性,采用盐水法、改良聚凝胺法、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IAT)以及吸收放散等试验,对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和交叉配血,所用方法均参照标准操作规程[1]。患者为O型,Rh抗原谱型为DCce,DAT阳性,包括多特异性抗IgG( )和抗C3d( )。在室温盐水介质,ABO反定型格局中患者血清与O型试剂RBC和自身细胞凝集强度均为 ,37℃30min后无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